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英
◆摘? 要:小學生對文學作品不了解,很難推動學生提升文學素養,因此,要想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應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注重引導學生多閱讀、多了解一些文學著作,并引導學生開展文學社團活動,以及舉辦文學講座,通過不同的途徑,引導學生學習文學知識,能夠使學生在不斷學習中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以此提升學生文化素養。
◆關鍵詞:文學社團活動;文學素養;知識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的關鍵時期,閱讀是提升小學生文學素養的最主要途徑。學校文學社這一平臺,能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激發孩子們閱讀的興趣,引領學生大量閱讀優秀文學作品。因此,應重視引導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文學社團活動,通過開展這些活動,使學生在文學社團中獲取更多文學資源,以此讓學生了解非常多的文學刊物和文化知識,在了解的基礎上,學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文化知識,這樣一來,學生增加知識儲備量,文化水平和文學素養得以提升。
1文學素養的含義
文學素養是指對文學知識的內涵有所了解和認知,并且學生積累的文化知識非常多,以及對文學知識的理解非常透徹,學生對不同的文學知識都能夠有著深入的理解和深刻的認知,能使學生在文化的熏陶下提升文學素養。因此,在培養學生文學素養時,一定要注重營造學習文學素養的氛圍。為此學校文學社開展各種文學活動,應著力引導學生系統學習文化知識、傳統文化,除此之外,學生必須積累很多文學資源,如果學生積累的文學知識非常少,很難提升學生文學素養,所以說,文學素養的核心內涵包括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和積累文學知識的多少,學生能夠不斷積累很多文學知識,就能有效地培養學生文學素養,反之,學生文學素養很難提高。因此,在文學社團活動中引導學生掌握文學資源、閱讀文學作品、學習知識、引導學生聽文學講座,不僅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的核心內容,體現出開展文學社團活動的重要性。
2基于文學社團活動提升小學生文學素養的策略
2.1巧用電影,激發閱讀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提升小學生的文學素養,大量閱讀是最主要的途徑。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生活閱歷少,對文學作品的興趣不濃。而根據名著改編的電影,以畫面和音響為媒介,在銀幕上創造出感性直觀的形象,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對名著產生興趣,激發閱讀欲望。文學社開展相關活動時,電影的選擇要根據學段來選,還要和文學活動相結合。小學低段把觀影活動與孩子們的讀寫繪相融合,小學中段和高段把觀影活動與品讀名著、表演電影情節、電影故事續寫等相結合,使電影活動成為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催化劑。
例如:文學社老師在一次活動課中,先讓學生觀看動畫片《西游記》之《三打白骨精》的精彩片段。再通過競賽的形式說說有關《西游記》的一些常識,最后還讓學生寫寫“假如你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唐僧)”。學生們興趣盎然,掀起了閱讀經典名著的高潮。而《夏洛的網》則讓孩子們了解了象征手法的特點及運用方法,課外更是邊閱讀邊在書中批注,寫出自己的感悟。觀影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們的閱讀興趣,還提升了品讀能力。
2.2定期舉辦文學講座
為了使學生能夠主動閱讀更多的文學作品,學校可以定期邀請著名的文學創作者、語文教師到校舉辦文學講座,以講座的形式宣講學習文學知識的意義,并向學生推薦必須閱讀的書目,使學生在平時學習中能夠多閱讀著名的文學書籍,同時還可以在文學社團活動中邀請文學素養較高的教師舉辦文學講座,如此一來,學生除了參與文學社團活動,還積極傾聽文學講座,學生聽講中了解很多著名文章、經典書籍、文學作品和詩詞歌賦,學生既了解不同的文學書籍,又通過聽講文學講座學到非常多的知識,學生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能夠拓寬學生知識面,以及推動學生增長見識,使得學生視野得以開闊,這樣能夠提升學生文學素養。
例如:在文學社團活動開展過程中舉辦文學講座時,邀請了中國散文協會會員著名的本土作家、詩人劉浩先生為社員們講了詩歌創作的一些知識和技巧,本校優秀的語文老師詳細講解《論語》《弟子規》《三字經》《詩經》《白水仙瀑》等不同的文學作品和古詩詞,教師講解文學知識的同時,告訴學生在平時學習中可以運用網絡在線學習、分享、了解文學著作,使學生積極從不同的渠道中學習文學知識,學習中和聽講中學生對文學知識加深理解,由此學生扎實掌握文學方面的知識點,進而推動學生文學素養得以發展和提升。
2.3開展不同形式的文學社團活動
在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中,注重語言結構和口語的運用只是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一種表現形式,教師在教學時更應該注重學生思維的發展。語言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之一,漢語蘊含著許多古老的智慧和美德。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促進學生思維和素質的健康發展。如果老師單純的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不利于學生學習的進步,學生也不會從語文學習中體會到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不會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不僅要學語文,還要學語文,要有獨立思考和自學的能力,這是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重點。朗讀是一種學習方式。自古以來,朗讀幫助學生學習。學生可以通過反復閱讀對內容所包含的意義有更深的理解。不僅如此,反復閱讀還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同時也增強了語言素養的形成。首先,在課堂上大聲朗讀可以增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印象。然后,它會鼓勵學生深入理解和探索意義。學生只有不斷探索奧秘,才能真正在學習中有所收獲。老師的不斷指導,帶領學生深入挖掘學習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帶領學生一步步進入學習的良好局面。最后,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引導學生不斷進步。文學社團活動開展的形式多樣化,因此,可以引導學生以不同的形式進行文學社團活動,在此活動開展中引導學生進行朗讀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朗讀活動中閱讀經典文章、文學作品和詩詞,學生誦讀中理解、積累不同的文學知識,以此學生學到非常多的文化知識,使得學生不斷拓寬知識面,學生的知識面得以拓寬,能夠增強學生文化底蘊,以及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文學素養。此外,還可以在社團文學活動中進行文學作品交流活動、寫作比賽、誦讀比賽,或者引導學生在學校舉辦文學知識辯論比賽,文學作品征集活動、文學作品展示活動,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文學活動,能夠調動學生主動投入到不同的文學社團活動中品讀文學作品、學習文學知識的內涵,以此學生對不同文學書籍中的文化知識都有所理解和了解,在此基礎上,學生快速掌握文學作品的內容,使得學生的文化程度和文學素養進一步提高。
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在文學社團活動中交流、學習《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等文學名著中蘊含的文學知識,這不僅調動學生主動交流、學習文化知識點,還促使學生從文學作品中學到正確的三觀、高尚的道德品質、文學知識的精華部分,進而提升學生文學素養。
2.4引導學生閱讀文學著作
小學生閱讀量少之又少,不利于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因此,要想實現提升學生文學素養的目標,應在文學社團活動中重視引導學生多閱讀文學著作,如:引導學生品讀《平凡的世界》《愛麗絲漫游奇境》等經典的著作,學生品讀中對作品的內涵加深認知,使學生從書中了解文學的表現形式、內涵等等,學生對不同的知識和文學著作有所了解,能使學生在文學社團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知識,以及增加學生閱讀量,這對于提升學生文學素養十分有利。所以說,文學社員應積極開展閱讀文學著作的活動,在閱讀活動中學生可以運用網絡查找更多的文學作品,或者在線上與教師、同學交流最近所學習的文學知識,在交流中學生意識到自身的文學素養有待提高,同時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和文學著作的交流中積累更多的文化知識,學生積累的文學知識越來越多,能使學生的文化底蘊明顯增強,以此學生的文學素養得以提升,這說明開展多樣化的文學社團活動,能夠調動社團學業主動閱讀文學著作,這不僅提高學生對閱讀文學作品的積極性,還提升學生文學素養。
3總結
總之,文學社團活動形式是非常多的,因此,可以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向學生推薦很多文學著作,并要求學生每天閱讀一篇文章,同時引導學生在文學社團活動中利用網絡查找文學作品,使學生自主搜集非常多的文學著作,由此學生不僅對文學作品提高了解程度,還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文學活動,能使學生的文學素養進一步提升。同時還可以定期舉辦文學知識講座,進而增強學生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陳鐵梅.有效開展小學學生社團活動的路徑[J].江蘇教育(教育管理版),2010,(3).60-61.
[2]康輝.文學社團活動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1-59.
[3]王曉琳.打開別樣的教育世界[IV].華東師范大學,2018.1-59.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基礎教育重點課題《以文學社團為依托,提升小學生文學素養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XJKX18A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