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施雨
摘 要:新時代,農村獨居老人的健康問題不僅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一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當前我國農村獨居老人的健康權法律保障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必須完善相關立法,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公民健康權利保障執法體系,通過司法審判切實履行對農村獨居老人的保護和救濟義務,加強宣傳法律知識,培養法律意識多途徑多舉措保障農村獨居老人的健康權益,為實現鄉村振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農村獨居老人;身體健康權;法律保障;對策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3.048
近年來,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以及醫療水平的上升,我國人均壽命有所延長,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不斷上升,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也進一步加深。在中國農村,老年人已成為長期居住在農村的主要群體。由于計劃生育政策以及農村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導致的青壯年勞動力外流嚴重等原因,農村獨居老人已成為當下一種常見的弱勢群體,他們面臨著經濟條件有限、生活無人照料的困境,身心健康極易受損。新時代,我國實行鄉村振興戰略,強調建設美麗鄉村,農村獨居老人的健康問題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一環,保障農村獨居老人的健康權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
1 當前我國農村獨居老人身體健康的現狀
當前,隨著我國鄉村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廣大農村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凸顯,而農村獨居老人問題也越來越成為一個現實問題。如何有效保障農村獨居老人各方面的權益,尤其是通過法律保障農村“獨居老人”的健康權益更是一個迫切需要面對且必須切實加以解決的理論與現實話題。
所謂農村獨居老人簡單地講就是指無配偶且身邊沒有子女而單獨生活在農村的老年人。獨居老人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類型:無配偶以及無子女的老人;喪失配偶且無子女的老人;雖有子女,但子女不在身邊并且喪偶的老人。由于目前學界對“農村獨居老人”這一概念并沒有做出明確界定,可以結合獨居老人的特征以及我國農村的實際情況將其定義為:農村中那些因子女死亡、子女外出務工或不孝順等原因造成的老年人獨自居住、無經濟來源或經濟來源有限、缺乏精神慰藉的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由于單獨生活在農村,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往往就無法得到相有的關注,由此導致農村獨居老人的健康權沒有法律應有的保障。
目前,農村獨居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主要體現為:身體健康狀況不佳,令人擔憂。隨著年齡的增加,農村獨居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逐漸下降、身體健康面臨威脅。加之由于農村獨居老人身邊缺少家人的陪護,他們自身的體檢意識較弱,所以容易出現小病久拖不治,最終釀成大病等嚴重后果。
目前,我國在立法、執法、司法層面都對農村獨居老人的健康權作出了保護,但是仍存在一些問題。在立法上,我國制定了諸多與健康權相關的法律條款,通過法律的國家強制作用對其進行保護,但是對農村獨居老人身體健康權的保護力度不足,缺乏針對性;在執法上,執法機關之間存在權力的交叉與疏漏,不能全面且高效地保障農村獨居老人的身體健康權;在司法上,我國強調司法機關的保護義務,當農村獨居老人的健康權受到公權力侵害時,司法機關有義務進行及時救濟,但司法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司法保護缺乏人文關懷,并且對行政機關的給付行為缺乏可訴性,難以真正實現司法救濟。為了更好地完善農村獨居老人身體健康法律保障的制度、體制、機制,必須在分析當前我國農村獨居老人身體健康法律保障存在的問題以及產生問題的原因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地解決農村獨居老人身體健康法律保障的對策,以保障農村獨居老人身體健康權等合法權益。
2 農村獨居老人健康權法律保障的對策
2.1 完善相關立法
2.1.1 健康權應當入憲
健康權屬于人權,應當被明確地寫入憲法。目前許多國家,例如德國和印度,都在憲法中規定了健康權的相關內容,體現出在立法層面對健康權的關注和重視。憲法是我國的基本法,健康權入憲不僅是我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體現,而且能夠對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起到指導作用,更加全面地保障我國公民的健康權。
2.1.2 修改和完善相關法律,對農村獨居老人的健康權作出特別保護
雖然法律自身的局限性無法消除,法律不可能對農村獨居老人的健康權作出面面俱到的保護,但是通過提高立法技術,修改和完善相關法律,可以減少法律的滯后性對農村獨居老人健康權產生的影響。
我國多部法律中都存在保護公民健康權的規定,這些規定同樣適用于農村獨居老人,但是農村獨居老人存在特殊需求,相關法律可以針對這一特殊弱勢群體的健康權做出特殊法律規定,給予適當的照顧,體現平等的法律價值。
民法的監護制度可以進行細化,強制農村獨居老人的兒女履行贍養和照顧的義務,并規定違反此義務的法律后果,發揮家庭在養老問題中的作用和責任。《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可以關注不同處境的老年人的需求,并將該需求進一步細化和落實。《社會保險法》應當體現法的正義價值,對農村獨老人這一弱勢群體有所照顧。由于中國各個農村地區存在差異性,經濟發展不平衡,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對農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報銷數額作出相應的調整,最大程度地保障農村老人的健康權益。
2.2 加強對農村獨居老人健康權的執法保障
2.2.1 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公民健康權利保障執法體系
首先,要明確各執法機關的職能,協調健康執法權。為了高效率地履行健康權的保障義務,各行政機關有必要明確自身的執法范圍,做好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提高執法效率,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農村獨居老人的健康權做出切實保障。
其次,執法機關要樹立求真務實的態度,積極落實各項法律法規對農村獨居老人健康權的保障,增強對農村養老的支持力度。對于農村獨居老人的健康狀況監測困難的問題,政府可以請求當地社區進行協助,并提供資金支持,進一步發揮社區養老的功能。對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農村獨居老人的健康問題,可以借鑒美國“老年養生社區”制度,由專門工作人員對老年人的生活予以照顧,為老人提供自理、介護、介助一體化的居住和服務,打造一種綜合性的社區養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