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對肝癌手術患者圍術期不良情緒和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50例肝癌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7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觀察兩組不良情緒和滿意度。結果:研究組SAS焦慮評分、SDS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將心理護理應用于肝癌患者圍術期護理中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肝癌;圍術期;心理護理;不良情緒;滿意度
肝癌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早期無明顯臨床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肝區疼痛、乏力、腹脹、黃疸等,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因此,采取早期積極治療十分重要[1]。手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肝癌的常用手段之一,由于對手術認識不足、擔憂術后療效等,患者易出現煩躁、恐懼、悲觀、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手術效果和術后恢復。因此,對肝癌手術患者實施合理有效的心理護理十分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討心理護理對肝癌手術患者圍術期不良情緒和滿意度的影響?,F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50例肝癌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75例。對照組男43例、女32例,年齡49~86歲、平均年齡(67.58±10.17)歲。研究組男42例、女23例,年齡50~87歲、平均年齡(68.02±10.3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向患者講解肝癌相關知識,如發病原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和術后護理等,提高患者對肝癌認知,增強治療信心,協助患者完成術前準備,術后嚴密監測患者病情變化,遵醫囑進行補液、鎮痛、抗感染等對癥治療,指導患者進食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告知患者飲食禁忌,對患者進行藥物指導,觀察藥物不良反應。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1)術前心理護理。術前向患者講解手術治療方案、注意事項等,介紹手術醫生和護理人員資質,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鼓勵患者勿過度擔憂,耐心聆聽并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疑問,糾正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存在的錯誤認知,消除存在的顧慮,關心、疏導患者,告知不良心理狀態對手術治療和術后恢復的影響,鼓勵患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手術治療。(2)術中心理護理。術中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測,采用溫和輕柔的語言給予患者鼓勵,增強患者治療信心,針對過度緊張者,護理人員應不斷與其交流,轉移注意力,確保麻醉和手術順利進行。(3)術后心理護理。術后告知患者手術成功,囑患者避免過度擔憂術后療效,積極配合術后治療和護理,詢問患者感受,如手術切口疼痛、心理情緒等,使患者感受到來自護理人員的關懷,多與患者溝通交流,密切觀察情緒變化,根據患者性格特點、不良情緒等采取針對性的心理護理,鼓勵患者表達自主感受,釋放不良情緒,針對情緒緊張者可采取肌肉放松、冥想、深呼吸、聽音樂等緩解不良情緒的方法。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不良情緒和滿意度。不良情緒評價采用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得分越高代表患者不良情緒越嚴重。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評價進行評估,總分100分,分數越高代表滿意度越高。于出院時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進行t檢驗,以(±s)表示,P<0.05表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SAS焦慮評分、SDS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手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肝癌的常用方法之一,可有效切除腫瘤組織,延緩病情進展。以往肝癌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多采用常規護理,雖具有一定效果,但多重視基礎護理,忽略對患者心理方面的護理,忽略了不良情緒對患者產生的潛在影響。近年來,隨著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心理護理逐漸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本研究中對患者實施了術前、術中和術后全方面心理護理,顯著改善了患者不良情緒,研究組SAS評分、SDS評分低于對照組,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心理護理在肝癌患者圍術期護理中是切實有效的。
綜上所述,將心理護理應用于肝癌患者圍術期護理中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周靜.快速康復護理模式在肝癌手術患者胃腸功能恢復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13):23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