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林 梁梅芬 許宇鈴

【摘要】目的:研討由研究助產士主導的“溫柔分娩”集束化模式對自然分娩的影響。方法: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間收治的100例住院自然分娩產婦,將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n=50)和觀察組(n=50)。對照組患者給予產婦常規護理進行干預,觀察組患者給予產婦在助產士陪伴下的溫柔分娩護理模式。采用焦慮自評量(SAS)、抑郁自評量表(SDS)比較兩組產婦干預前后負性情緒情況,并比較使用不同干預方法對產婦產程時間、產后2h出血、治療依從性、宮縮疼痛造成的影響。結果:兩組產婦的SAS、SDS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初產婦生產時間較對照組短,產婦產后2h出血情況少于對照組,檢查治療依從性以及宮縮疼痛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溫柔分娩”集束化模式能夠緩解產婦焦慮抑郁情況,有效縮短產婦產生時間,減少產婦產后出血、提高治療依從性。
【關鍵詞】助產士;溫柔分娩助產模式;集束化模式;自然分娩
分娩是一種自然生理過程,是指胎兒脫離母體成為獨立個體的存在。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發展。但近年來,低危產婦因焦慮與害怕而進行剖宮產,致使剖宮產率呈現出逐年增加趨勢,但剖宮產對產婦身體會造成巨大的傷害,更適用于難產、胎兒窘迫的產婦。隨著醫療水平不斷地完善,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自然分娩助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臨床上為了降低產婦剖宮產率,助產護士推動“溫柔分娩”護理模式,“溫柔分娩”護理模式中助產士與產婦之間形成一對一的關系,可幫助產婦使用最舒適的方式進行自然分娩,降低胎兒經腸道時受到擠壓和損傷。基于此,本文主要闡述助產士主導的“溫柔分娩”集束化模式對自然分娩影響進行效果分析,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間收治的100例住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產婦分為對照組(n=50)和觀察組(n=50)。對照組產婦年齡25歲~45歲,平均年齡(36.46±2.17)歲,分娩孕周33~34周,平均孕周(34.20±1.54)周;孕期體重增長10kg~14kg,平均體重增長(12.46±2.65)kg;妊娠期高血壓1例、妊娠期糖尿病2例、胎膜早破2例、羊水異常1例。觀察組產婦年齡24歲~46歲,平均年齡(34.76±3.47)歲,分娩孕周33周~34周,分娩孕周(32.45±1.56)周,孕期體重增長10kg~14kg,平均體重增長(15.16±2.78)kg;妊娠期高血壓2例、妊娠期糖尿病1例、胎膜早破1例、羊水異常3例。兩組產婦年齡、分娩孕周、體重、妊娠常見的合并癥或并發癥等一般情況方面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具體包括:(1)產前教育:主要以課件形式舉辦的孕婦健康教育大課堂,內容包括孕期保健、分娩期保健、科學坐月子、新生兒護理等。(2)助產士給予適當的助產支持,全程進行心電監護,室內溫度保持在24℃~26℃之間為宜,濕度保持在55%~60%。
1.2.2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溫柔分娩”集束化模式,具體干預措施包括(1)產前教育:產婦及陪伴著一起接受溫柔分娩課程教育,以情景模擬互動教學模式授課,每節課2.5小時,對產婦進行產前分娩培訓,重點模擬產婦在各個產程階段的生理和生理的特點及應對方法,并指導產婦陪伴者按摩技巧等。指導產婦進行孕期體操,進行盆底肌肉訓練,并指導產婦進行有效的肌肉控制訓練以及呼吸訓練技巧,以減輕產婦分娩中的疼痛。指導產婦產程中的自由體位轉換,以此來糾正胎位異常的體位轉換、減輕宮頸水腫體位、糾正骨盆傾斜度的體位以減輕產婦生產疼痛。(2)助產士與產婦建立良好溝通與信任,對產婦進行一對一健康教育,并發放相關分娩知識手冊,與產婦詳細講解自然分娩優勢以及剖宮產利弊。助產士還可建立線上群聊,定期在群里發布早、中、晚期營養控制的方法以及如何合理控制體重、通過合理的飲食干預和運動方式進行科學控糖、自數胎動方法、分娩方式的選擇、母乳喂養等等相關助產知識。產婦們也可以在線上進行互動交流、咨詢、討論、答疑等,護理人員根據產婦提出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解答。(3)待產護理:進入觀察產程,助產士評估產婦胎方位、宮縮、宮口及胎先露情況,指導產婦進行自由體位轉換,產婦選擇舒適體位,如在待產室散步,也可坐于低塌軟墊上,如不舒服可雙腿分開跪于矮床軟墊;同時,助產士可以指導產婦借助分娩球進行坐、蹲、趴、背靠分娩球站立等自由體位放松,隨著產程的進展以及宮縮的強弱,指導產婦做神經肌肉放松法和拉瑪澤呼吸減痛法。當產婦宮口開大2cm~3cm時,指導產婦進行胸式呼吸;當產婦宮口擴大至4cm~8cm,指導產婦用淺而慢加速呼吸,當產婦宮口擴大至9cm~10cm,指導產婦進行淺的呼吸,當產婦便意感覺,但宮口未開全時,指導產婦哈氣和吹蠟燭運動。(4)分娩護理:助產士使用無創助產技術為產婦接生,耐心地等待產婦會陰口擴張,指導產婦正確使用閉氣用力法。胎兒即將娩出時調暗產房燈光,醫務人員保持安靜小聲說話。(5)產后護理:胎兒分娩后,進行“三早一晚”處理,胎兒娩出后,助產士指導產婦撫摸新生兒,臍帶搏動消失后,指導產婦正確喂養方式。產婦產后合理安排飲食,并囑產婦家屬及時關注產婦的情緒變化,為產婦提供溫柔分娩支持,為母親留下溫柔的分娩感受。
1.3 觀察指標
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10](SDS)評估產婦負性情緒,以百分制計,小于50表示產婦心理狀態正常,大于50 分表示產婦心理存在焦慮、抑郁情緒,得分越高表示其焦慮、情緒越嚴重。治療依從性量表由我院自行設計,由患者本人填寫,百分制計分,分數越高表示產婦的治療依從性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比較兩組產婦干預前后負性情緒變化,干預后SAS、SDA評分均降低,但觀察組產婦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產婦產程時間、產后2h出血、檢查治療依從性、宮縮疼痛,觀察組產程時間、產后2h出血、檢查治療依從性、宮縮疼痛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分娩是繁衍后代的正常生理過程。產婦在分娩時會因為缺乏相關的護理知識與生產經驗,導致產婦在分娩前與分娩時出現焦慮、抑郁等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因此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對產婦在孕期保健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這就需要助產士進行針對性指導來緩解產婦應激反應以及心理上的不適。“溫柔生產”集束化模式理念從人性化角度出發,通過發放相關知識健康教育手冊并提供給產婦一對一的交流與指導,幫助產婦采取正確減痛的方法以及最舒適、自然的體位,并為產婦消除自然分娩中的疑惑,強化產婦對自然分娩的自信,讓產婦在最舒適的狀態下進行分娩,緩解緊張焦慮情緒。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兩組產婦SAS、SDA評分均改善,觀察組SAS、SDS評分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生產時間低于對照組,產后2h出血情況優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產婦檢查治療依從性以及宮縮疼痛也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其原因認為,分娩時宮縮會引起疼痛,產婦無法忍受疼痛時就會增加剖宮產的可能性,爭取指導產婦分娩前進行有效呼吸,以此來減輕疼痛,大幅度增強患者的疼痛的耐受力,提高產婦對自然分娩的信心。
綜上所述,助產士主導的“溫柔分娩”集束化模式對能夠降低產婦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減少產婦產程時間,產后出血,減輕產婦疼痛,提高產婦治療依從性以及產婦對自然分娩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