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在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指導下,云南財政部門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責任扛在肩上、落在實處,積極籌措增加資金投入,銳意進取創新使用方式,采取有力措施強化資金監管,以實際行動踐行財政部門在脫貧攻堅中的使命擔當。
一、壓實脫貧攻堅責任,確保責任政策工作落實到位
云南省財政廳堅持“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強化廳黨組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全面推進財政扶貧工作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一是堅持重大政策問題集體研究決策。對涉及脫貧攻堅重大工作任務事項,召開廳黨組會或者財政廳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決策部署,統一思想、協調行動、合力攻堅。二是壓實工作責任。精準對標對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打贏脫貧攻堅戰各項決策部署,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分年度制定財政脫貧攻堅重點任務,不斷強化財政系統責任,確保各項脫貧攻堅任務圓滿完成。三是充實脫貧攻堅組織力量。2018年成立省財政廳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從全廳抽調16名業務骨干組成工作專班集中辦公,指導州(市)、縣(市、區)財政部門強化財政脫貧攻堅力量配備,為完成各項脫貧攻堅任務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完善投入保障長效機制,持續增加專項扶貧資金投入
2015年,云南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籌措新增專項扶貧資金有關事項的通知》(云政辦發〔2015〕109號),明確通過壓縮省直各部門公用經費10%、統籌省本級專項收入20%、省本級政府性基金收入20%、省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19%和由專項收入轉列的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20%五個渠道籌措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017年修訂《云南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明確省級財政專項扶貧投入不低于中央投入我省專項扶貧資金的30%,建立與脫貧攻堅任務相適應的投入增長保障機制。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從2016年的90.39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230.56億元,年均增長26.38%,累計共投入754.89億元。
三、強化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多渠道籌措扶貧資金
2016年,會同有關部門大膽探索、積極創新,在試點第一年將88個貧困縣全部納入試點范圍。2018年,開始實施涉農資金省級源頭整合改革,有效推動貧困縣形成“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的扶貧投入新格局,徹底解決縣級“不能整”“不敢整”“整不動”等體制機制問題。此項改革得到了財政部和國務院扶貧辦的充分肯定,劉昆部長在2020年12月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對云南省涉農資金整合工作提出表揚,中國財經報將其列為2018年中國財政改革與管理創新八大亮點之一。2016—2020年,云南累計投入中央和省級涉農整合資金1841.22億元(含納入整合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農村危房改造資金),有力保障貧困縣脫貧攻堅資金需求。
四、重點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堅決攻克“堅中之堅”
一是突出支持“三區三州”脫貧攻堅。在中央新增我省“三區三州”108億元資金的基礎上,加大省級投入力度,對照《云南省全力推進迪慶州怒江州深度貧困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2020年)》不斷加大投入,全力支持迪慶州怒江州完成脫貧攻堅三年實施方案。二是資金分配聚焦深度貧困地區。按貧困因素分配資金,確保向貧困人口較多、貧困程度較深、脫貧難度較大的深度貧困地區傾斜。2016—2020年,累計下達27個深度貧困縣中央和省級整合財政涉農資金870.86億元,占88個貧困縣整合資金的47.3%。三是加強分類指導支持攻克“堅中之堅”。會同行業主管部門逐縣實地研究脫貧攻堅項目庫建設情況,建立深度貧困縣“兩不愁三保障”和農村安全飲水問題清單,資金硬缺口全部由省級財政兜底解決。
五、緊盯貧困退出標準,足額保障“兩不愁三保障”任務完成
云南財政緊盯云南省貧困退出標準,資金投入足額保障完成脫貧底線任務,全省農村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和農村安全飲水突出問題得到全面解決。2016年起,足額安排教育扶貧資金,不斷改善貧困地區辦學條件,88個貧困縣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足額安排健康扶貧資金,88個貧困縣縣級醫院、1023個鄉鎮衛生院、8502個貧困村衛生室建設全面達標,實現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全覆蓋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足額安排資金支持130萬“四類重點戶”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實現“住房有保障”目標;支持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投資超100億元,全省農村集中供水率達93%以上,1363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得到鞏固提升。
六、多方籌措資金,保障易地扶貧搬遷“搬得出、穩得住”
一是按中央政策規定的人均約5.8萬元的標準,籌措安排576.36億元足額撥付各地,支持“十三五”時期建設24.47萬套安置房,實現99.6萬人建檔立卡貧困搬遷人口全部搬遷入住。二是考慮到新增搬遷任務進城安置成本高的實際,根據省委省政府決定,籌措86億資金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重點方面,在此基礎上,另籌措11.36億元支持安置點教育和醫療等配套設施建設,為搬遷群眾“穩得住”打下基礎。三是2019年和2020年,安排1億元“以獎代補”資金,用于安置點發展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和建設扶貧車間等。四是安排減免補貼資金1.26億元,對大型安置點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電視收視費、物業管理費和水電費給予補貼,幫助搬遷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七、落實“1+4”扶貧資金管理機制,促進扶貧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雙提升
一是建立扶貧資金管理的省級總綱文件。報請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扶貧資金管理的實施意見》(云辦發〔2019〕15號),提出16條舉措,健全財政扶貧資金“全流程”監管體制機制。二是完善扶貧資金動態監控機制。率先印發《云南省財政扶貧資金動態監控工作規程》,統一規范全省扶貧資金預算管理業務,細化預算指標、預算執行業務操作,不斷拓寬監控平臺數據運用廣度,全省累計有2607億元資金納入動態監控系統管理。三是實施扶貧項目資金全面績效管理。報請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的通知》,制定《云南省縣級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操作指南》,搭建起云南省扶貧資金績效管理的制度框架,推進各責任單位共抓扶貧項目績效管理,實現扶貧項目資金預算與績效管理一體化,2020年全省 20987個扶貧項目績效目標審核比例達99.8%。四是加大扶貧資金項目公開公示指導力度。率先開展全省財政扶貧資金管理信息公開平臺建設,創新財政扶貧資金管理信息公開形式,加大信息公開力度,解決地方扶貧資金使用管理不公開、不透明,社會和群眾不知曉、難監督等問題,全省累計公開26568條扶貧信息。五是加強扶貧資金日常監管和專項監督。開展88個貧困縣扶貧資金專項清理整治和易地扶貧搬遷閑置資金專項清理整治,督促各地完成1212個清理整治發現問題,以及易地扶貧搬遷閑置資金清理整治發現問題整改工作;對標對表制定整改方案,細化整改措施,抓好脫貧攻堅各類渠道發現問題整改,所有問題全部按時銷號清零;采取通報、約談、調研督導、加快扶貧資金庫款調度等多項措施,加快資金支出進度;對16個中央和省級督戰縣開展掛牌督戰,督促各地加強扶貧資金監管,確保決戰決勝目標順利完成;認真組織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自查自糾工作,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向縱深發展。
“十四五”期間,云南財政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順應“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的新形勢新要求,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努力把鄉村振興的藍圖盡快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效,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責任編輯:宗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