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 張東
摘 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至關重要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擔負培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加強生態環保意識教育,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自覺和行為自覺。積極探索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構建教學新體系、開拓教學新境界,為中華民族百年復興注入可持續發展的力量。
關鍵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3.044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至關重要部分,其既遵從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基本要義,又在生態文明實踐中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和切實維護人民對美好環境生活向往的具體落實。高校承載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任務,應主動承擔培養生態建設者和維護者的使命。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構建思想政治課理論教學與課程思政相結合的生態文明教學體系,將有助于學生樹立生態環保理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設美麗中國,為中華民族百年復興注入生態力量。
1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內涵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從實際出發,以發展的眼光系統地解答了我們“為什么要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問題,具體體現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融洽觀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觀念、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為民服務觀念、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共建共享觀念。這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也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重要指引。
1.1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融洽觀念
黨的十九大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基本方針。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自然是人類生存之本、發展之基,沒有自然環境就沒有人本身,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反作用于人類自身。我們應該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初衷,對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心存善念,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共同守護藍色星球。尊重自然,堅決摒棄傳統粗放式發展理念,理順人與自然關系,理性認識人類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而是地球大家庭的一員;順應自然,順應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遵循自然規律開展人類社會活動;保護自然,保護良好的環境和完備的生態系統,維護生態系統平衡,承擔與自然界中其他生物融洽相處的職責。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融洽觀念為科學把握和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1.2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履職期間就多次強調綠色文明的重要性,在視察湖州市安吉縣時提出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一種生態發展理念,闡明了經濟與生態的辯證統一關系,延續了中華民族代代相傳“天人合一”的處事理念,彰顯的是道法自然,萬物和諧的樸素唯物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念,就是要以新發展理念為正確方向,明確發展與保護的重要性,指明綠水青山既是祖輩留給我們的生態財富、更是我們要為后代堅守的綠色財富。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就是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雙豐收”。
1.3 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為民服務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環境就是民生,藍天也是幸福,青山就是美麗,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都是為了民生幸福。”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以發展新階段人民新期待為著眼點,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健康的基礎。清新的空氣、干凈的水源、清潔的土壤等都是與人民群眾發展和生存密切相關的環境要素,是事關民生福祉的重要公共產品。經濟的發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發達國家老路,更不能走犧牲環境的生態破壞之路。生態環境美不美,得問百姓滿意不滿意,生態環境建設是為民服務的內在要求,更是黨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真實寫照。著力破解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難題,切實滿足對美好環境的需要是為當代人民乃至子孫后代謀福祉的必由之路。
1.4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合作共享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美好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共建全球生態文明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經之路,這代表了世界人民共同意愿和全世界的發展潮流。身處同一片藍天之下,各國應該攜手同行,共同構建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結構和產業體系,著力解決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實現世界的綠色發展。全球生態系統是整體的,尋求治理修復之道,必須從系統工程角度出發,按照整體性、系統性及規律性的要求,不斷為人民解決生態環境問題,讓綠色多一點,人民滿意多一點,這樣離好日子也就能更近一點。
2 關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學的思考
高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旗幟,積極探索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將有助于培育大學生成為美麗中國的環保建設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結合每門課的課綱要求,融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實踐指導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生態意識,為美麗中華的建設鑄就后備力量。
(1)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相結合。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馬克思生態思想的當代化和中國化。馬克思生態思想揭示了資本主義私有制是導致生態破壞的機制源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發展總體布局之中,提出環境美是實現民族永續發展的本質要求。教師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實踐維度理解人與自然的辯證統一關系,闡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順應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意愿,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