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堅
【摘要】? ? 在新時代背景下,“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務,高職教育要著力完善整個教育體系,進一步建成培養高水平復合型人才的教育基地,要同步注重學生能力與思想品質的培養,切實保障學生通過系統的職業教育能夠具備更良好的就業能力、更健康的體魄和更高的思想政治覺悟。微視頻線上教學是信息化教學的一種方式,能夠有效彌補傳統體育思政教育課堂的不足,提高學生的課堂內容呈現方式更多樣化,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通過情境營造氛圍,讓學生更體會到體育鍛煉的樂趣。本文主要探索在高職體育思政課程中“互聯網+教育”的全新教新模教育模式,希望能夠為高職體育思政課程教學的信息化發展提供更多的發展建議,促進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教學改革。
【關鍵詞】? ? 微視頻線上教學? ? 高職體育課程? ? 思政教育? ? 應用與研究
引言:
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被正式提出,也意味著各級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將被不斷拓展,不僅要開辟專門的課程進行系統學習,同時還要在更多專業課中進行全面滲透。高職體育課作為提高學生綜合身體素質的主要課程,也被賦予了更神圣的使命。
而在信息化發展的形勢下,利用更多樣化的網絡技術,與高職體育思政課程進行有效結合,也成為高職體育發展的新趨勢。通過各種微視頻的線上教學,既能有效豐富體育課堂的教學形式,同時又能進一步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體育技能,熱愛體育活動,在更多專業比賽及運動員成長勵志視頻中,學會吃苦耐勞、拼搏奮進的精神,激發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民族自豪。
一、微視頻線上教學與高職體育思政課程的基本概述
1.1微視頻線上教學的基本概述
微視頻線上教學是基于信息技術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以視頻錄制與播放為主要實現方式,也就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微課程”。視頻短小精干,以微型流媒體教學視頻為主要方式,針對于某個學科知識或者某個教學環節而專門設計,是集可視化和趣味性為一體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包,依托于信息技術和電化教育的技術而興盛起來。課程以滿足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為宗旨,以分享專題性知識和技能為主要目的,師生可以通過錄制或者摘錄一些教學視頻,增強教學效果。微課程時間較短,一般10分鐘左右,教學目標更明確集中說明一個問題,能夠支持當下多種新型教學方式的需求,例如翻轉學習、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混合學習等等。微課程微視頻線上教學能夠有效實現與各中學習方式的匹配,包括正式學習、非正式學習,一個視頻解決一個問題,同時在能夠適應各類終端的播放,例如手機、平板、投影、電腦等等。學生能夠實現集中學習,也能夠實現分散學習,滿足其個性化學習需求,尤其是在互聯網日益普及智能手機及電腦普及的今天,微課程視頻教學也成為一種較為新穎和流行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受到師生的一直喜歡。
1.2高職體育思政課程的基本概述
在黨的十八大上明確指出“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要著力完善教育體系,以培養符合現代化需求的高素質綜合人才為教育宗旨,德智體美勞“五育”教育是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其中以“德育”為先,以“五育”為主要內容,不能進行片面教育。在2016年的高校思政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被正式推出,與專業的思政課程形成協同和互補。這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思想政治課程教育的教育功能,并有效改善了政治課堂“孤獨”的境況,尤其是隨著課程思政在各門類專業課程中的融合,教學導向開始得到轉變,思政課程外延和內涵不斷拓展,教育思路和教育格局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在2018年的全國教育大會上,再次強調“身體素質是教育根本”,健康第一成為最重要的教育理念,要貫穿于各級教育機構的全程教育活動。體育課要注重學生通過系統的體育課程增強體魄、健全人格,同時能夠讓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鍛煉的樂趣,這一過程也是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將其與高職體育課進行有效融合,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并學會熱愛生活、熱愛生命,通過體育鍛煉培養更堅強的意志。
二、微視頻線上教學在高職體育思政課程中應用的必要性
1.有效適應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提高體育思政課程的課外學習率。在網絡技術的支撐下,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相比傳統的課堂學習,學生獲取學習資源的手段更豐富,而網絡學習空間的相對開放與共享性更強,又給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天地,除了通過課堂,學生還能夠通過更自主的手機、電腦、iPad等移動終端進行自主性的選擇學習。借助于信息技術,體育思政課程也能夠實現異地性和多樣性的自主化學習,學生在課堂上獲取基本知識之后,課后還能夠提高運動技能,運用相關軟件記錄運動、分享運動,還能夠關注更多的體育資訊,讓體育運動變得更有趣。微視頻教學,既能夠在課堂上更真實地展現相關內容,營造學習氛圍,同時也能滿足學生在課堂之外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
2.滿足高職院校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需求,提高體育教師制作和應用思政課程的綜合能力。教育現代化是時代發展的使命,現代化教育要求各級學校依托信息技術謀求更多發函。微視頻線上教學應用于高職思政課程,就是信息技術最有效的應用,并且憑借其短小、精干、快速等特點,適應時代需求,是教育現代化發展上的重要實踐。一則要配備相應的硬件設備,同時要提高教師編制和演示微課程內容的綜合能力,讓更多體育老師學會制作更多主題內容的微視頻。而作為高職教育中最基礎的教育課程,體育課應該加強與微視頻線上教學的融合,提高體育課程教學的現代化發展。
3.有效保障體育課的學時需求,通過體育思政課程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高職高專的體育課在國家層面有具體的時間規定,然而在實踐操作中,許多高職院校難以保證課時充足,一則由于學生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外出實訓,課程上可能出現沖突,同時由于天氣原因等也可能影響戶外活動的課時,本來有限的體育學習時間就變得更有限。微視頻線上教學能夠實現多樣化學習,也能夠有效解決體育課被占用的問題,保證體育課時,同時提高學習質量。據相關調研顯示,大部分學生都反映通過微課能夠對于課程中的重難點進行有效補充,也能夠提高自己的運動技能,激發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
4.營造更真實的意境,通過線上體育思政課程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通過觀看相關比賽以及運動健將的勵志視頻,能在更情境化的形式下讓學生感受到比賽的氛圍和運動競技的艱辛歷程,讓學生更了解體育鍛煉的真諦,學習吃苦耐勞、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體育課程是一門內容豐富的專業課程,涉及知識與技能、意志與品質以及人格塑造等,這些都是豐富的思政教育資源。同時,體育活動具有極強的規范性、社會性以及文化性和競爭性等特征,能夠為思政教育課程提供更豐富的物質及精神資源,是思政教育的主要載體。通過線上思政教育課程,能夠讓學生真切感受到體育活動中的合作、友愛、和睦和團結,體會到公平與正義協同發展的體育理念,塑造學生積極拼搏的體育精神和高尚品格。同時,能夠有效培養集體主義意識以及競爭意識,獲得進取精神的激勵,幫助學生樹立更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從而實現高職體育“寓教于樂”的目的,培養學生“知行合一”的體育運動精神。
三、高職體育思政課程微視頻線上教學課程的應用策略
1.開發系統的體育思政課程微視頻,應用于體育課程教學的各個階段。微視頻線上教學可以應用于體育課程教學各階段,從課前到課中及課后。例如在籃球課的“胸前接球、傳球”專題講解中,教師就可以將事先錄制好的課程拷貝在電腦中,通過投影或電腦的方式展示給學生,明確整個動作的重點及難點。同時,將這個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來進行講授。第一個部分是“雙手胸前傳球”,另一個部分是“雙手胸前接球”,講解要點之后,通過反復觀看相關視頻讓學生在大腦中形成完整的動作表象。在此基礎之上,在引導學生在通過課堂及課下的練習來學會這項技能。還可以推薦一些知名運動員或者知名教練講解的相關視頻或是籃球比賽的片段,讓學生在相關情境當中身臨其境地學習。
2.制定更多樣化的課程傳播途徑,拓寬學生學習體育思政課程的渠道。思政課程微視頻的內容除了通過課堂進行發布,還可以有效利用更多方式讓學生獲取,例如QQ、微信、學校網站以及以及其他流媒體等,讓體育思政課程微課成為一種系統完整的教學資源。還可以將優質網課共享在相關頁面的專欄,以便于相關老師及學生及時交流和學習,還可以進行提問、評價等,增強學生參與感。
3.組織教師制作更優質的微視頻課程,搭建完整的思政課程微課資源庫。根據體育思政課程體系建成完整的資源庫,鼓勵更多教師制作更多多樣化的視頻上傳,增強教師的參與感。并根據這個過程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視頻制作的技能和針對性,與一些其他優質網絡平臺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在這個過程中要加強對資源的管理,對于優秀的微課應該推送到更醒目的平臺,并制作完整的評價體系,是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對相關資源提出相關意見,使整個資源庫的建設更完整,成為學習的特色教育嘗試。
四、結束語
在高職體育思政課程中進行微視頻教學,是新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教育”的一種全新模式,在各級各類課程中應用都較為普遍。在高職體育課程中進行推廣,目前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摸索和總結,讓這種創新的模式能夠在高職體育思政教育課程體系中發揮更多價值,有效推動高職體育教學的深化改革,進一步為普及全民運動發揮更重要的教育價值。
參? 考? 文? 獻
[1]黃筱燕.“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 2021,20(04):125-126.
[2]鄧博文.“課程思政”視野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思政教育的實施[J].當代體育科技, 2020,10(35):91-92+95.
[3]解璽,孫增春.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課程思政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科教文匯(上旬刊), 2020(12):172-173.
[4]楊洪亮,周晨,陳顯建,彭小智,李曉龍.高職體育課程同向開展“課程思政”路徑探究[J].體育教學,2020,40(11):75-77.
[5]李海磊.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體育課中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徑探究[J].科技資訊, 2020,18(23):95-97.
[6]徐敏.“課程思政”融入高職體育教學的改革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0(09):85-86+88.
[7]張濤.微課程在高職體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5):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