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如果我們要舉行一場隆重的音樂會,什么必不可少?當然是樂器啦!你知道在1000多年前,我國都有哪些樂器嗎?
曾經有這樣一位熱愛音樂的人,當他走進莫高窟時,洞窟中滿壁的歌舞畫面深深地打動了他。那一件件奇妙的樂器、一幅幅樂舞畫面令他癡迷,于是他索性留在了那里,成了一位真正的敦煌人,他就是作曲家莊壯。為了能夠就近研究,他毅然辭去了甘肅省歌劇團副團長的職務,到敦煌做了一名研究員。此后,他歷經千辛萬苦,最終復制出了300多件敦煌壁畫上的樂器。
敦煌到底有什么魅力深深地吸引著莊壯呢?讓我們從敦煌壁畫中找找答案吧。
《反彈琵琶舞樂圖》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支古代小樂隊,這樣的樂隊在敦煌壁畫中還有很多。敦煌莫高窟的南區(qū)共有 492個洞窟,其中與音樂題材相關的洞窟有236個,繪有各種類型的樂隊約500支。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樂隊同時演奏著東西方樂器,展示了東西方音樂交流融合的發(fā)展歷史。可以說,這些壁畫不僅是詳細記錄中國古代文化生活的“紀錄片”,還是解開我國古代音樂史之謎的金鑰匙。

人們把敦煌壁畫中以演奏樂器為主的人物形象稱為敦煌樂伎,這樣的壁畫就叫樂伎圖。
在敦煌壁畫中出現(xiàn)的4500多件樂器,都是在十六國到元代十幾個朝代先后流行過的,囊括了打擊樂器、吹奏樂器、彈撥樂器和弦樂器四大門類。從下頁的樂伎圖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在敦煌石窟的壁畫中,琵琶是最“流行”的樂器,出現(xiàn)了700多把。無論是在小組合還是大樂隊中,只要是表現(xiàn)音樂的畫面,肯定少不了琵琶的身影。所以說,莫高窟堪稱一座古代琵琶博物館。
你找到繪有琵琶的壁畫了嗎?它們在第幾窟?仔細觀察它們的外形、弦數(shù)等,和現(xiàn)代的琵琶對比,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這種樂器名字的由來很有意思。相傳,我國西晉“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很善于彈這種樂器,所以樂器便以他的名字命名。阮咸有的呈圓形,裝飾了花紋,有的則形似花瓣。
通過參觀學習,你還從壁畫中找到了哪些樂器?什么樂器深深吸引了你,它又有什么特點?

*古今連線*
敦煌壁畫上的樂器體現(xiàn)著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稱得上是一座畫在墻壁上的古代樂器陳列館。一幅幅音樂壁畫至今仍震撼著人們的心靈,激發(fā)著人們的創(chuàng)新靈感。中央民族樂團依據(jù)敦煌壁畫中的樂器資料,將畫中的樂器全部復原制作出來,并將其呈現(xiàn)于《印象·國樂》的演出中。這是一場特殊的“大型樂劇”,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民樂體驗。如果你感興趣,可以和家人一起去看一看、聽一聽。
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在為迎接各國貴賓而舉行的文藝晚會《千年之約》上,也有有關敦煌的音樂表演。你能說說為什么要安排與敦煌相關的音樂表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