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要】目的:本研究在新助產士帶教中應用分階段教學法,分析其效果。方法:選擇50例2019年2月至11月某醫院產科實習的助產專業學生,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組內均有25例。對照組采取傳統帶教方式帶教,觀察組采取分階段教學法帶教。結果:觀察組新助產士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成績均比對照組高,觀察組帶教總滿意率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將分階段教學法用于新助產士帶教中,顯然能夠將新助產士成績提高,使得其對帶教更加滿意。
【關鍵詞】分階段教學法;助產士;應用效果及滿意度
助產士在產科中是重要的角色,在工作中質量如何會對產婦和新生兒生命安全產生直接影響。助產士日常工作地點是產房,產婦的工作性質特殊,專業性強,另外風險性也比較高,因此助產士要具備解決各種突發情況的能力。新助產士在進入工作之前,要經過有效的帶教,讓其能夠更快地適應產房工作,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基于此,本研究在新助產士帶教中應用分階段教學法,分析其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50例2019年2月至11月去某醫院產科實習的助產專業學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組內均有25例。對照組,均為女性,年齡19歲~24歲,平均年齡(21.52±1.02)歲。觀察組,均為女性,年齡19歲~24歲,平均年齡(21.96±1.05)歲。兩組年齡等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帶教方式,帶教老師先閱讀教學大綱,然后依照其中的內容來完成教學,講解相關理論知識和各項操作流程等。觀察組:采取分階段教學法帶教,(1)適應期:第1~2周,首先帶教老師認識新助產士,了解每人的知識基礎和性格等,然后統一講解基本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教學,包括熟悉環境、掌握產科各項規章適度、認識相關器械等。(2)實踐期:第3周~6周,帶教老師學習帶教大綱中內容,然后根據自己的帶教計劃教新助產士學習相關的臨床操作技能。(3)強化訓練期:第7~10周,指導新助產士實施一些具體的護理操作。(4)情景模擬訓練:第11~15周,模擬一些產科的危重緊急情況,讓新助產士對其實施相應的護理,之后帶教老師給予正確的示范。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新助產士成績,包括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滿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成績越好。(2)對比兩組帶教滿意度,采用自制的帶教滿意度調查問卷,滿分是100分,滿意90分及以上,一般滿意70分~89分,不滿意低于70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助產士成績比較
觀察組新助產士較對照組比較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成績顯然更高(P<0.05),見表1。
2.2 兩組帶教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帶教總滿意率為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4.00%(P<0.05),見表2。
3 討論
傳統帶教一般都是帶教老師自己講解理論知識,為學生示教相關操作,其中主要的教學內容還是相關理論知識,這便使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會感覺到無趣和枯燥,因此興趣不高,導致帶教效果不佳,因此應探尋更有效的帶教方式。
本研究得出觀察組新助產士較對照組比較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成績顯然更高;觀察組帶教總滿意率較對照組高(P<0.05)。分階段教學法在教學的時候首先分成不同的階段,然后根據不同階段的教學內容分別對學生進行教學,從而讓新助產士在學習過程中,很快清楚未來工作中的職責,更好地了解助產士的日常工作內容,還能讓新助產士更好的調整狀態,提高學習興趣,更好的接受理論和實踐操作知識。并且分階段教學的目標比較明確,將總體的教學目標進行細化,讓新助產士在不同的階段都能夠相應的學習相關知識,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另外教學中的情景模擬訓練,形成互動的形式讓教學不再枯燥乏味,提高新助產士學習興趣,因此帶教滿意度較高。
依上所述,將分階段教學法應用于新助產士帶教中能將新助產士成績提高,帶教滿意度更高,值得臨床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