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冉
【摘要】? 我國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從建立至今雖然只有短短三十年時間,但是對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影響非常深遠,尤其是對當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尤其明顯。當代大學生既享受了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帶來的積極影響,同時也面臨了很多消極影響,?尤其是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視。本文在綜合分析網絡環(huán)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下,提出了一系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新機制。
【關鍵詞】? 網絡環(huán)境大學生心理健康創(chuàng)新
一、網絡環(huán)境對當前大學生生活、學習的積極影響
在現(xiàn)代社會,隨著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的普及,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成分,可以說,人們 “吃、穿、住、用、行”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離不開現(xiàn)代網絡環(huán)境。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網絡環(huán)境給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很多的便利,比如網絡平臺上有很多與本專業(yè)相關的學習資源,如各類課程、文獻、教材等,大學生可以免費利用這些網絡學習資源提升自己的學習水平,為未來的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打好更堅實的基礎;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收聽不同的網課,進一步培養(yǎng)專業(yè)課以外的特長;大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及時關注當前國家正在發(fā)生的時事政治、行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就業(yè)信息等各種信息資源,這些信息的獲得可以幫助大學生及時選擇適應社會發(fā)展和職業(yè)要求的學習內容,進一步系統(tǒng)調整自己的知識、技能結構體系,為未來職業(yè)選擇和生涯規(guī)劃提供信息依據(jù)。隨著社交軟件的不斷出現(xiàn)、更新,大學生可以利用QQ、微信、微博、博客等社交軟件,及時與家人、老師、同學、朋友或網絡上陌生人進行信息溝通、情感交流,這種交流不受時空、年齡、價值觀差異等條件的限制,因此,大學生更容易敞開心扉,把內心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讓他人知道。同時,內心壓抑的情緒、情感也可以同時得到很好的宣泄,這種信息和情感的交流可以突破現(xiàn)實中人與人之間信息交流時時空限制等不利因素,在某些程度上有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除此之外,網絡媒體也成為了大學生課余娛樂休閑的一種有效手段。平時緊張、忙碌的學習給大學生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電腦、手機等互聯(lián)網移動設備的普及,讓大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瀏覽新聞、觀看電視、電影、娛樂節(jié)目等,或通過網絡游戲來緩解這種心理上的壓力,從而達到學習、生活松弛有度的效果,讓接下來的學習動力更持久。
綜上所述,當前網絡環(huán)境對大學生生活、學習、人際交往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作為高校管理部門,我們應該加以肯定。
二、網絡環(huán)境對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消極影響
網絡環(huán)境給當前大學生生活、學習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給大學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比如有些網站上各種網絡游戲或色情淫穢的宣傳會讓自我約束力差的大學生沉迷,把大量時間和精力浪費其中,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學習進度和人際交往,有關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已經成為網絡游戲的主要消費者。
網絡信息交流的便利讓大學生與他人溝通可以不用面對面交流,這容易讓大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和學習中產生回避社交的心態(tài),導致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有所下降,社交焦慮障礙已經成為當前困擾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之一。另一方面,受當前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的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呈現(xiàn)出價值主體自我化,價值標準多樣化、價值取向多元化等特點,這給我國高校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因此,我們必須直面這一現(xiàn)實處境,不斷創(chuàng)新網絡德育模式,將互聯(lián)網發(fā)展成為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一線陣地。除此之外,網絡購物平臺不斷開展促銷活動,過多宣傳享受生活的理念,也在不斷刺激大學生消費欲望,讓大學生形成一種盲目攀比、享樂主義的消費心理和習慣,不少大學生受到自身家庭經濟條件限制,無法滿足消費欲望,而通過校園貸的方式提前消費、過度消費,當無法及時還上貸款,大學生就會面臨非常大的心理壓力,嚴重的會面臨惡人催收甚至是人格侮辱,這會給大學生心理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
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就像一把雙刃劍,需要我們高校教育工作者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幫助大學生有效規(guī)避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帶來的一系列消極影響。
三、網絡環(huán)境下建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網絡環(huán)境就像一把雙刃劍,給大學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因此,作為高校教育管理部門,要積極探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新機制,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使用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網絡使用習慣。而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大學生活內容單調、乏味,除了教室,就是食堂、宿舍,和高中階段“三點一線”的生活節(jié)奏相差不大;只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知識的傳授,缺乏必要的心理自我調試技能的培養(yǎng),于是大學生在面臨自身心理困擾的時候仍然不知如何解決;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形式單一,沒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開展教育教學;學校心理咨詢部門對自身宣傳力度不夠,大學生對該部門的具體工作了解不足,以至于遇到心理困擾不愿走進心理咨詢室找專業(yè)的心理咨詢老師尋求幫助;心理咨詢專業(yè)人員數(shù)量配置不足,能力有限,都在一定程度上讓大學生對心理咨詢室望而卻步;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學校和家長聯(lián)系不夠密切,家長只關心孩子在校的學業(yè)成績、未來就業(yè),對人際交往、性格養(yǎng)成等心理健康方面的關注較少,因此,學校心理咨詢部門需要想辦法增加和家長的溝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大學生順利度過人生的“迷茫期”。
心理咨詢部門和各院系學生管理部門的聯(lián)系不夠密切,以至于來心理咨詢的學生,各院系對其情況不了解,缺乏對該學生的日常行為監(jiān)控,尤其時存在心理危機的學生,無法及時預警和干預;同時心理咨詢老師對存在心理困擾學生的幫助只局限于面對面的心理輔導,缺乏后期追蹤。基于以上問題,本研究人員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新機制:
3.1豐富大學生課外生活內容
學校學生管理部門要引導、鼓勵、組織大學生積極參加課外活動,不斷滿足大學生精神文化需要,充實他們的大學生活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他們對網絡環(huán)境的過度依賴。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實施:
1.加大對學生社團的扶持力度,安排專業(yè)知識扎實、能力強的教師指導社團活動,盡量組織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強的活動,調動社團成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結束后,安排全體參與師生總結經驗、交流思想、分享感受,讓每一次社團活動在學生心里都能“落地生根”,真正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更好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增強人際交流,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培養(yǎng)和發(fā)展友誼,同時,還能豐富和提升專業(yè)知識和技能。
2.班級內部可以經常組織集體性體育鍛煉,如“課后半小時”慢跑活動、趣味性運動會、踢毽子、跳繩比賽等體育活動,使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和調試的同時,還可以增加班級同學之間的情感交流,增強班級凝聚力,為大學生活留下美好的回憶。
3.學校團委、各院系學生管理部門可以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志愿活動,如“學雷鋒活動”“關愛孤兒”“尊老敬老”等社會愛心活動,這對學生培養(yǎng)自己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榮譽感、完善自己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積極的意義。
4.各院系、班級或宿舍之間可以組織“讀書沙龍”“讀書角”等集體閱讀活動,每周分享、交流自己的讀書心得,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以讀書為樂事,既可以排遣煩憂,愉悅性情,又可以獲取知識,增長智慧,對大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非常有利。
3.2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
1.學校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獲取信息的便捷性和不受時空限制等優(yōu)點,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例如,和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建立合作關系,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平臺的途徑進行心理健康學習。學校還可以設立校園云窗,在里面投放更多的教學資源和文化產品,對學生免費開放,為學生搜索資源提供一個綠色健康的途徑。可以在學校里設置心理健康教室,鼓勵學生積極與老師進行溝通。不定時地在學校里開展心理健康安全講座或知識競賽等活動,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強他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1]
2.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的工作聯(lián)動機制。新冠病毒疫情期間,為了幫助學生在家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教師采用線上網課的形式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這是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教師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優(yōu)勢的集中表現(xiàn)。因此,當生活、學習進入正常軌道后,高校學生管理部門及心理健康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融合貫通的方式開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舉例來說,學校平時開展的心理情景劇、心理團體輔導或心理電影、心理講座等活動,在組織線下部分學生現(xiàn)場參與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移動互聯(lián)網新平臺技術、微信平臺等,讓每個學生都了解活動開展的信息、收看直播節(jié)目,從而讓沒在現(xiàn)場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從而起到提高活動影響力的目的。
3.建立家長-學校心理健康聯(lián)動機制。通知學生家長加入班級QQ群或微信群,輔導員在群內經常公布班級日常學習、生活信息,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在學校內的動態(tài)。通過聯(lián)系個別家長,和家長及時溝通該生在校的心理、行為表現(xiàn),共同探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方式方法,從而達到家-校“1+1>2”的整體效果。
4.通過移動互聯(lián)網建設高校心理健康服務網絡。學校心理咨詢機構要采取多種形式擴大心理咨詢室在大學生群體中的認知度,如不斷更新微信公眾號、微博、博客、QQ內容,經常推送心理健康的知識或宣傳信息,讓學生對學校心理咨詢工作更了解、更認同。心理咨詢老師通過手機APP或微信、QQ進行網上心理咨詢,這樣既能準確記錄咨詢內容,又能及時獲得學生的反饋信息。
同時,心理咨詢機構還可以組織專兼職心理輔導老師錄制短視頻,針對大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提出調試的方式方法,將短視頻上傳到相關教學平臺,讓學生免費觀看,并留言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通過這樣的途徑,既可以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心理健康知識,獲得相應的心理調適技能,同時可以與老師、同學互動,獲得較好的反饋信息,有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整體提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移動互聯(lián)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可以說不容小覷,作為高校學生管理機構要抓住工作重點,集中力量找到移動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相信集合相關部門的力量,一定會找到一條適合自己本校創(chuàng)新機制。
參? 考? 文? 獻
[1]俞春英.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徑[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09
[2]沈永慧.盛冠麟.移動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創(chuàng)新[J]科教.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