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望 蔡媛珍


摘要:目的:討論黃芪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療效及藥理作用。方法: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20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臨床資料,按不同療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0例。對照組按常規療法治療,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靜脈滴注黃芪注射液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黃芪治療病毒性心肌炎臨床有效性明顯,治療效果較好。
關鍵詞:黃芪;病毒性心肌炎;藥理作用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侵犯心臟引起局限性或彌漫性急性或慢性心肌炎性病變。臨床上尚無治療特效藥,單純應用西藥治療的療效并不是特別理想。本研究選取我院120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在常規治療病毒性心肌炎基礎上靜脈滴注黃芪注射液,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20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不同療法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60例。對照組男31例,女29例;年齡45~78歲,平均(56.65±5.53)歲。實驗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43~77歲,平均(55.80±6.52)歲。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兩組患者均接受相關臨床檢查,檢查結果和臨床癥狀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相關臨床診斷標準。排除標準:不符合診斷標準;存在認知功能障礙。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臨床常規治療,給予患者胰島素10U、氯化鉀 10 ml、葡萄糖溶液500 ml混合后靜脈滴注,1次/d;給予患者輔酶A50 U、三磷酸腺苷20 mg、胰島素4 U、葡萄糖溶液500 ml混合后靜脈注射,1次/d;給予患者病毒唑注射液抗病毒,對于合并細菌感染的患者加用抗生素。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取黃芪注射液20 ml與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混合后靜脈滴注,1次/d。兩組連續治療15 d。
1.3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心肌酶指標及心電經檢查均恢復正常,未發生并發癥為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心肌酶指標及心電經檢查均有所好轉,有輕微并發癥發生為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心肌酶指標及心電經檢查與治療前相比改善較差,并發癥較多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治療前后心肌酶改善情況,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脫氫酶(LDH)。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肌酶改善情況對比
治療前CK、CK-MB、LDH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CK、CK-MB、LDH水平均降低,且降低均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病毒性心肌炎若治療不佳,容易發生心力衰竭、擴張性心肌病,甚至猝死。黃芪作為歷代中醫最常用的藥物之一,黃芪注射液由黃芪組成,主要功效是益氣養元、扶正祛邪、養心通脈、健脾利濕,對心臟有正性肌力作用,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冠狀血管血流量,保護心肌細胞,改善心血管功能。黃芪注射液屬于中藥制劑,具有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聯合西藥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黃芪是一種補氣藥,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及增強免疫力,可激活干擾素系統,促進干擾素產生,改善內皮細胞生長及正性肌力作用。
綜上所述,在常規治療病毒性心肌炎基礎上靜脈滴注黃芪注射液進行治療,可顯著提高臨床診療效果,并可改善心肌酶水平,安全有效,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唐曉彥.黃芪治療病毒性心肌炎臨床觀察及藥理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18(14):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