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紅

信息技術作為教育改革的“催化劑”,推動了我國教育的現代化發展。幼兒教師作為幼兒的引導者、幼兒成長道路上的領路人,應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將自身的教學實踐和新的教學理念相結合,促使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于幼兒園教育。
(一)優化教學方式
幼兒年齡較小,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動畫、圖片或其他直觀的內容能有效地激發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教師通過運用信息技術能將知識以圖片、視頻及動畫等方式呈現給幼兒,優化了教學方式,解決了傳統教學中幼兒難以理解教學內容的問題,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二)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在幼兒教育中運用信息技術能豐富教學內容,多樣的教學方式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園更多的是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以此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信息技術因其靈活性、多樣性、互動性、延伸性等特點,能夠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創設良好的氛圍。
例如,在開展音樂藝術教學時,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幼兒播放音頻,讓幼兒沉浸在優美的音樂之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幼兒展示一些圖片,讓幼兒模仿或創新。
在開展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教學的引導和監督作用,并在實踐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
(一)提高教師的專業教學素養
幼兒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需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對數學活動開展的作用,以更好地促進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
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重視自身教學方式的創新和教學理念的更新。幼兒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與其他教師交流教學情況,并對信息化教學的方式展開針對性的探討。幼兒園也可以組織信息技術教學研討會,讓教師在討論的過程中更加全面地認識和運用信息技術。除此之外,幼兒園還可以聘請專業人員對教師進行針對性的培訓。通過這些方式能夠讓幼兒教師更加專業、系統地掌握信息技術,從而提高幼兒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二)優化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教學工具的創新上,讓教學方式變得更具趣味性、直觀性、互動性、便捷性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是核心,也是教學開展的基礎。因此,幼兒教師必須重視教學內容的核心優化,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促使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相匹配,同時又能更好地適應幼兒的心理需求和認知特點,以此實現教育的“最優化”。
在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不能實行“拿來主義”,而應針對教學現狀,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內容。例如,在開展兒歌教學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將兒歌與信息技術中的音頻、視頻相結合,為幼兒播放動畫片,并在動畫片中融入兒歌的教學內容和一些舞蹈動作,讓幼兒通過視覺、聽覺并結合肢體動作學習兒歌。除此之外,幼兒教師還可以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課件,通過“截取、轉換、優化”等幾個步驟進行教學優化,讓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實際教學情況,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的價值,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一)結合幼兒的特點
幼兒對學習的認知還不夠充分,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加之傳統的教學方式過于重視知識的灌輸,由此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要想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幼兒教師就需要以幼兒的認知特點為基礎,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趣味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要與教學開展的實踐性相結合,體現出信息技術的趣味性和互動性。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還能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以此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幼兒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與游戲相結合,增添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例如,在開展自然教育時,教學目的是引導幼兒認識自然。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幼兒展示關于大自然的圖片、視頻和音頻,讓幼兒在視覺和聽覺的相互作用下認識大自然。教師還可以為幼兒播放一些關于小動物的視頻,并引導幼兒模仿小動物的姿態、叫聲等。這樣的教學方式符合幼兒的發展特點和興趣需求,能更好地體現出教學的互動性,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學習、成長。
(二)強調直觀的感受
幼兒處于人生成長的初步階段,這一階段的孩子抽象理解能力較差,往往通過直觀感受認識世界或身邊的事物。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往往通過“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向幼兒灌輸理論知識,導致幼兒難以真正理解教學內容。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幼兒的直觀感受,將教學內容具象化、細分化,并且要積極改革和創新教學方式,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生動,從而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在開展自然教育時,教師要想在自然教育中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就必須立足于幼兒的實際情況和能力水平,以更加直觀的方式進行教學。幼兒對環境保護還沒有清楚的認知,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幼兒展示環境污染的圖片,并與未遭受污染和破壞的自然環境進行對比,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注重知識的延伸
信息技術具有豐富性的特點,這一豐富性不僅體現在教學方式的豐富上,還體現在教學內容的豐富上。現階段的幼兒教育越來越重視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而教學內容仍局限在教材上,故無法很好地落實這一點,同時也限制了幼兒的認知范圍。因此,教師必須重視教學內容的延伸性,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延伸教學內容,以此豐富幼兒的認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在培養幼兒科學意識的時候,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延伸教學內容。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延伸生活中的科學現象,例如太陽東升西落、四季變換、晝夜更替等,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以動畫的方式讓幼兒更加直觀地認識和了解這些科學現象,從而培養幼兒的科學意識。幼兒教師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延伸教學內容能豐富幼兒的認知,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第四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