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月琴
摘 要:現代社會是以科技領先的社會,現代信息技術也普遍應用于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而如今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們正大力推廣著將信息技術運用于教學當中,利用信息技術資源促進學生們的有效學習。現代信息技術改變了教師們的教學觀念,豐富了他們的教學方式。不僅如此,靈活生動的信息技術資源點燃了課堂學習氛圍,大大提高了學生們對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信息技術資源融入教育教學當中,這使得極大程度上地促進了同學們學習能力的提升。文章就對農村初中信息技術資源促進學生有效成績進行深刻探討。
關鍵詞:農村初中;信息技術資源;有效成績;能力提升
一、 引言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網絡和多媒體的應用為教育教學提供了基本的物質基礎。我們打破了傳統常規的教育模式,采用更先進更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尤其是對于農村的孩子們而言,不能讓他們輸在起跑線上,硬件設施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能力,改變教育教學模式所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多媒體和網絡的應用也代表著學生的教學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這些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的改變,對于提高學生們的有效學習能力有著極大的幫助。
二、 有效整合,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學習來源于思考,思考起源于疑惑。同學們學習的動力起源于疑惑,有了疑問學生們才會主動去思考,去解決問題。所以教師們要抓住這一特點并加以利用,創設問題,設計好的問題就是一個好的教學開端。不但如此,問題的設置要搭配合適的情境,搭配情境的教學會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充滿趣味性點燃學生們的學習氛圍,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主動挖掘問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教學情境的設置自然是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教師設置日常情況下難以設置的教學情景,而且利用多媒體設置的教學情境會更加直觀更加全面,學生們理解起來也會比較容易。
例如,在講解數學“圖形的初步認識”這一章節時,老師可以先引出一些話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好比如利用多媒體播放圖片,一家四口有爸爸、媽媽、愛麗和哥哥,那么應該怎樣比較他們的高矮呢?還有一張圖片,上面標有四個原點,這四個原點分別代表小明和他三位同學的家,那么請問小明到哪一位同學家的路程是最短的。一次為情境活動展開教學,然后在循序漸進引入正課內容。線段的比較,雖然從高家莊到杜村有三條路可以走,為什么張爺爺偏偏選擇了中間那一條。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們了解什么是直線、射線、線段還有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各有那些特點。
這樣以有趣生動的話題為開端,再加入教學情境的方式來展開教學,使得課堂上不再像傳統課堂上那么的單調嚴肅,而是讓每一位同學都是充滿興趣,充滿熱情的心態來學習,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這樣不僅提高了課堂氛圍,而且還有效的幫助學生們學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能力。
三、 呈現學習過程,主動探究
呈現學習過程其實也就是把學生們思考的過程展現出來,運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將解題的過程用電子實物的方式展現出來,一來這種新穎的學習方式會點燃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以及他們強烈的好奇心。二來通過實物的展示會幫助學生們理解。引導他們從多方面,多角度發現問題,然后考慮問題并探討研究方法,最后找到問題的答案。
例如,在講解“投影與視圖”這一章節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形式,將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圖片放映出來。好比如一個三棱柱,畫出它的三視圖,這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三棱柱的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展現出來,這樣同學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三視圖的原理,逐漸培養他們空間立體想象的能力。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通過三視圖將整個立體圖形畫出來,好比如根據建筑物的三視圖,把建筑物一共多少層,什么形狀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形式展現出來。
通過運用多媒體將學習過程呈現出來,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讓同學可以直觀地看到解題過程,將抽象的內容變得清晰具體化。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們的探究欲,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 融入生活,解決問題
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樣也應用于生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般那些同學們難以解出來的題都是我們平常很難接觸甚至遠離我們日常生活的。所以說,老師要學會將書本上的內容搬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引導學生自己找出那些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與問題。
步入初中,我們所學的內容必然與小學的知識點有一定的分別,最不同之處是我們不能再像小學那樣考死記硬背死讀書,初中很多的內容都是考驗學生們的理解能力,鍛煉他們的思維模式。尤其是初中的數學和物理,比較偏于抽象化,但如果老師可以將這些難以理解的知識點,通過信息技術資源的應用,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結合,讓課本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相信同學們的成績會有很大的提高。融入生活一來可以讓學生們克服畏懼心理,打心底里不再害怕學習,能夠真正地接受它。二來信息技術資源的應用也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如今二十一世紀,已經是信息化的時代,相信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接觸過電子設備,而且也習慣用網絡技術了。所以利用信息技術資源是再好不過的將課本上的內容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五、 利用信息技術資源,促進教師成長
(一)加快教師專業發展教程
想要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能力,培養教師們相關專業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老師是學生們學習的榜樣,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是會影響著他們的,所以想要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老師們的專業能力是一定要過關的。教書育人,教學本就是學習的過程,而學習又是永無止境的,所以對于老師來說也不能松懈了學習,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如今為了促進教師的成長,加快教師們的專業發展教程至關重要也是刻不容緩。
教師們對于信息技術資源的應用對教學質量的提高起著關鍵性作用。學校要實時地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的培訓,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夠熟練地掌握應用信息技術資源,只有教師們熟練地掌握了,才能夠將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制定出更好的教學方案。畢竟時代不同了,現在已經是科技的時代,流行應用大數據、多媒體、網絡等更加先進的技術,教育教學又是國之根本,所以學生們的學習資源必然是最先進,緊跟時代步伐的。這也是各個學校培養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是教師的知識庫也應該更新了,時代在不斷地進步,各個領域的知識內容也是不斷地在變革,所以教師們也應該及時的轉變教學觀念,不要被落后太多,否則只會被時代所淘汰。教師就是本著教書育人,端正學習的觀念,所以教師們更應該做出表率,要知道老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很關鍵的,身為教師要立好同學們的榜樣,俗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人生本就是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