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禮敏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打造出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已成為農村教師面臨的關鍵性問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在于借助于情境教學、信息手段、合作教學等高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最終提升信息技術教學的實效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創新信息技術教學體系、提高農村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
在傳統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由于經濟水平落后,計算機、互聯網覆蓋不足,再加上信息技術一度作為副課,教師和學生對其的重視度不高,課堂教學存在一定的隨意性,課堂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農村信息技術教師要深刻意識到當下教學存在的不足,借助于新課程改革需求,及時轉變教學手段、完善教學內容、采用先進的教學行為,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極大的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效率。
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分析
當代農村地區的教育發展速率較慢,小學信息技術更傾向于“教師講學生學”,“一言式”教學模式仍然活躍在信息課堂中,學生聽課程度全憑教師講解,以致于師生之間缺乏互動,高效、活力的課堂構建也就無從談起。其次,由于農村地區經濟水平不足,學校對于計算機等設備的投入力度不大,以致于計算機教師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最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計算機運用能力等基礎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和信息分析能力,但在以往的教學當中,教師更加注重計算機操作的講解,在課堂中講解各種操作的流程和步驟,學生跟隨教師進行相應的操作,嚴重缺乏學生自主探究的陣地,學生不知何時需要信息,不具備分析、判斷和運用信息的能力,忽略了信息技術教學的真正內涵和精髓,最終使得學生只停留在簡單的知識掌握層面,信息素養難以形成,課堂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師需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在課堂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不在跟隨教師,而是自己去挖掘信息、分析信息并運用信息,打造出高質量的信息技術課堂。
二、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1.任務式教學,構建出一體化教學課堂
信息技術教師的行為對學生有著重大影響,農村地區學生的自學能力不足,因而在教學之前,首先設計趣味性課前預習任務,鼓勵學生養成自主學習意識,在上課之前做好相應的預習工作。例如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小學二年級上冊“走進互聯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上堂課后布置一個掌握“閱讀教材內容”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在課后自主預習,掌握本堂課的主要內容,在上課前就已經對課程內容有一個清晰的掌握,如果遇到問題,可以在課堂提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適當的時間向學生展現出教學知識點,然后利用任務驅動、課堂提問的傳統教學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比如,在四年級上冊“圖文下載”的學習中,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掌握下載步驟是個非常關鍵的教學過程。具體而言,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圖文下載”路徑的教學資源,學生根據視頻步驟,自己一步步去完成網上圖文信息下載,并在老師的指導之下,不斷完善自己的信息技術思維,以提升信息技術知識點的實際應用能力,最終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最后,教師也可以布置課后任務,高效課堂在課后的構建主要表現為讓學生更好地思考和拓展知識內容,讓知識體系更加趨向于完善。比如在“創建演示文稿”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這堂課所涉及到的內容進行一個擴展,讓學生能夠真切的感受到信息技術知識的作用,比如布置一個“創設文稿”的課后作業,讓學生自主根據網上流程進行相應的操作,實現課中學習和課后拓展的完美融合,構建出一個集課中、課后為一體的信息技術課堂。
2.開展課堂活動,營造課堂氛圍
打造出高效信息技術課堂的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在農村小學生普遍自制力較差的情況下,教師應該在課堂中添加一些趣味性的課堂實踐活動,讓其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主動和教師提出問題、討論問題,極大的提升師生間的互動性,構建出充滿活力的課堂。比如在三年級上冊“電腦探秘”的教學中,老師可以提出問題,問學生對于電腦的了解有多少,然后讓學生組成小組,讓小組之間積極討論,總結出電腦有哪些特征,哪些功能,最后用學生解答的正確率來決定哪一組學生獲勝,如果兩組學生出現打平的情況,教師可以在設置“附加題”,用一定的精神或者物質獎勵來作為勝利方的獎品,以此鼓勵學生積極的投入到情境當中去,并加強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全面提升信息技術課堂的實效性。
3.小組合作教學,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對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有著重大作用,且能建立出良好和諧的課堂氛圍,有效促進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全面提升農村學生的團結協作、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小組教學前,首先要科學劃分小組,將小組人數控制在四到六人之間,并選擇成績優異或者領導組織能力強的學生擔任組長,選擇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操作員或者記錄員,明確每一位學生的分工,全面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在合作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問題,利用小組討論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比如設計一個較為開放性的課堂論題,這種開放性且具有較大爭論性的問題必然會引起學生極大的討論,這個時候就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事物,發散學生的思辨能力。
三、總結與展望
打造出高效課堂的關鍵在于轉變師生地位、探尋事物本質、化被動為主動,需要農村教師借助于小組教學、任務教學及實踐教學等教學行為,極大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信息技術學習中來,提升學習的實效性,打造出高效的信息技術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鄒周亮.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方法探究[J].名師在線,2021(01):71-72.
[2]楊淑花.巧用互聯網技術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智力,2020(3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