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邢穎,教育部職成司原副司長、中國職教學會原常務副會長劉占山,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明理,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國際烹飪教育分會主席、四川旅游學院校長盧一,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陶書中,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袁義和、副校長崔德明、謝早春,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常務副秘書長牟棟梁,昆明學院旅游學院院長田芙蓉,山東省城市服務技師學院黨委副書記刁洪斌,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湘菜學院院長謝軍,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現代服務學院院長錢曄以及部分省市的職業院校負責人參會。
此次會議分三個階段進行。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國際教育分會主席、四川旅游學院院長盧一主持開幕式。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袁義和在致辭中向蒞臨此次交流會的各位領導、專家和同事表示熱烈歡迎,向關心和支持學院發展的湖南省教育廳、長沙市人民政府以及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對職業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說,在60余年的辦學實踐中,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現設有湘菜學院、湘商學院、湘旅學院、會計金融學院、文化創意學院、軟件學院、創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課教學部等9個教學部門和4個研究所,已形成“三個顯著”的辦學成效,即辦學定位特色顯著、事業平臺發展顯著、湘菜龍頭作用顯著。他指出,地方菜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吸引著八方來客前來“打卡”。高校有責任也有義務在發展地方菜系教育的同時傳承地方文化。他表示,珍惜共聚一堂相互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全力做好交流、全力開展合作、全力做好服務,在學術交流中探索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之路,共商合作大計。
邢穎常務副會長在致辭中代表世界中餐業聯合會會長楊柳對各位專家、領導和老師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承辦本次交流會付出辛勞的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表示衷心的感謝。特別感謝湖南省教育廳、長沙市人民政府、湖南省餐飲行業協會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他說,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對職業教育做出的重要指示,闡明了發展職業教育的重大意義,明確了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和發展方向,指出了職業教育的發展重點,提出了工作的任務和要求,是我們辦好職業教育的綱領性講話。他指出,伴隨著我國餐飲業的發展,餐飲職業教育有了長足的發展,在高等職業院校辦學的改革實踐中,以地方菜系命名的特色產業學院應運而生,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促進了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走出了一條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職業教育辦學新路。他強調指出,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在2013年就響亮地打出了“湘菜學院”的牌子,以培養湘菜人才,傳承湘菜文化,引領湘菜產業為辦學目標,堅持“院(校)行(業)企(業)”融合發展,積累了經驗,取得了可喜成果。舉辦本次交流會,就是要強化辦好職業教育的新理念,研究職業教育的教學規律、行業發展規律,探討辦學的體制機制和運營模式,交流和分享各院校的辦學經驗,破解辦學過程中的困惑和難題,促進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他表示,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做為促進中餐全球化發展的行業國際組織,發揮行業組織的品牌和平臺優勢、行業信息和資源優勢、業態豐富多樣和技術人才集聚優勢等,支持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地方特色產業和社會經濟發展,是我們光榮的使命和義不容辭的責任。中國餐飲業的高質量發展,關鍵在教育,核心是人才。讓我們為中國餐飲業和餐飲職業教育的發展而持續不懈的努力奮斗。
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明理在講話中指出,長沙市正在全面實施習近平總書記來湘考察時對湖南提出的“三高四新”戰略,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升級繁榮發展夜間經濟,目前長沙已成為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全國網紅城市。他強調指出,湘菜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長沙是湘菜的主要發源地,湘菜也成為網紅長沙的重要打卡點之一。為支持、培育、推動湘菜產業發展,2007年湖南省出臺《關于加快湘菜產業發展的意見》,2008年長沙市設立湘菜產業發展專項資金,2013年支持長沙商貿旅游職院創設湘菜學院,經過多年努力,湘菜餐飲美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他表示,此次高等院校“地方菜系學院”建設與發展交流會在長沙舉辦,為全國“地方菜系學院”的同行們提供了很好的學術交流平臺,不僅交流人才培養的經驗做法,還要交流傳承地方菜系深厚文化的創新舉措。他希望各位專家和同仁充分交流互鑒,碰撞思想火花,共同把地方菜系文化挖掘整理好,為推動地方菜系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會上,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向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贈送錦旗。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國際烹飪教育分會向專家劉占山頒發顧問聘書。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國際教育分會秘書長、四川旅游學院烹飪學院院長李想主持第二階段的嘉賓主旨演講和第三階段“地方菜系”學院辦學經驗交流會。
四川旅游學院校長、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國際烹飪教育分會主席盧一在致辭中介紹了四川旅游學院在職業教育探索與發展中取得的成效,提出地方菜系學院建設的些許思考,認為這是各院校特色辦學的支撐,對地方經濟尤其是餐飲行業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他指出,地方菜系學院的定位必須強調產教融合,按照產業學院的模式,與企業深度合作,并形成長久地利益分享機制。地方菜系學院的建設任務還包括產業的應用型技術研究和創新,并且要緊盯包括供應鏈、銷售平臺、原材料、食品加工、餐飲服務等在內的產業經濟的發展。同時,要站在整個產業鏈的角度去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并加快構建地方菜系學院的建設標準。
在同日下午舉辦的“地方菜系”學院辦學經驗交流會上,與會人員結合各自的實踐探索,暢談了在職業教育中的感受和鮮明的職教故事。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邢穎在發言中說,今天會議雖然規模小,但意義很大,層次很高,雖然時間短,但內容聚焦,干貨滿滿,收獲頗豐。各位領導的致辭和講話令人振奮,各學院領導分享交流的成功經驗,旨在共同提高。特別是劉占山會長所作的主題報告,使與會人員對發展職業教育的認識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他指出,通過一天的交流感觸頗深,各院校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以下顯著特點:一是各院校都是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充分地認識到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二是職業教育是培養能力的實踐教育,是面向市場的就業教育,是面向人人提升素養的終身教育。三是努力建立市場需求導向的育人體系、產業牽引的專業體系和教育支撐的科研體系。四是人才培養緊扣產業需求,與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共生共融。五是在辦學的改革和創新方面,主動增強適應性,以專業興產業,以產業興專業。六是在實踐中立足產業鏈全流程,面向產業轉型、技術升級和產品迭代的現狀,圍繞產業發展,創新需求,優化專業結構。校企雙方形成面向產業鏈的專業提升方案,整體打造面向產業的核心專業集群,聚焦產品迭代,革新教學內容。七是以專業咬合產業,讓專業扎根產業,讓課堂圍繞市場,把課堂搬進車間,確保學生學以致用,實現從學校到企業的無縫對接。八是將行業一流的大師名師請進學校和教室,將行業的先進技術引入課堂,讓學生直接進入行業龍頭企業實習實訓。九是把職業技能的教育和樹立職業信仰、培養職業精神緊密地結合起來,這就是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精益求精、敬畏職業和勞模精神。總之,為探索中國職業教育的新發展進行了有益嘗試。他表示,在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中,行業協會大有可為,大有作為。世界中餐業聯合會愿意繼續為致力于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的各院校搭建平臺,做好橋梁紐帶;繼續參與相關學院的產業學院或者地方菜系學院的建設與發展;有計劃的組織行業大師結伴學院教師;反映訴求,反饋信息;傳播經驗,推廣先進;組織聯合進行課程開發和教材編撰;組織學術交流,聯合開展課題研究和項目攻關;制定相關標準;研究和發布行業對職業教育院校教學評價,助力中國職業教育可持續健康發展。
其間,與會人員參觀考察了長沙文和友、湖南徐記海鮮、火宮殿以及湘潭餐飲。作為長沙餐飲業標桿,文和友和徐記海鮮都已走出長沙,成為面向全國的知名餐飲企業,讓更多人感受到了湘菜的魅力。大家一致認為,通過學習、考察和交流,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認識,為推動地方菜系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指明了方向。紛紛表示,大家希望世界中餐業聯合會持續搭建平臺,共同打造研討與交流學科建設、努力在專業集群、教學模塊、產教融合及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體制機制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績。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以地方菜系命名的學院有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的湘菜學院、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淮揚菜烹飪學院、天津職業大學津菜學院、韓山師范學院潮菜學院、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中華蟹宴文化研究所、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東坡美食文化學院、重慶商務職業學院渝菜烹飪研究院、江西省商務技師學院贛菜學院、廣西商業技師學院桂菜學院、廣東科貿職業學院粵菜學院、山東城市服務技師學院中餐學院(魯菜)、遼寧現代服務學院遼菜師傅學院、昆明學院亞洲烹飪藝術學院、眉州職業技術學院眉州東坡川菜學院、陜西旅游學院陜菜學院、四川輕化工大學鹽幫美食學院、四川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宜賓燃面學院、貴州食品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黔菜學院、潛江小龍蝦學院、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福建技術師范學院的閩菜學院、四川旅游學院中華飲食文化學院等共計20多家學校,均以地方菜系命名并開設了相關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