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倩
【摘要】? ? 本文主要從專利的角度分析了智能腕帶式設備的發展趨勢,從專利申請的年度時間、IPC分類分布、申請人地區分布、專利申請人分布的方向,對智能腕帶式設備的交互技術進行了梳理,揭示了智能腕帶式設備的創新現狀,得出中國創新主體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獲取競爭優勢的啟示。
【關鍵詞】? ? 智能腕帶? ? 智能手表? ? 智能手環? ? 可穿戴? ? 專利分析
引言:
智能腕帶式設備是指直接穿戴在使用者手腕上的智能通信設備。隨著無線通訊技術、互聯網技術、數據交互技術、傳感技術等日新月異地發展,信息通信產品設備的功能應用和形態也隨之發生不斷的變化,智能腕帶式等可穿戴設備逐漸成為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研究的熱點。智能腕帶式設備是人類身體與機能的進一步延伸,并且這一全新的產品形態給消費者帶來了獨特的人際交互體驗,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感知環境和控制設備,具有方便攜帶、交互性能好等特點。專利已經成為科技情報分析的重要信息來源,本文基于全球的專利信息對智能腕帶式設備進行可視化分析。
一、數據來源
本文的專利文獻數據主要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與服務系統,出自該系統的CNABS(中國專利文摘數據庫)和DWPI(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數據庫),時間跨度為:2000年-2021年,檢索與下載時間為2021年3月22日。對下載的數據進行整理篩選,得到有效專利共計7452項(以專利家族為統計單元)。因為從專利申請到專利公開有一定的期限,CNABS和DWPI對數據加工還會有一定的延遲,因此,2019-2021年的數據僅供參考。
二、 指標分析與結果
2.1專利申請時間趨勢對比分析
圖1 全球智能腕帶式設備專利申請按優先權年分布圖
圖1為全球智能腕帶式設備申請量按優先權年分布的趨勢圖。從圖中可以反映出,全球智能腕帶式設備在2015年前后迅速增長,是智能可穿戴設備技術的井噴階段。一方面,科技的進步以及消費者對智能生活的向往,驅動著可穿戴腕帶式設備成為人與物互連并進行移動計算的良好媒介,另一方面,2015年國務院公布的《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中指出支持可穿戴設備、數字媒體、智能家居等市場前景廣闊的新興消費品發展,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支持體系,為可穿戴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環境,促進了可穿戴設備向更加精細、更便于普及的方向發展。
2.2 基于IPC分類號的專利分布
圖2? ?全球智能腕帶式設備專利前8位IPC小類分布圖
從圖2中可以看出,智能腕帶式設備專利主要分布在G部(物理)和H部(電學);排在前4位的G06F(電數字數據處理)、H04W(無線通信網絡)、H04L(數字信息的傳輸)、G06Q(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的專利申請占據專利申請總量61.15%,因此,數字信號的處理、傳輸成為智能手表的重點研發領域,多學科之間的交叉研究,成為未來研究的主要趨勢。
2.3專利申請地區分布
圖3? ? 全球智能腕帶式設備專利申請按地區分布圖
圖3主要對全球主要的專利申請區域分布情況進行了研究,從該圖內可以看出,排名前三位的國家分別是:CN(中國)、US(美國)、KR(韓國)。
中國的專利申請位居技術原創國排名首位,可見,中國抓住了技術的先機,并且由于近幾年中國政府在政策方面給予的扶持,使得各個企業意識到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其中,華為、oppo、努比亞、小天才、小米在可穿戴設備的研究上有著不俗的表現。
而美國雖然排名第二,但是其擁有的蘋果apple watch、谷歌眼鏡、高通等仍然是智能可穿戴設備領域內的翹楚。并且,美國在可穿戴計算研究領域的基礎工作比較扎實,以蘋果、谷歌為代表的創新性企業自二十世紀末開始在技術創新以及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全面發力,成為可穿戴設備領域的重要引領者。
排名第三位的韓國,由于政府的鼓勵以及三星、LG等企業的存在,其專利申請占全球智能腕帶式設備輸出總量的18.66%。
2.4專利申請人分布
按照專利申請總量進行排名,前5位專利申請人分別是三星、華為、高通、蘋果、LG。這前5名申請人之中,只有是華為屬于中國的企業。并且,智能腕帶式設備的核心技術主要掌握在幾家大型企業中,布局不均衡。而隨著醫療衛生、智能家居等應用需求的不斷攀升,為智能腕帶式設備的快速穩定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
三、結束語
1.根據以上數據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前后是智能腕帶式設備的快速增長期,目前隨著可穿戴設備的不斷普及,智能腕帶式設備的前景市場一片大好。
2.由于智能腕帶式設備技術起點比較低,注重用戶體驗,因此,生活中的一個小發現都可以成為技術創新點,從而使得智能腕帶式設備更加智能,并提高用戶的體驗感。各個領域的申請人都應該抓住這一技術浪潮帶來的機遇。同時,中小型企業還應該在進行研發的同時,加緊進行專利布局,搶占先機。
3.雖然目前中國的申請數量比較領先,但是缺少高精尖的技術。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主要依靠的是高含金量的專利,只有不斷提高專利質量和不斷提升技術研發能力,才能讓企業在全球市場上有立足之地。
4.智能腕帶式設備功能日漸豐富,主要集中在與其他終端進行數據交互,或處理多媒體方面等,因此,終端,移動互聯網、操作系統等通信領域企業需要各自在不同的領域進行重點布局。
5.重視科技與時尚結合的產品外觀。時尚的外表、有趣的靈魂方能吸引更多的用戶。
隨著人工智能、移動醫療、虛擬技術的應用,智能腕帶式設備的發展趨勢一片大好,未來的研究趨勢將更多的體現在多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以提高用戶的體驗感為目的,如果未來能夠解決電池續航的問題,使得腕帶式設備能夠更持久的使用,將會為智能腕帶式產品的快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 考? 文? 獻
[1] 高芳 趙志耘 張旭 趙蘊華.基于專利的全球可穿戴設備競爭態勢分析——以智能手表為例[J]. 電子產品世界,2015(7),22-24.
[2] 馬婷. 智能腕帶式設備的交互技術技術分析[J]. 數字化用戶,2019(09),201.
[3] 宋揚 潘云濤 趙筱媛. 基于專利情報分析的可穿戴設備上市公司技術競爭力[J]. 中國科技論壇,2018(06),98-109.
[4] 陳夢飛 王麗巖. 基于科學知識圖譜的中國可穿戴設備研究可視化分析[J].智能計算機與應用,2017(02),53-59.
[5] 張爍 劉春揚 趙北北. 淺析加強國內可穿戴設備生產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J]. 中國發明與專利,2016(1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