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成 周順杰 莫程程 唐月梅 吳澤健



◆摘? 要:本文提供一套適用于校園辦公教學區域的智能停車誘導和管理方案。智能停車誘導主要實現誘導車輛從校門到停車位,管理方案是對系統停車的管理控制。旨在有效解決校園內部的停車分布不均衡,同時提高停車效率,使校內交通更加有序。
◆關鍵詞:停車調查;智能停車誘導;管理方案
1引言
隨著經濟增長帶動生活水平的提高,機動車保有量也在逐年增長,導致交通問題頻發,其中停車困難是一個突出的痛點。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花江校區為例,校區距離市區較遠,極大多數教職工選擇從市區自駕到校上班。少數的校外人員駕車進校辦事。由于花江校區內缺乏有效獲取停車信息的手段,導致局部區域停車困難,隨意停放車輛現象嚴重。
本文根據停車調查數據,對校園內的停車現狀進行分析,制定一套有效緩解目前停車過飽和停車場停車壓力和提高空閑車位過多停車場車位利用率的校園智能停車誘導和管理方案。設計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智能停車誘導,主要考慮用戶最短行駛路徑和停車場車位空余量;另一個是管理方案,傾向于對車輛入校到車輛駛離的全過程系統的管理。通過方案設計的應用,校園交通狀況有一個良好的改善。
2停車場現狀調查
2.1調查概述
停車調查是方案設計的依據,是必要的前期工作。停車調查主要包括停車需求、停車時間、停放飽和度等特征指標。將校園劃分為10個停車區域,一共約有684個停車位。辦公大樓和第二教學樓附近停車位稀缺,第十一教樓和第十三教學樓附近停車位大量空余。通過對各時間點停車量的統計分析,發現車位供應實際大于停車需求,最小空余車位數近180個,平均停車時間超過6小時,理論上現有停車位能夠滿足停車需求。
2.2存在問題
通過調查分析,發現校內停車場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有些停車場停車超額,導致車輛出現違規停車現象,同時,其他停車場卻出現空余車位量較大的現象。
2.2.1違規停車
觀測停車行為,校園內違規停車現象,主要有三種行為:占用行車道停車、占用非機動車停車位和一車占用多個車位。
占用行車道停車。車停在路側,會對過往正常行駛的車輛產生影響,容易引起交通事故的發生。校內機動車流量中等水平,但是非機動車較多,有大量電動自行車和共享單車,在上下課高峰期經過該路段,既阻礙交通,還存在安全隱患。
占用非機動車位。校內非機動車是學生的主要代步工具,停車需求量極大,機動車的占用給非機動車增加了停車壓力。同時非機動車位的寬度較窄,機動車不能完全停在標線內,多出的車身也會影響過路車輛的通行。
一車占用多個車位。造成了現有停車資源的浪費,在停車高峰期會使得部分駕駛員無法正常停車,導致停車秩序混亂和增加駕駛員尋找車位的時間。
2.2.2車位空余量較大
停車位得不到合理利用,是對停車位資源的極大浪費。校園部分區域存在高峰期車位空余量較大現象。其中第十一教學樓附近的停車場容量大,停放量少,空余車位數超過100個。
2.3解決方案
針對校園內的停車現狀,本文提出一套適用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花江校區停車區域的智能停車誘導和管理方案。旨在解決由于駕駛員信息缺失而導致的停車分布不均問題。基于最短路徑算法,推薦最優停車路線,誘導車輛停車,達到車輛均衡分布。
3系統運行框架
車輛駛入校園,在學校卡口門禁處通過檢測器檢測和傳感器傳輸信號獲取得到車輛入校信息,數據傳送給中央管理控制中心,中央管理控制中心實時接收停車位的檢測信息,處理好后生成停車場信息和誘導路線通過基站發送給車主,誘導信息的呈現基于手機軟件或者車載系統。具體系統運行框架如圖1所示:
4誘導算法
算法基于最短路徑,將目的地、停車位、用戶當前所在地作為平面上的不同類型的三種點,通過目的地和停車位、停車位和用戶當前所在地兩點之間最短路徑的篩選,得到路線推薦,進而實現停車誘導。算法流程圖如圖2所示:
5系統管理方案
管理方案主要由以下5個部分組成,中央管理控制中心、校門出入口管理、誘導管理、停車位管理、收費管理。
5.1中央管理控制中心
中央管理控制中心是校門出入口管理、誘導管理、停車位管理、收費管理的控制中樞,對各個部分的信息進行接收、處理、發送,同時對數據還有存儲記錄功能。
依托軟硬件設備,連接各部分形成一個管理系統,服務于整個校園的停車。控制中心接收校門出入口的車輛到達信號后,通過數據分析,提供給用戶一條最優路線供用戶參考。車輛駛離停車位,收費管理系統計算出停車費用,通過控制中心在費額顯示器顯示,用戶繳費完成后,開車離開校園。
5.2校門出入口管理
在校園出入口進行裝置設計,主要包括檢測器、攝像機、費額顯示器、欄桿。當車輛通過時,檢測器運行,攝像機識別車牌,數據被傳送到中央管理控制中心進行處理。出入口結構如圖4所示:
5.3誘導管理
誘導管理主要功能是停車路徑的指引,從控制中心獲取路線,在用戶端顯示,同時路段有輔助的誘導標志牌,供用戶參考。
5.4停車位管理
停車位管理主要由停車檢測器、攝像機構成。停車檢測器能夠實時反饋車位是否被占用,攝像機用于識別車牌和監控。
5.5收費管理
收費管理由幾部分構成,停車計時器、計費器、顯示器、費用支付四部分。停車位以分鐘為計時單位,規范停好車后計時器開始工作。系統內置收費規則,計算得出用戶需繳納的費用后,將費用和停車時間一并發送到費額顯示器。用戶關聯第三方支付平臺可進行網上自動扣費,也可采用現場繳費,多種繳費方式共存。
6結語
本文調查了學校內的停車情況,發現校內停車供應實際上大于停車需求,但是由于停車信息獲取不充分,導致部分區域停車緊張。基于現狀提出了一套停車誘導和管理方案,通過實施本方案,能提高校園停車效率,改善停車分布不均。
參考文獻
[1]嚴會會.基于微信平臺的智能車庫系統及管理方案[J].數字通信世界,2020(04):57-58.
[2]胡存蔚.自主泊車系統中停車位遍歷路徑算法研究[A].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武漢市人民政府.衛星導航定位技術文集(2020)[C].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武漢市人民政府: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2020:6.
[3]孫國慶,郝金平.智慧園區停車系統設計與實現[J].物聯網技術,2017,7(09):93-95.
[4]王強.智能停車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北京交通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