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摘? 要:農村的教學設備不足,教學觀念陳舊,并且教學方法也單一,這導致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有著很大的學習環境的差異,對于此,教學部要求,農村教學積極引進微課,補足農村教學的短板,增加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以保障農村孩子的數學學習的基本條件,促進農村地區的教育的發展。同時,數學本身具有很高的抽象化的特點,而小學生思維層次參差不齊,個別學生難以將數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從而增加了不同學生的成績差距。所以對于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微課應用;培優輔差;靈活性;廣泛性;交互性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涌入,教學改革也逐漸將微課堂代入農村小學課堂之中,目的是增加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并縮小不同學生的學習差距,以達到培優輔差的教學目的。同時微型課堂具有交互性強和視聽結合的優勢,本文就微課在農村小學數學培優輔差的教學目標,進行了以下的思考建議,以供廣大師生參考。
一、發揮微課的靈活性特征
微課的優勢之一就是靈活多變的特征,即對于農村教學課堂的融入時間是具有靈活性的,同時對于微課視頻的課件時間也是可控的,而在微課的內容制作上也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即內容是豐富多元的,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對課件內容進行特色化的制作。基于以上特點,老師在教學環節中,能夠有效提升農村課堂中,教學模式單一的弊病,升級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從而保證數學教學課堂效果的有效達成。這樣的教學方法,對于農村學生的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數學核心素養對培育都具有積極的影響和關鍵的意義。
(一)根據農村學生的實際特點,分層次的滿足學生的需求
由于微課的推行目的是為提高農村學生學習數學的學習效率,縮小學生之間的差異。所以老師在數學教學中,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微課的靈活性教學,將即以學生的特征為基準,分層次的制作教學內容,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讓每個同學都能在數學課堂中有所收獲,并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微課的靈活性也需要農村教師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利用微課的靈活多變的特點進行農村數學教學模式的更新,也需要老師在課堂導入環節,有足夠的教學準備,及需要老師根據優等生和差等生的學習情況,對微課內容進行設計,滿足學生上課的需要,讓微課內容不僅能提高優秀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能夠鞏固差等學生的數學基礎,從而達到一舉兩得的教學效果,真正發揮微課的靈活性的教學優勢,以至于提高農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發揮微課的交相性特征
調動農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培優輔差的效果。微課還具有強的交互性的教學優勢,即能夠幫助農村教師增進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參與課堂數學教學的積極性,增加數學學習的主動性,而且在與老師的互動教學中,也得到了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微課交互性所營造的數學教學課堂有效的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集中注意,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比如在學習“一個數乘以分數”這節課的時候,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分數的意義,以及數乘以分數的運算法則,從而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從而增加了數學課堂的學習氛圍,也彌補了不同學生之間的知識溝,達到了培優輔差的教學目標。另外這樣的教學也迎合了當下的信息化的教學趨勢,真正的使得微課堂融入了農村的數學教學之中。
三、凸顯廣泛性特征,深入培優輔差教學環節
(一)善于了解和觀察學生
提高農村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達到培優輔差的教學目的,重點是要老師對學生有足夠的了解和細致的學生觀察記錄,從而能夠全面的了解本班的學生們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方式的轉變,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因此,需要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觀察,根據不同學生的基礎,進行合理的學習任務的安排,以便于提高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成績,減少不同學生的差距。
比如在學習“應用題”這節課的時候,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咋還掌握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并會解答簡單的應用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所以老師就可以增加‘幫扶教學活動即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讓學習好的學生輔助學習差的學生,從而達到培優輔差的教學目的。
(二)深度廣泛整合微課資源,使微課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增強
微課的重要的優勢還有,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即能夠在網絡上收集大量的學習材料,同時也有巨大的存儲能力,以便于幫助學生提高數學視野,增加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這需要老師發揮微課的真正作用,有機的將數學教學內容與課外資料進行有選擇性的整合,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擴大學生的閱讀能力。
比如在學習“認識鐘表”這節課的時候,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時針,分針,秒針的作用與區別,并認識鐘表的數字和代表的意思,從而培養時間觀念。所以老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基礎常識對學生進行專門的教學。幫助學習差的學生鞏固基礎的同時,也開闊了優等生對于更深刻數學知識的需求,使得差異化教學得到發揮,也使得培優輔差的教學目的得到達成,更加使得微課的廣度和深度的特點得以呈現。
四、總結
綜上所述,農村教學是教學領域的基層,是突破教學發展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教學發展的根基。對于微課在農村數學中的應用與設計,可以培優補差。提高學習的興趣,以此增強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汪小剛.微課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教學參考,2021(8):47-48.
[2]楊月霞.基于微課的農村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202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