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加云
◆摘? 要:經過中考篩選,從初中升入中職校的一群青少年,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還未定型,可塑性非常強。應時代要求,我們中職校機械專業的人培方案中,要求在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教學中,時刻注重“立德樹人”。鉗工技能教學中有哪些“思政元素”?中職鉗工技能教學中“思政教育”的現狀如何?如何在鉗工技能教學中,注重“思政滲透”?這些都是每位中職鉗工技能教學老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中職;鉗工技能;教學;思政
中職學校的培養目標是為社會培養與時代相適應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這就要求我們中職學校的專業老師,在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教學中,緊密結合人培方案中的各項要求,不僅使每位學生掌握必備的技能,更要注重對他們的思想品德教育。基于此,本人就技能教學實踐,談談鉗工技能教育學中“思政教育”。
一、鉗工技能教學中的“思政元素”
鉗工是我們中職學校機械專業班級學生必備的一項技能,在鉗工操作中,蘊含著諸多“思政元素”,如:敬業、精益、專注和創新。
1.敬業
敬業首先是一種對待勞動、工作的敬畏態度和負責精神。鉗工實訓中,學生身穿工作服,做著工廠一線工人的活,要想加工合格的“產品”,就需要對鉗工操作持有認真負責的敬業精神。
2.精益
精益求精是指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和極致,是一種品質精神。在鉗工操作中,對加工的工件最后的細節處理,體現出一個學生的精益求精的品質。
3.專注
專注就是干一行愛一行,做一件事,就要將一件持續做好。在鉗工操作中,需要四個半小時將一個工件完成,表現也是拖拉懶散,這些都是不夠專注的表現。
4.創新
創新就是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于常規的見解為導向。在鉗工技能教學中,鉗工技訓老師可以經常性的引導學生,運用發散思維,盡可能多的思考不同的工藝,而不是老師“喂”一口,學生“吃”一口,這就是培養學生的一種“創新精神”。
二、鉗工技能教學中的“思政教育”現狀
通過對本校機械專業多個班級的鉗工教學的調查,我們發現,鉗工技能教學中的“思政教育”不盡人意,部分老師對鉗工教學,仍停留在多年前的傳統教學理念中,通過幾周的鉗工實訓,教學目標只是教會學生鉗工必備的幾種技能。
在近兩年的機械專業技能學測考評中,我們甚至發現,有的學生甚至連最基本的鉗工操作技能都未能較好掌握,這種現狀實在令人堪憂。教學周數足夠,但學生沒有學會,不是老師水平問題,也不是學生動手能力不夠,究其根本,是鉗工技能教學中對學生的“思政教育”不夠。
三、鉗工技能教學中 如何融入“思政教育”
在鉗工技能教學中,鉗工技訓老師如何將“思政教育”滲透其中?在教會學生必備的操作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為社會培養高技能、高素質的人才,做到“雙贏”!
1.敬業精神
鉗工技能實訓教學場所在實訓室,學生手里握的是銼刀、鋸弓等工具,面對的加工對象是硬硬的鐵塊,每一步操作都需要消耗一定的體力。可想而知,較多學生進入鉗工實訓室后,短暫的新鮮感過后,很容易對所學工種產生“厭惡”之情。
在實訓過程中,技訓老師經常向學生宣傳,我校曾經的畢業生,在全國鉗工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畢業后被世界名企“爭搶”的學長們的優秀事跡。鉗工技訓老師幫助學生對所學專業有所認知、有所喜歡、有所追求,近而培養他們的“敬業精神”!
2.精益精神
鉗工操作中,常常對完工工件有尺寸、形狀和位置精度要求。為了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精神,我們在鉗工教學中,隨著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在精度要求上減少“公差”(即允許被測要素的精度范圍),提高精度要求,同時,在對工件的評分中,加大對完工工件的細節處理設定分值。使學生不僅在感知上體會“精益求精”,更要在操作中踐行這種精神,獲得成就感!
在鉗工技訓教學中,我們技訓教師不會只重復“說教”,我們會適時組織“師生同場競技”,精度由學生制定,最終由學生指定評委對老師和學生所做工件進行評分。事實證明,師生同場競技,更能激起學生對“精益求精”精神的追求。
3.專注精神
鉗工技能教學中,我們發現,較多學生難保持“專注”,比如,在老師安排限時完成工件時,較多同學很難保持一個連續的高效率加工。老師要求,加工每個面時,粗加工能快則快,將時間留給精加工,但很多同學恰恰相反,加工開始階段,慢慢悠悠,后續階段為了趕進度,導致做出的工件較多尺寸精度達不到要求。
4.創新精神
隨著科技進步,鉗工技能卻并不過時。通過前人在鉗工行業取得突出成就的優秀事跡,激勵同學們在本專業上好好發展,同時向同學們傳遞一個信息,要想發展,不能躺在前人的成果上睡大覺,必須有創新意識,在已有技術層面,不斷地革新技術。
在鉗工技訓中,我還會帶領學生,利用現有條件,對一些產品的加工方法進行“創新”思考并實踐,比如:用眼睛觀察鑰匙坯,銼配鑰匙,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鉗工技能教學中,技訓老師不僅注重對學生鉗工技能的培養,同時在技訓全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思政滲透”,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和各種精神,才能真正實現中職校高技能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熊小文.依托專業課程培養“工匠精神”的探索與實踐——以鉗工課程雞蛋鉆孔教學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1(12):194-195.
[2]吳倢.探究基于“三教”改革的職業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策略[J].現代職業教育,2021(1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