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兵

腎臟外傷作為泌尿科較嚴重、較常見的一種外傷,一般是指腎臟受到外部力量的沖擊或打擊,致使腎臟器官以及周圍血管組織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在臨床上,腎臟外傷每年發病率高達5/100 000,主要發病群體為16~44歲的青年男性,發病率約占總發病率的72%,男女比例大約為3:1。在泌尿系統損傷中,腎臟外傷發病率僅略低于尿道損傷,位居第二位,占所有外傷的1%~5%,腹部損傷的10%。腎臟外傷多為閉合性損傷,并且有1/3是因其它臟器受損所致。一旦出現腎臟損傷,如果腎臟同時有積水、結石、囊腫、腫瘤等基礎疾病,往往會引起更嚴重的后果。接下來,就來跟大家聊聊腎臟外傷的相關內容。
1腎臟外傷的原因
1.1 閉合性損傷
通常情況下,90%的閉合性腎臟外傷是因為車禍、跌倒、對抗性運動或暴力攻擊所致。腎臟是腰腹部閉合性損傷中第二位容易受傷的器官,大部分損傷程度較輕,Ⅲ級或Ⅲ級以上的損傷占4%,其中腎裂傷、腎血管損傷占10%~15%,單純的腎血管損傷<0.1%。此外,如果發生快速減速性損傷,很可能引發腎動脈閉塞。
1.2 開放性損傷
開放性腎臟外傷大多是由于銳器或槍支炮彈所致,大約94.6%的穿痛傷將與周圍器官損傷同時出現,并且67%的穿痛傷為Ⅲ級或Ⅲ級以上的損傷。高速穿痛傷是指開車時速超過350 m/s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傷,這類事故所造成的傷害往往比低速穿痛傷更嚴重,患者的治療也更加困難。
2腎臟外傷的臨床癥狀
在腎臟外傷的臨床治療中,一般會出現以下臨床表現:(1)劇烈疼痛,當傷及側腎區腹壁和肋脊角時,會出現類似于壓痛、叩擊痛的痛感。(2)大約90%的患者在發生腎臟損傷時會出現血尿,可通過肉眼或鏡下觀察到,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癥狀。但血尿癥狀嚴重與否,與腎臟受損程度并不呈正比。需要特別注意的是,10%~25%的腎臟外傷患者不會出現肉眼可見的血尿,一些情況嚴重的腎臟外傷,如腎蒂斷裂、腎盂輸尿管交接部斷裂等,有時也不會出現血尿癥狀,或只是出現程度較輕的血尿癥狀。(3)腰腹部腫塊,腎周血腫和尿外滲可使局部形成腫塊,有明顯觸痛和肌強直。(4)部分患者會出現發熱。(5)休克也是腎臟外傷常見癥狀之一。在出現腎蒂損傷或腎碎裂傷腹膜后,會出現大量出血,極有可能導致患者發生低血容量休克,具體表現為面色泛白、皮膚濕冷、血壓下降,嚴重時甚至喪失自主意識。開放性腎臟外傷發生休克的概率為85%,閉合性腎臟外傷發生休克的概率為40%。
3腎臟外傷的治療方法
腎損傷的臨床治療理念主要是通過治療最大程度地保留具備功能的腎組織。腎臟血運比較豐富,且具有較強的代償和自我修復功能,由于存在于腹膜后較封閉的部位,所以在出血現象停止時,往往可以自行痊愈。關于閉合性腎臟外傷治療方法的選擇,除了將臨床癥狀的具體表現以及是否機體存有基礎疾病作為重要判斷依據外,還需參照影像學相關檢查,確定受損的具體程度和相應范圍。對大多數Ⅰ~Ⅲ級腎臟外傷而言,比較適合采用保守治療。Ⅳ級腎全層裂傷可進行保守治療,而Ⅴ級腎碎裂需進行手術探查,有較大的可能性進行腎切除。很多研究者認為,患者未曾休克時,或通過影像學檢查排除腎蒂損傷后,也可進行保守治療,從而縮短后期治療恢復時間,減少輸血量,并且降低腎切除率。
保守性治療通常是指,讓患者平臥于床上休息,直到鏡下觀察血尿癥狀完全消失,使用廣譜抗生素防止感染發生,并密切觀察腹部情況,警惕腹部腫塊是否有增大的趨勢,壓痛感是否有加重,注意循環系統檢查及相關紅細胞檢測,多注意觀察腎功能的變化。此外亦可用超聲檢查,必要時進行輸血治療。如果出現腎蒂損傷、腎盂輸尿管破裂、腎碎裂傷后循環系統不能維持較穩定等情況,應立即考慮相關手術治療。否則等病情加重時,只能切除腎臟。在臨床上,腎臟外傷的手術治療主要有腎縫合、腎部分切除、切開引流、血管修復、腎自體移植和腎造瘺術等。對病情嚴重的腎碎裂傷或腎蒂傷進行修復已不現實,應立即行腎切除術。
除以上內容外,還需注意腎臟外傷的相關并發癥,如繼發性出血、尿外滲、膿腫形成以及腎功能衰竭等,這些多發于嚴重腎損傷經保守治療者,而到了晚期階段,就會出現高血壓、結石、鈣化、腎萎縮、局限性腎盞擴張、腎囊性變、胸尿等。總而言之,發生腎臟外傷后,應該及時治療,不可延誤病情,影響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