王貞懿 仲文江


摘要:目的:流動兒童免疫規劃管理干預效果分析。方法: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200例流動兒童為例,根據兒童管理措施差異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各100例。常規組進行常規管理,實驗組進行免疫規劃管理,對比不同干預模式應用下,兒童家長對預防接種知識的知曉率及兒童疫苗接種率。結果:實驗組兒童家長對預防接種知識的知曉率高于對照組,兒童疫苗接種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流動兒童進行免疫規劃管理,可提升家長對疫苗接種知識的掌握度,提升兒童疫苗接種率,為兒童后期健康成長提供有效保障,效果顯著,可借鑒。
關鍵詞:免疫規劃管理;流動兒童;家長對預防接種知識的知曉率;疫苗接種率
為提升兒童疫苗接種率,保證兒童健康成長,總結當前疫苗接種工作執行期間存在的不足,制定相應的管理計劃。現以200例流動兒童為例進行分組探討。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200例流動兒童為例,根據兒童管理措施差異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各100例。常規組男52例、女48例,年齡0~7歲、平均(3.58±1.24)歲;實驗組男59例、女41例,年齡0~6歲、平均(3.15±1.57)歲。兩組兒童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常規組進行常規管理。實驗組進行免疫規劃管理:(1)掌握兒童動態,及時與相應衛生中心、社區服務取得聯系,做好兒童數據信息登記,掌握兒童免疫接種情況,并予以一定的指導,展開查漏接種工作[1]。(2)進行隨訪調查,積極展開兒童疫苗接種相關知識宣教活動,提升家長對疫苗接種的知曉率[2];與相應教育部門取得聯系,保證兒童接種率,在兒童管理平臺的應用下,提升兒童信息管理效率。(3)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在社區服務部門的協同作用下,統計兒童疫苗接種率,并根據接種情況對相應衛生服務團隊進行考核。
1.3 觀察指標
對比不同干預模式應用下兒童家長對預防接種知識的知曉率及兒童疫苗接種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家長對預防接種知識的知曉率比較
實驗組家長對預防接種知識的知曉率明顯高于常規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兒童疫苗接種率比較
實驗組兒童疫疫苗接種率明顯高于常規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兒童家長對預防接種知識的知曉率高于對照組,兒童疫苗接種率高于對照組,P<0.05。基于免疫規劃管理的實施,從流動兒童病情發展的角度出發,為從根本上提升免疫接種率,對兒童家長展開健康宣教,提升家長對預防接種知識的知曉率,注重兒童健康,積極帶領兒童接種疫苗,為兒童健康成長做好基礎保障性工作。
綜上所述,對流動兒童應用免疫規劃管理價值顯著,可為兒童健康成長提供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古麗尼沙,吳蓉.流動兒童免疫規劃管理干預的效果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26):133.
[2]林冬梅.流動兒童免疫規劃管理對預防接種知曉率及疫苗接種率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7):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