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壽成 王梁



摘??? 要:作為一種新型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光伏農業具有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低碳循環、產出高效、綠色安全等優勢,發展前景廣闊。以前沿現代光伏農業示范園規劃為例,分析了園區發展藥材光伏模式的優勢、風險及對策,形成了一心九區的功能分區,即中藥材科技創新中心、康養休閑體驗區、中藥材農機農藝一體化展示區、土壤改良新技術試驗區、丹參組培苗標準化種植區、中藥材加工物流區、陰生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區、光伏黃精標準化種植區、露地黃精標準化種植區、種養循環特色發展區,并進一步估算了園區建設效益,總結出園區光伏+中藥材的發展模式,可為光伏農業示范園的規劃建設提一定的借鑒與引導。
關鍵詞:現代農業;光伏農業;中藥材種植
中圖分類號:TM615?????????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21.06.016
Planning of Qianyan Modern Photovoltaic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Park Basing on the Photovoltaic Model of Medicinal Materials
GENG Shoucheng, WANG Lia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Linyi University, Linyi, Shandong 276000, China)
Abstract:As a new mode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photovoltaic agricultu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source saving, environment friendly, low carbon cycle, high output efficiency, green and safeand other advantages,which has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 In this paper,the Qianyan modern photovoltaic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park was as an example,the advantages, risk,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photovoltaic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al materials in the park were analyzed, forming a heart and nine district functional division,and further estimating the park construction benefit.The functional divisions include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health and leisure experience area,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gronomic integration exhibition area, pilot area for new soil improvement technology, standardized planting area for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processing logistics area, Shade-requiring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standardization planting area,photovoltaic Polygonatum sibiricum standardization planting area,standardized planting area of Polygonatum sibiricum in the open field,and cultivation and breeding cycl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area.Finally, the exhibition mode of photovoltaic +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development in the park was summarized,which could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photovoltaic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park.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photovoltaic agricultural;Chinese medicinal plant
目前,對于光伏農業的定義尚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普遍認為光伏農業是將太陽能發電廣泛應用到現代農業種植、畜禽和水產養殖、灌溉、病蟲害防治以及農業機械動力提供等領域的一種新型農業[1]。光伏發電與農業的結合有助于實現同一地塊上兩者的共生共贏。從產業發展角度上講,光伏農業是指將光伏發電、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農業生態環境以及生態農業經營模式等要素相結合,涵蓋一產種植、二產發電、三產服務,綜合實現集光伏發電、農業生產、生態保護、鄉村休閑旅游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之路。另外,中國光伏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將光伏農業初步定義為一種在農業之上服務于農業、有利于農業發展和效益提高的光電與農業復合系統。
根據已有光伏農業相關資料[2-11],結合當前光伏農業發展情況,筆者總結并列出光伏農業發展的五大板塊十大發展模式,其具體特征和分類詳見表1。
光伏農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在現代農業發展中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現實意義,需要因地制宜的利用場地資源,充分挖掘并發揮光伏+農業雙重利益,實現一地多用。光伏與農業的結合,改變了傳統單一的農業發展模式,有利于激活農業發展新動力,成為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推動力量,對于我國實現農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以前沿現代光伏農業示范園的藥材光伏模式為例,具體介紹了光伏+中藥材的品種、種植方式、建設項目等重點內容,旨在為以中藥材為特色的光伏農業園的發展提供一定建設性的引導。
1 基于藥材光伏模式的前沿現代光伏農業示范園規劃現狀分析
1.1 園區區位與范圍
前沿現代光伏農業示范園位于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汪湖鎮西北部,北鄰張家官莊村,南鄰前泥牛村,西鄰關山溝村,東鄰曹家官莊村,其區位及范圍詳見圖1;規劃面積為67 hm2。園區規劃建設分為2個階段:2021—2023年為全面建設階段;2024—2025年為平穩發展、步入正軌階段,并帶動輻射整個汪湖鎮及五蓮縣光伏中藥材產業的發展。
1.2 園區發展藥材光伏模式的優勢分析
1.2.1 政策優勢 園區規劃建設以鄉村振興為契機,縣域重視發展現代特色農業,重點打造建設光伏農業項目;目前項目區域已有一定的資源基礎,加之國家對于特色農業項目的引導與扶持,為項目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1.2.2 土地優勢 園區內土地儲備資源豐富,為光伏中藥材項目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外,建設用地指標充足,為后期園區產品研發、加工、物流配套以及民宿等相關業態的發展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
1.2.3 創新優勢 園區自主研發的丹參、黃精等中藥材新品種具有產量高、成活率高的優質特點;另外,園區內中藥材品種多樣,且擁有新品種研發培育能力和技術。
1.2.4 產業優勢 一方面,投資建設企業擁有良好的光伏產業基礎,新能源承接經營建成和在建光伏項目574.71 MW,其中已建成投產項目24.71 MW,項目總投資2.4億元;另外,園區擁有集中藥材的新品種研發、育苗、標準化種植、加工物流于一體的中藥材全產業鏈條的發展模式。
1.2.5 生態優勢 規劃區內生態環境良好,村落、田地、山嶺、水域等田園要素組合度高,為項園區的發展建設提供良好的生態景觀環境。
1.3 園區發展藥材光伏模式的風險與對策分析
1.3.1 問題 園區雖然已有一定的中藥材發展基礎,園區發展藥材光伏模式仍存在一些問題需在建設或規劃中加以重視。一方面,部分中藥材缺少產品研發及精深加工產業,相關的研發技術和研發能力尚不能與藥材光伏模式相匹配;另一方面,園區周邊多為村莊及農田用地,發展相對孤立,不能與其他項目聯動發展,區域品牌影響力較弱;此外,園區內光伏+中藥材產業處于開拓探索階段,在發展模式、發展經驗方面還需不斷地學習與提升。
1.3.2 對策 針對園區發展藥材光伏模式存在的上述問題,園區規劃提出在未來發展中的具體對策如下。
首先,集聚科技要素、完善產業鏈條。通過加大對中藥材發展的科技投入,實現中藥材研發、精深加工產業的發展,進一步完善并提升產業鏈條,做大做強光伏+中藥材產業。其次,樹立品牌意識,提升區域影響力。園區發展強調品牌的價值與影響力,將園區打造成光伏農業項目的示范標桿,帶動周邊資源的開發與建設,提升區域的知名度與品牌影響力。再次,加強重點項目管理,提高園區綜合競爭力。立足“光伏+”產業特色,按照市場機制的要求,堅持建管并重的原則,做好項目的運行管護,推動項目建設取得新成效、園區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2 基于藥材光伏模式的前沿現代光伏農業示范園總體規劃
2.1 規劃指導思想
以鄉村振興為契機,充分發揮企業主導優勢,以中藥材為主導產業,塑造定位明確、特色突出、科技引領、田園精美的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模式。通過大力發展光伏中藥材項目,拉伸產業鏈條,融入鄉村休閑旅游功能,帶動三產深度融合發展。通過合作社帶動周邊村民共同致富,實現汪湖鎮鄉村產業振興,助推汪湖鎮鄉村旅游提質升級發展,打造五蓮縣光伏農業發展示范樣板。
2.2 規劃原則
2.2.1 產業為本、三產融合 園區以產業為本,確定以光伏農業(中藥材)為主導,拉伸產業鏈條,形成良種繁育、有機種植、精深加工、休閑旅游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做大做強中藥材品牌,帶動區域三產的高效融合發展,助推汪湖鎮鄉村產業振興。
2.2.2 綠色為軸、生態經濟 遵循自然農法,特色種植,對項目區進行小流域生態治理,形成高效集約的中藥材種植方式。打造汪湖鎮區域生態、特色農業示范區,助推鄉村生態振興。
2.2.3 主題立意、特色鮮明 以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為核心,突出光伏農業的科技特色,塑造標準精致的光伏農業空間景觀,使園區成為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的典范樣板。
2.2.4 農民主體、合作共贏 以農民為主體,通過龍頭企業+黨支部+合作社+農戶+規模化的中藥材種植發展模式,帶動園區周邊村集體與農戶增收,真正實現鄉村振興。
2.3 規劃理念
結合場地特征、挖掘項目資源潛力,將園區打造成以智能光伏為引領、中藥材全產業鏈條發展為主導,康養休閑旅游為配套的現代光伏農業科技示范園“前沿模式”。
規劃形成創新智能光伏+特色農業+休閑旅游+科技示范+農民疊加收益的特色農業發展模式,將形成集光伏發電、農業生產、農業觀光于一體的現代農業園發展模式,并著力構建從中藥材種植、研發、加工到營銷為一體的綠色生態產業鏈,助力五蓮縣優勢特色產業提檔升級、高質量發展。
2.4 規劃定位
通過本次規劃,將前沿現代光伏農業科技示范園打造成全國知名、區域特色鮮明的“光伏農業+”模式,綜合實現光伏農業+良種繁育、光伏農業+標準化種植、光伏農業+加工物流、光伏農業+康養休閑的特色農業發展之路。園區規劃建設將形成“板上發電、板下種植”的藥光互補項目示范樣板,構建出“一地多用、藥光互補”的新型特色產業發展模式,使地區探索出一條農光互補、生態持續的現代光伏農業科技園之路。
規劃旨在以前沿現代光伏農業示范園為核心,帶動輻射整個汪湖鎮光伏農業項目的發展,確定鎮域主導產業的發展,帶動三產之間融合發展,最終實現汪湖鎮鄉村振興。
2.5 規劃布局
規劃形成一心九區的功能分區:中藥材科技創新中心、康養休閑體驗區、中藥材農機農藝一體化展示區、土壤改良新技術試驗區、丹參組培苗標準化種植區、丹參根苗標準化種植區、陰生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區、光伏黃精標準化種植區、露地黃精標準化種植區、種養循環特色發展區,其功能分區及總平面圖見圖2,具體內容見表2。
3 園區建設效益分析
3.1 經濟效益
園區以光伏發電及中藥材種植加工為主,建成軸中藥材種植面積可達到66.6 hm2,預估年收入達到5 000萬元,光伏年均發電量達到3 499.96萬kWh。光伏+中藥材的發展模式,一方面能綜合提高園區中藥材的研發能力、經濟價值、品牌影響力,助推汪湖鎮中藥材產業發展的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光伏發電產生的電費收益,并入國家電網的同時也能滿足園區發展所需電量;最后,園區建后能帶動休閑旅游觀光服務業的發展,也為園區發展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益。
3.2 社會效益
園區建成后,一是有利于吸納周圍農村剩余勞動力,激活農村發展潛力,每年可解決當地勞動力4萬人次,園區可帶動周邊農民人均年收入增加3 000元,有效促進農民就業和增收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民就業增收;二是有助于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提高中藥材的種植、生產技術水平,增加中藥材生產附加值,提升品牌建設能力;同時,園區發展可實現現代農業與休閑旅游兩者間的相互融合,為城市居民提供感受、體驗中藥材種植、觀賞、采摘等環節帶來的樂趣,進一步帶動當地及周邊地區旅游、餐飲、服務業的發展。
3.3 生態效益
光伏+中藥材種植特色農業發展模式,代表綠色清潔能源,屬于國家戰略性新型產業。園區建成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0 849.87 t,相應每年減少多種有害氣體和廢氣排放,其中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為804.99 t,一氧化氮排放量約為99.68 t。光伏與農業項目的結合,不僅為農業結構調整、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與道路,同時也對我國經濟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實現碳中和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4 結論與討論
光伏+中藥材產業屬于光伏種植板塊,屬于藥材光伏模式,二者結合有助于改變傳統單一粗放的中藥材種植方式,實現一產中藥材種植,二產光伏發電與中藥材加工,三產中藥材文化、品牌建設與鄉村旅游之間的融合、聯動高質量發展,進而實現有效整合多種資源、豐富產業結構、增加生產產值,實現一地多用的目的[12]。“光伏農業+”的特色發展模式,涵蓋了上游中藥材品種研發、良種繁育,中游中藥材標準化種植、中藥材產品加工物流,下游中藥材休閑示范園的全產業鏈條發展模式,實現中藥材生產與能源利用的有效結合,電力與中藥材產品的雙重盈利。
光伏農業項目雖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也不能盲目進行規劃建設,要充分考慮當地的資源特征、產業基礎條件、政策條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的進行合理規劃建設,使光伏農業園的規劃建設能真正成為探索區域農業轉型升級發展、產品質量提質增效、農民主體增收致富的清潔、高效、綠色、生態的現代特色農業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 陳曉棟, 褚慶全. 基于健康農業理念的光伏生態農業園區規劃研究[J].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 2017, 19(10): 45-51.
[2] 馬志強, 張振國, 張盈. 光伏農業產業發展探討[J]. 農村經濟學, 2019(14): 238, 240.
[3] 張小航, 崔壽福, 劉伏平. 光伏農業的發展概述[J]. 安徽農業科學, 2015, 43(19): 229-231.
[4] 劉文科. 迅速發展的光伏農業[J]. 中國農村科技, 2014(8): 54-55.
[5] 黎明, 楊慶華. 光伏農業發展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J]. 現代農業, 2017(7): 95-96.
[6] 房玉雙, 鐵生年. 光伏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 甘肅農業科技, 2015(5): 61-62, 63.
[7] 郭珊珊, 陳杰. 光伏農業規劃設計研究[J].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7, 28(20): 21-23.
[8] 房裕東, 黃紹華, 秦樹香, 等. 光伏農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J]. 長江蔬菜, 2015(18): 35-40.
[9] 杜瑞濤. 光伏農業發展研究[J]. 農技服務, 2016, 33(7): 137.
[10] 閆豐. 太陽能光伏在農業中的應用探討[J]. 現代農業科技, 2015(12): 205, 207.
[11] 張倩. 光伏產業助推美麗鄉村建設[J]. 科學技術創新, 2019(23): 13-14.
[12] 牛永浩, 張碧玲, 劉新榮, 等. 麟游縣光伏農業發展現狀研究[J]. 寧夏農林科技, 2020, 61(10): 34-36, 47.
收稿日期:2021-03-25
作者簡介:耿壽成(1986—),女,山東臨沂人,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農業與城鄉規劃方面研究。
通訊作者簡介:王梁(1984—),男,山東臨沂人,教授,博士,主要從事農業與城鄉規劃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