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我國水資源緊缺且分布不均衡,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用水的需求,所以在農業灌溉中引入節水灌溉技術非常迫切,水是蔬菜生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傳統蔬菜種植過程中,水資源浪費嚴重,引入節水灌溉技術可以降低蔬菜作物的耗水量,同時提高產量,大幅提高蔬菜種植經濟效益。通過對鄭州周邊中牟縣、毛莊鎮、惠濟區蔬菜種植基地走訪調查,確定了影響蔬菜種植戶選擇節水灌溉技術的因素,隨后運用邏輯回歸模型對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并從發展規模化種植、增加節水灌溉補貼、加大宣傳培訓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蔬菜種植;節水灌溉;實證分析
中圖分類號:F323.3;S274??????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21.06.012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mand of New Vegetable Growers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Technology:Take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FANG Y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00, China)
Abstract: Shortage and uneven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 in China,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ater, so the introduction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is very urgent, water is an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factor in the process of vegetable growth,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ditional vegetable, water waste is serious, the introduction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can reduce the water consumption of vegetable crops, increase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vegetable planting.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vegetable planting bases in Zhongmou County, Maozhuang Town and Huiji District around Zhengzhou, this paper determined the factors affecting vegetable farmers' choice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and then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b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ree aspects of developing large-scale planting, increasing water-saving irrigation subsidy and increasing publicity and training.
Key words: vegetable planting; water saving; empirical analysis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動植物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同時,水資源還與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水資源短缺會大大制約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以及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人口爆炸等問題,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日益嚴重[1]。面對如此緊缺的水資源現狀,如何更好的保護水資源節約利用水資源,成為了當前社會研究的重要方向。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淡水資源的總儲量僅為2.8萬億m3,約占全球淡水資源總儲量的6%,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球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最缺水的國家之一[2]。農業是水資源的使用大戶,據統計,中國淡水資源消耗中有超過60%被用在農業灌溉上。受“大水漫灌才能澆透土地”等落后思想的影響,中國農業用水效率極低,平均利用系數僅為0.3,與發達地區的0.8的利用系數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3]。為了縮小這種差距,并緩解水資源緊缺,發展節水灌溉技術刻不容緩。本文以新型蔬菜種植合作社等種植主體為研究對象,通過發放問卷的形式來調查他們對節水灌溉技術的需求情況,并探究影響種植戶選用節水灌溉技術的因素。
1 新型大棚蔬菜種植主體及節水灌溉概念
我國有悠久的蔬菜種植歷史,并且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對于蔬菜的需求量非常巨大。傳統蔬菜種植主體主要由兩部分組成:(1)居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進行蔬菜種植;(2)居民以村小組的形式,集中分配專門的菜地,進行蔬菜種植。這兩種傳統的蔬菜種植模式都是以家庭為中心的小農種植體系,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城市人口越來越多,現有蔬菜種植的規模并不能滿足龐大的需求,同時隨著土地承包及土地流轉政策的完善,蔬菜種植的主體正由傳統家庭種植為主,轉變成為蔬菜種植合作社、蔬菜種植大戶、蔬菜生產加工基地、訂單式家庭蔬菜種植農場等新型蔬菜大棚種植主體[4]。新型大棚蔬菜種植主體是蔬菜種植轉向專業化、集約化、組織化的產物。極大地推動了中國蔬菜種植向高質量現代化發展的步伐。
節水灌溉技術是指運用一些比較先進的農業管理理念,通過一定的節水設施,實現水資源高效利用的先進農業技術手段。節水灌溉既能保證蔬菜作物的用水需要,又能極大的避免水資源的浪費,是減少蔬菜種植成本提高種植收益的手段之一。節水灌溉技術主要包括:噴灌、滴灌、微灌、低壓輸水等技術[5]。
2 樣本來源及說明
2.1 樣本來源
數據樣本主要來源于2020年8月到9月中旬,對鄭州市周邊中牟縣、毛莊鎮、惠濟區蔬菜種植基地的蔬菜種植大戶進行的抽樣調查,主要調查對象為種植大棚在4個以上的種植合作社成員。通過實地發放調查問卷和微信回訪的形式進行調查,調查問卷的內容主要包括調查對象的性別、年齡、所受教育水平等基本情況,家庭蔬菜大棚種植規模、種植活動主要參與者、是否由自家人進行蔬菜種植及采摘、蔬菜種類、銷售價格、使用的機械設備、進行的農業管理技術培訓等土地經營情況,以及不同節水技術的需求程度、信息獲取渠道、農業管理技術應用的原因、培訓意愿等農業技術需求應用情況。共發放問卷130份,回收問卷130份,有效問卷120份,有效率為92.3%。
2.2 樣本影響因素統計及簡要分析
2.2.1 年齡 調查區域內的蔬菜種植農戶年齡基本偏大,30歲以下的種植戶僅有5人,31~40歲的種植戶有30人,41~50歲的種植戶有68人,51~60歲的種植戶有14人,60歲以上的種植戶僅有3人。
大棚蔬菜種植被很多人認為是夕陽產業,所以從事大棚蔬菜種植的年輕人較少,年齡較大的人居多,而這些年齡偏大的種植戶思想較為傳統,在蔬菜灌溉的過程中,遵循傳統的“肥跟水走,水多肥大菜才長得好”思想,擔心新型農業管理技術會帶來不必要的風險,不愿意嘗試新技術。而年齡偏小的種植戶,考慮是怎么樣從蔬菜上賺更多的錢,所以他們會嘗試利用節水灌溉技術減少成本,對節水灌溉技術的接受能力較強。
2.2.2 學歷 蔬菜大戶中小學學歷有3人,初中學歷有79人,高中及以上學歷有38人。由此可見,受教育程度和種植戶的年齡直接相關,年齡小的種植戶普遍受教育程度高,對于節水灌溉技術的學習和應用能力較快,受教育程度低的種植戶均為年齡較大的種植戶,學習能力一般,需要技術人員上門安裝,反復指導才行。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用戶對于節水灌溉技術的需求也較為強烈。
2.2.3 蔬菜大棚種植規模 種植規模0.667 hm2的人數有81人,種植規模0.667~1.067 hm2的人數有15人,種植規模在1.067 hm2以上的人數有24人。
種植規模不僅與種植戶的意愿有關,也與當地政策有關,但是種植規模較大的大棚蔬菜種植戶對于技術的需求要更為強烈。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因為種植規模較大的用戶目標比較清晰,他們想要通過大規模的種植,降低成本,獲取更多的利益,而以節水灌溉技術為代表的先進農業管理技術的使用能夠降低成本,與這部分種植戶的初衷一致,所以他們對節水灌溉技術的需求較大;其次,種植規模大的用戶一次性投資成本較大,根據對當地蔬菜大棚種植戶的走訪調查,一個標準鋼制蔬菜大棚的初期建設成本要6~8萬元,后續蔬菜種植的種苗、肥料、農業機械等成本的投資數額較大,這些投資一般都來源于當地政府引導下的農業貸款,投資大、貸款多也表明他們對于風險的承受能力較強,也就愿意去嘗試新的節水灌溉技術。
2.2.4 獲取信息途徑 獲取信息途徑單一的有16人,獲取信息的途徑豐富有84人,獲取信息的途徑非常豐富有20人。
本次調查的主要地點為蔬菜種植聚集區,蔬菜種植戶都有獲取信息的途徑。獲取信息途徑較為單一的農戶均為50歲以上的種植戶,這些年齡較大的種植戶獲取蔬菜價格信息的途徑主要為蔬菜收購商。獲取信息途徑較為豐富的種植戶,年齡主要集中在40歲以下,獲取途徑除了收購商微信群之外,還有社交媒體、農業信息網站、專業論壇等,渠道單一就無法接觸最新的蔬菜技術發展趨勢,無法充分了解節水灌溉的好處,相應的需求也較低,而信息獲取渠道較為豐富的種植戶,在看到節水灌溉技術帶來效益的增加之后,也會嘗試去學習這些技術,采用新技術的意愿與需求就越強烈。
2.2.5 對地方政府節水灌溉補貼的滿意度 不滿意的有15人,滿意度一般的有30人,滿意的有61人,非常滿意的有14人。
節水灌溉作為有效保護水資源的方式之一,很多地方政府會對蔬菜種植戶建設節水灌溉設施進行相應的補貼,以此鼓勵和推廣蔬菜節水灌溉。由于節水灌溉措施需要在蔬菜大棚建設初期進行統一的規劃和建設,所以對補貼的滿意度直接影響種植戶對節水灌溉技術的需求。
2.2.6 對蔬菜行情的看法 認為行情較好的有37人,認為行情一般的有73人,認為行情不好的有10人。
調查期間正值夏末秋初,此時期正是普通地塊非大棚蔬菜上市的高峰期,非大棚菜地的基礎設施投資較小,蔬菜價格較低,對大棚蔬菜的沖擊較大,所以很多大棚蔬菜種植戶認為此時的蔬菜行情一般,蔬菜價格行情與農戶的經濟收益直接掛鉤。蔬菜行情較好,種植戶收益大,對節水灌溉措施等農業管理技術的需求也會相應升高。
2.2.7 對當地灌溉用水水價的意見 認為水價較高的有15人,認為水價一般的有67人,認為水價較低的有38人。
本次調查地區在河南省內隸屬于豫中平原地區,根據河南省《農業與農村生活用水定額》、《地方農業供水價格》等文件的數據,經濟作物灌溉用水的單價為0.75元·m-3。地方政府會在經濟作物用水定額內進行補貼,雖然政府對水價進行了補貼,但是由于蔬菜生長需要大量水分,所以部分群眾的用水量超過定額,造成了用水均價的升高。認為水價較高的種植戶會更傾向于選擇節水灌溉設施,相反認為水價較低的種植戶采納節水灌溉設施的意愿較低。
3 模型和變量的選擇
3.1 分析模型的選取
本研究選取了行業內普遍應用的Logistic回歸模型作為分析模型,對不同因素的影響效果進行分析,分析工具選擇SPSS 22.0,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Logistic函數模型為:
式中,P代表的是對節水灌溉技術的需求概率;y代表種植戶的需求程度,用1-5的遞進關系來表示,分別代表最低、低、一般、高、非常高;n代表影響因素的個數;Xk表示自變量;k表示自變量所對應的代碼;j|x表示第x個蔬菜種植戶對第j個影響因素的解釋變量;βk表示第k個解釋變量的回歸系數;β0j表示常數項對第j個影響因素的回歸系數。
3.2 變量的選取
根據對相關文獻的借鑒及實地調查情況,選擇以下變量作為研究對象(表1)。
4 結果與分析
4.1 實證結果
經過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之后,剔除掉最不顯著的影響因素,其余變量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變量的基本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4.2 實證分析
4.2.1 年齡 年齡此項因素的結果為負,表明年齡越大的種植戶對于節水灌溉的需求意愿越不強烈,與前文預期一致,蔬菜種植是一項辛苦的勞動,年齡越大的種植戶,已經習慣了原有的種植方式,對于新技術和新理念接受程度較低。
4.2.2 種植規模 種植規模越大的農戶對節水灌溉技術的需求越大,與預期結果相同。種植規模大的農戶要想取得降本增收的目的,就需要縮減控制每一項成本支出,對于節水灌溉的需求也就更強烈。
4.2.3 非農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 非農收入占比大則證明家庭對蔬菜種植收入的依賴減少,對于蔬菜價格波動風險的承受力較強,更愿意接受和投資新技術。
4.2.4 對地方政府節水灌溉補貼的滿意度 對補貼滿意度越高的用戶對節水灌溉的需求越大。節水灌溉需要較大的一次性投資,并且還會改變原有的耕作方式,所以種植戶選擇節水灌溉的資金成本和學習成本較高,國家補貼力度的大小,直接決定了大棚種植戶對節水灌溉設施的需求程度。
4.2.5 獲取蔬菜價格信息的途徑多寡程度 蔬菜信息獲取途徑較為豐富的農戶越傾向于選擇節水灌溉技術,與預想的結果一致。現在社會對于農業的要求已經脫離了傳統種植,現代農業要求農戶向訂單化種植、多樣化種植、科學化種植、綠色有機化種植等方向去發展[6],不論是哪一種種植方式都是對傳統種植的改革,改革首先改變的就是觀念,新觀念自然就需要農戶去接觸新農業信息,只有接觸新型農業信息,看到其他農戶應用新技術取得的成功,才會試著去效仿應用。
4.2.6 對節水灌溉技術的認識程度 由表2可知,對節水灌溉技術了解較深的種植戶,對節水灌溉技術的需求也越強烈,與預期結果一致。
5 對策與建議
5.1 發展規模化、集約化蔬菜種植基地
小農經濟作為傳統蔬菜種植的主要方式,延續了幾千年的時間,但在當前社會背景下,以家庭為主的小農經濟無法適應國民對蔬菜的需求。所以地方政府要持續發展蔬菜大棚種植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擴大蔬菜種植規模才能更好的抵御風險[7],并且集約化也有利于節水灌溉技術等農業管理技術的推廣。
5.2 政策增加對節水灌溉的補貼
蔬菜作為一種經濟作物,受到市場價格的波動影響,所以部分種植戶會選擇減少支出,以此來抵御未知的風險。這也大大影響他們對節水灌溉技術的需求,當地政府應該適當加大對節水灌溉的補貼,減少群眾安裝節水灌溉設施的成本支出[8]。同時,可以引進龍頭示范單位,利用他們的模范帶動效應促進其他種植主體對節水灌溉技術的采納。
5.3 加大節水灌溉技術的宣傳和培訓
節水灌溉作為一種先進的蔬菜種植管理技術,被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使用,經過不斷改進和完善,現在可以根據不同蔬菜的不同生長階段進行針對性灌溉,從而實現蔬菜的增產增收。種植戶經過對節水灌溉技術的相關培訓,了解到其所帶來的好處之后,大多都會選擇進行節水設施的投資。政府要加大對節水灌溉技術的宣傳,合理利用直接面對種植戶的合作社渠道,通過印發相應的宣傳手冊、制作相應的案例視頻[9],向大棚蔬菜種植戶普及節水灌溉技術降本增收的作用,使更多種植戶采納節水灌溉設施。
參考文獻:
[1] 張寧寧, 粟曉玲, 周云哲, 等. 黃河流域水資源承載力評價[J]. 自然資源學報, 2019, 34(8): 1759-1770.
[2] 王浩, 游進軍. 中國水資源配置30年[J]. 水利學報, 2016, 47(3): 265-271, 282.
[3] 封志明, 楊艷昭, 游珍. 中國人口分布的水資源限制性與限制度研究[J]. 自然資源學報, 2014, 29(10): 1637-1648.
[4] 宋德輝. 現代農業大棚蔬菜栽培技術要點分析[J]. 種子科技, 2020, 38(24): 77-78.
[5] 方芳. 蔬菜種植節水灌溉技術試驗對比分析[J]. 水利科學與寒區工程, 2020, 3(3): 12-15.
[6] 魏國鵬. 節水灌溉在設施蔬菜種植中的應用[J]. 中國果菜, 2019, 39(3): 53-55.
[7] 郭兆虎, 禹全喜. 蔬菜產業發展支持力度[J]. 寧夏人大, 2019(1): 40.
[8] 付健, 卞磊. 加大節水灌溉設備購置與使用財政補貼的思考[J]. 節水灌溉, 2018(5): 67-69.
[9] 李銳. 節水灌溉技術與推廣研究[J]. 科技創業家, 2013(14): 205.
收稿日期:2021-03-25
作者簡介:方穎(1985—),女,河南鄭州人,講師,主要從事經濟管理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