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民英
摘要:目的:探究牙周引導組織再生技術治療牙周病的臨床療效及影響因素。方法:選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68例牙周病患者臨床資料,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34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實驗組患者接受牙周引導組織再生技術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治療滿意度、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治療后,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1%,高于對照組的85.3%;實驗組治療滿意度為91.1%,高于對照組的82.4%;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36%,低于對照組的2.49%(P<0.05)。結論:將牙周引導組織再生技術用于治療牙周病,治療效果極好,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關鍵詞:牙周病;牙周引導組織再生技術;治療滿意度
牙周病是目前常見的一種臨床疾病,屬于常見口腔科疾病,引起牙周病的因素有很多,抽煙、不注意口腔衛生等都會導致牙周病產生[1]。牙周病在初期往往會被認為是牙痛,因此易被忽視,導致牙周病反復的復發,嚴重影響患者口腔健康,甚至會誘發其他并發癥發生。本研究分析了牙周引導組織再生術治療牙周病的治療效果及引起牙周病發生的主要因素。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牙周病患者臨床資料,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34例。實驗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25~67歲,平均年齡(29.35±4.29)。對照組男18例,女16例;年齡22~65歲之間,平均年齡(28.34±3.6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颊呒捌浼覍僦獣员狙芯?,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牙周病診斷標準;除患有牙周病之外,口腔并無其他問題;牙齒存留度完好;可正常溝通交流。排除標準:存在精神類疾病;存在重要臟器功能障礙。
1.3 治療方法
實驗組患者給予牙周引導組織再生技術(GTR)治療,治療前,需要仔細探查患者的臨床附著水平(CAL)與牙周探診深度(PD)指標,對患者患處進行清理,保證患處清潔,以免造成二次感染,清理干凈之后,對患者骨外形進行修復,以免牙齒位置不正;做完前期準備后,使用5%濃度的枸櫞酸處理患者根面,清理后,使用0.9%濃度的氯化鈉溶液進行沖洗。最后,醫護人員對組織材料精準放置,壓緊組織材料。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將實驗組放入膠原膜與引導骨兩個步驟去掉,其他步驟相同。兩組患者治療之后,均需要服用抗生素,保證牙齒周圍干凈,以免出現感染,影響治療效果。
1.4 觀察指標
(1)兩組治療效果對比。(2)兩組治療滿意度對比。(3)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1%,高于對照組的8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治療滿意度為91.1%,高于對照組的82.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治療后,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36%,低于對照組的2.4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牙周病是臨床治療常見的疾病之一,屬于口腔疾病,但是通常情況下,人們往往將牙周病認為是簡單的牙疼,不易引起重視,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導致牙周病加重,對患者口腔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甚至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影響。
當前治療牙周病的主要方式GRT治療,根據相關的臨床實踐,GRT的治療效果極為明顯。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采用牙周引導組織再生技術治療牙周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將GRT技術用于治療牙周病,治療效果極好,治療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大大降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賀中基,楊曉丹,王文君,等.牙周引導組織再生術用于錯(牙合)畸形伴牙周病治療的效果[J].中外醫療,2020,39(2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