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摘要】目的:分析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患者中的實踐效果。方法:選取在本院進行治療的股骨頸骨折患者60例,均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為舒適護理,對兩組護理滿意度及心理狀態評估對比。結果: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低于實驗組,心理狀態情況也相對較差(P<0.05)。結論:舒適護理護理效果較好,其對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有著積極的影響,從而促進股骨頸骨折的治療。
【關鍵詞】股骨頸骨折;流程;舒適護理
在應對股骨頸骨折的問題上,手術是最為有效的治療手段,但是該方式需要良好的預后護理,患者情況往往很是復雜,處理不當會形成血栓從而影響患者正常生命活動。護理措施的選擇對患者疾病的恢復以及心理狀態影響較大,由此導致患者對于醫護人員的護理水平以及護理工作有了更大的要求和更多的期待。所以護理人員在護理中的操作上需要更為嚴謹并且具備更好的責任感,院方在給予患者更好的治療方法的同時還要加強護理措施,因而本研究對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患者護理效果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本院進行治療的股骨頸骨折患者60例,均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為舒適護理。納入標準:①兩組疾病類型相同,患病所納入對照實驗的患者疾病程度相當,并且給予患者所采取的治療措施相同。②兩組患者病情無較大差異,并且均比較嚴重,需及時給予治療。排除標準:①患者除該疾病外伴隨有其他種類惡性腫瘤、急性致命疾病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②精神異常,或者有精神病。③不配合治療和護理,對于護理人員和醫師的各項囑托均不執行,拒絕醫護人員的建議,不接受疾病審查。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為常規護理,給予患者飲食指導和心理關懷,密切關注患者基礎指標。實驗組行舒適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康復訓練 通過微信等平臺發送身體康復訓練視頻給患者,在患者疾病得到一定的控制后要適當加強身體鍛煉,在最初要控制肢體功能鍛煉的力度,循序漸進,不可急躁,待機體恢復一些之后可以在醫師允許之下加強肢體鍛煉力度和時間。隨著音樂節奏做到各部位肌肉的放松,按照音樂要求,以自上而下的順序,以肌肉十秒緊張十秒放松的交替規律進行。在鍛煉過程保持正常呼吸節奏,由患者在護理人員提示下體會兩種不同狀態下的感受。在訓練時要在醫師指導下自我把握力度,做到沒有明顯疼痛感,肌肉放松,表情輕松。護理人員要加強隨訪,對患者的機體恢復情況以及機體鍛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1.2.2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需要熟知患者疾病類型、情況以及患者此時心理狀態,護理中需要注意患者疾病嚴重,一旦在護理過程動作過大,或者在移動患者時未加注意,則非但會增大患者痛苦,甚至會影響患者治療效果,造成二次損傷,因此一定要在詢問患者是否有不適癥狀的情況下動作盡可能輕柔,護理前夕可向醫師詢問需要重點注意的內容。需要重點把控患者心理,積極與患者交流溝通,傾聽患者的痛楚和煩惱,從患者的角度出發,給出自己的建議。對于患者不過分的要求,盡可能滿足,對于患者的意見要重視并改正。在治療前患者很可能出現內心躁動不安的情況,盡管這是正常的,但仍不可不管不顧,因為過度焦慮的情緒不光影響患者配合度,甚至影響治療進度,使治療效果大打折扣,這時候一句鼓勵,一句加油都可能給予患者以溫暖。
1.2.3 飲食護理 飲食護理要定在患者起床之后食用早餐之前,囑托患者需要注意的飲食事項、宜食用和禁忌食物,與此同時注意患者疾病實際情況才是飲食指導需要遵循的重點,根據疾病輕重緩急做出飲食指導的改變,并隨著患者病情的好轉及時調整飲食內容,幫助患者恢復機體。注意少量多餐,易消化飲食;如冬瓜、番茄、豆腐、瘦肉等,同時要注意盡量細嚼慢咽,可進食新鮮清淡低脂低鹽易消化飲食,嚴禁濃茶烈酒、香煙油膩以及刺激粗纖維含嘌呤堿的食物,禁止食用冷飲、不新鮮水果等會引起腹瀉的食物,每天晚上患者休息之前統計患者一日所食食物并做出評價,分析患者食物營養成分以及和患者的適配程度。
1.3 觀察指標
護理人員在護理中要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評價患者心理狀態并以SDS和SAS進行評分。
2 結果
3 討論
對于股骨頸骨折患者而言,術后影響最大的有時候不是病情,而是患者的心理狀態,較差的心理狀態會導致患者生活質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并且其手術治療充滿很多的不確定性,對于護理中所采取的措施以及護理過程的嚴謹有著一定的要求。在治療和護理過程,患者容易因心理的浮躁情緒出現焦慮情緒,該情緒是負性情緒的一種,會導致患者在治療和護理中出現不配合治療和護理,拒絕醫護人員的建議,不接受疾病審查等情況,在生理上可能同時出現胸悶氣短等情況,對于治療效果有著一定影響。舒適護理在護理中結合患者實際需要,以臨床護理經驗作為根據針對患者心理情況進行護理,效果顯著。本研究觀察到病人在舒適護理下患者心理狀態比之常規護理有了顯著的提高,護理滿意度較好,因此可推廣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