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天安門廣場順利舉行,舉國歡慶。為做好這一重要歷史時刻的通信保障工作,中國鐵塔踐行紅色通信使命,在工信部、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的指導下,以高度政治責任感,全力以赴,確保萬無一失,實現“零重大網絡故障、零安全生產事件、零重要客戶投訴”的保障目標,為相關活動的順利舉行提供堅強有力的網絡通信服務保障。據悉,在北京,投入包括合作伙伴在內的保障人員1350余人次,在演練及正式保障期間共完成值守150小時;全國范圍為紀念活動區域、黨政軍機關區域、交通樞紐區域、革命博物館、歷史紀念館等重要場所,共計5.4萬個重點站址提供了保障服務,6月25日以來累計出動保障人員超42000人次,保障車輛超21000輛次,調動油機超35000臺次。
做好建黨100周年服務保障工作,是中國鐵塔勇于擔當的政治品格重要體現,也是對其戰斗力的一次重要檢驗。
鐵塔,也叫信號塔,是電信運營商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早期,三大運營商為了搶占市場,不斷建設基站等設施,造成了網絡資源利用率低、重復投資等諸多問題。 2014年由國資委牽頭,會同工信部同時組織三大運營商召開協調會,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利用資源,避免資源的過度浪費。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鐵塔應運而生。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中國鐵塔,發展可謂是相當迅猛,在短短的幾年之間,就成為了全球最大通信基礎設施運營商,擁有210萬通信鐵塔、資產規模超3300億元。
更加重要的是,因共享而生,靠共享發展,以“共享競合”為核心的鐵塔模式,逐步實現了由各自建設向統籌需求、統一建設的轉變,而且向著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高效化的方向快速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鐵塔使電信企業使用的鐵塔站址總量增長了1.3倍,助力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的4G/5G網絡,新建鐵塔共享水平從歷史的14.3%大幅提升到80%,相當于少建鐵塔84萬座,節省行業投資1505億元,改革成效全面彰顯。
“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上,中國鐵塔肩負著重要使命和責任。”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國鋒2021年5月17日參加2021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時表示,中國鐵塔正在全面做大社會共享文章。
據其介紹,中國鐵塔有遍布全國的通信鐵塔資源、7×24小時的電力保障能力和成熟的建設維護體系,在用好這些資源和能力優勢服務好通信行業的同時,還積極推動信息通信基礎設施與各行各業融合創新,實現設施共用、數據共享。中國鐵塔變傳統“通信塔”為“社會塔”,發展形成了全國最大的鐵塔共享平臺和實用物聯網,為農業、環保、水利、國土、林草、應急、地震、北斗導航等30多個行業提供相關數字化解決方案,服務國計民生重要領域;中國鐵塔還積極打造智慧能源應用,推動能源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改造升級,開展智能換電業務,目前已經在全國258個城市服務快遞、外賣騎手超40萬,每天智能換電超100萬次,已經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換電業務運營商。
“2021年及今后一段時期是全球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大建設大發展大演進的關鍵期,是新型基礎設施和傳統基礎設施融合發展的關鍵期。”劉國鋒表示,中國鐵塔將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做好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者的同時,努力成為數字經濟重要的參與者、網絡利國惠民的實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