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普
摘要:浙江財政支農工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握“三農”壓艙石戰略定位和財為政服務理念,在“十三五”期間支持糧食生產穩定發展、支持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鄉村產業提升發展、支持質量強農綠色興農、支持美麗鄉村建設、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浙江財政建立健全了一套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多元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機制、鄉村振興績效提升獎補機制。其中,設立了總規模100億元的浙江省鄉村振興投資基金,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支持鄉村振興重大工程項目實施;設立了規模100億元的鄉村振興績效提升獎補資金,探索建立以鄉村振興工作實績為導向的激勵約束機制。鄉村要振興,產業必興旺?!笆奈濉逼陂g,浙江財政計劃著力推動財政支農頂層設計和基層創新實踐有機結合,全面發展鄉村產業、全面升級美麗鄉村、全面深化城鄉融合,聚焦打造“重要窗口”建設的標志性成果,以創造性張力奮力奪取鄉村振興高分報表。
關鍵詞:共同富裕 多元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機制 鄉村振興績效提升獎補機制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保障。浙江財政支農工作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牢牢把握“三農”壓艙石戰略定位和財為政服務理念,不斷強化政策保障、優化資金供給,努力為浙江建設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重要窗口發揮財政擔當、貢獻財政力量。
一、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一)支持糧食生產穩定發展
“十三五”期間,浙江累計下達中央財政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農田建設資金81.7億元,安排省級糧食生產扶持資金42.8億元,全面落實規模種糧補貼、訂單良種獎勵等政策措施,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糧食生產功能區提標改造,并在浙江全省全面推開農業“三項補貼”政策改革,鼓勵糧食生產經營主體走向聯合,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糧食生產綜合效益。到2020年底,全省年度糧食播種面積超過1490萬畝、總產達到121億斤,兩大指標均創下5年新高;累計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810萬畝、高標準農田近1800萬畝。
(二)支持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
落實省級生豬穩產保供扶持資金11.63億元,采取生豬增產保供綜合獎勵、規模場引種補貼和貸款貼息等措施,重點支持新建、改擴建一批萬頭以上規模養殖場,引導生豬產業“六化”發展,著力推動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生豬增產保供。到2020年底,浙江全省生豬規模養殖場(戶)達到4535家,生豬存欄達到627.58萬頭,全年生豬存欄同比實現了自2013年以來首次增長。
(三)支持鄉村產業提升發展
“十三五”期間,集聚省級以上產業類資金,以“12188工程”為抓手,重點支持發展休閑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促進農村三產融合深度發展,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實施“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和“31066”行動計劃,切實加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職業農民培育力度。同時,圍繞特色產業,以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啟動實施創新強省農業科技(循環有機農業)示范試點,“十三五”期間累計安排5億元,支持安吉等10個示范試點縣(區)探索推進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到2020年底,全省啟動創建省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69個、特色農業強鎮113個,單條10億元以上農業全產業鏈達到80條。
(四)支持質量強農綠色興農
“十三五”期間,累計安排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資金11.3億元,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完善商品有機肥推廣應用政策措施,支持推廣全程標準化綠色生產,切實增加優質農產品供給。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省級以上補貼資金13.9億元。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優化國內漁業捕撈和養殖業油價補貼政策,推進水產綠色養殖可持續發展。到2020年底,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試點省全面建成,農藥化肥使用量連續8年持續減量,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9%。
(五)支持美麗鄉村建設
“十三五”期間,浙江省財政累計安排美麗鄉村建設扶持資金75.6億元,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農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擴大試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標改造和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深化“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努力提高美麗鄉村建設水平。全域推進美麗鄉村“五美聯創”,培育美麗庭院60萬戶、特色精品村4500個、A級景區村莊4876個、美麗鄉村示范鄉鎮300個、美麗鄉村風景線500條、美麗鄉村示范縣23個。同時,通過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資金渠道,每年支持20個左右縣(市、區)開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助推美麗鄉村建設,“十三五”期間累計投入省以上補助資金20.3億元,建成升級版美麗鄉村483個。
(六)支持深化農村綜合改革
探索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扶持薄弱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新模式,建立健全村級公益事業管護機制?!笆濉逼陂g,每年爭取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和省級財政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專項資金在10億元左右,累計投入省以上獎補資金50.21億元,實施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項目19349個,受益農民人口1500萬人。同時,完善農村綜合改革工作推進機制,大力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積極推廣復制典型先進做法,推動農村綜合改革試點成果惠及更廣泛的農村地區。“十三五”期間,累計投入省以上試點補助資金36.15億元,共實施扶持集體經濟發展試點項目1002個,建成或在建農村綜合改革集成項目19個,國家級田園綜合體項目2個,國家級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項目2個,省級田園綜合體創建項目16個。
(七)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
“十三五”期間,累計安排省以上扶貧專項資金56.4億元,支持實施低收入農戶收入倍增計劃、低收入農戶高水平全面小康計劃,推進實施光伏小康工程,全面推進精準扶貧。出臺“兩山(一類)”建設財政專項激勵獎補政策,2017—2019年省財政每年安排18億元,實施競爭性分配,擇優確定龍泉市等12個縣市區作為扶持對象,平均每縣市區每年補助1.5億元,通過三年努力,重點補齊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基本公共服務有效供給兩大民生短板,切實增強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生動力和支撐。2020年,我省城鄉收入比1.96,連續8年持續縮小,“十三五”期間低收入農戶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全面消除家庭人均8000元以下情況。
二、工作亮點和標志性成果
(一)建立健全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
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作為財政領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投資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報請省政府印發《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健全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切實加強財政支農政策頂層設計,創新涉農資金使用管理機制,持續優化財政支農投入供給。2020年,全省各級財政統籌整合各類涉農資金超過220億元,集中支持鄉村振興重大工程和項目建設,有力保障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任務落地見效。
(二)建立健全多元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機制
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浙江省鄉村振興投資基金,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支持鄉村振興重大工程項目實施。到2020年底,浙江省鄉村振興投資基金累計已批復投資25個項目,基金出資49.31億元,帶動社會資本投入88.07億元,有效引導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投入鄉村振興,服務“三農”發展。同時,全面落實國家工作部署,加快推進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到2020年底,浙江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達到12億元,公司擔保余額達到55.37億元,并在除寧波外的10個地區建立辦事處15個、代辦點69個,政策性農業融資擔保業務全面覆蓋我省農業大縣。
(三)建立健全鄉村振興績效提升獎補機制
設立規模100億元的鄉村振興績效提升獎補資金,探索建立以鄉村振興工作實績為導向的激勵約束機制。獎補資金聚焦聚力浙江省委、省政府鄉村振興相關重大決策部署和確定的重點工作任務,特別是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起基礎性、引領性和戰略性作用的領域,充分體現集中財力辦大事和財為政服務理念。通過改革創新,進一步激發鄉村內在活力,為深化浙江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示范樣板、探索創新路徑。
三、下一步推動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目標、思路和建議
“十四五”期間,圍繞爭創鄉村振興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先行省,立足新時代新發展格局,積極投身新征程新使命,著力推動財政支農頂層設計和基層創新實踐有機結合,聚焦打造“重要窗口”建設的標志性成果,以創造性張力奮力奪取鄉村振興高分報表。
(一)“十四五”目標任務
1.鄉村產業全面發展。產業結構加速優化,生產方式加快轉型,糧食產量穩定在120億斤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8%以上,農業勞動生產率達到5.5萬元,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以上。
2.美麗鄉村全面升級。“千萬工程”持續深化,新時代美麗鄉村達標村全覆蓋,建成省級美麗鄉村示范帶300條,培育特色精品村1000個以上,實現新時代美麗鄉村達標創建行政村、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全覆蓋,未來村莊建設試點取得顯著成效。
3.城鄉融合全面深化。新時代鄉村集成改革深入推進,城鄉要素資源雙向流動格局加速形成。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體制機制率先基本構建,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農村的資金占比達到50%以上。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以上,城鄉居民收入比穩定在2以內。
(二)政策措施
1.圍繞農業農村現代化先行,推動單一財力保障向多元資金集聚轉變。一是進一步拓寬鄉村振興資金渠道。認真謀劃好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農村的政策措施,保障財政投入與鄉村振興目標任務相適應。二是進一步推動涉農資金實質性整合。持續優化“三農”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財政資金配置,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建立健全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三是進一步完善財金協同支農機制。推動財政資金與融資擔保、投資基金等政策相互銜接,引導撬動金融資本更多投向農業農村。
2.圍繞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推動農業增產向產業興旺轉變。全面落實省級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積極爭取中央農業生產發展等各類資金,確保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任務有序推進。一是落實糧油、生豬等扶持政策措施,落實新一輪漁業油價補貼改革政策,重點支持產業適度規模經營和可持續發展,提高補貼的精準性和有效性。二是聚焦農產品質量安全,支持推進肥藥“兩制”改革,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推廣應用,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三是緊緊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關鍵”,大力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現代農業園區、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和農業全產業鏈等平臺建設,著力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3.圍繞系統觀念創新發展,推動單項改革向集成示范轉變。秉持“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理念,全面落實鄉村振興績效提升獎補政策,并積極爭取中央相關改革試點,圍繞農業科技創新、農業綠色發展、鄉村建設行動、數字鄉村建設等重點領域,積極支持開展鄉村振興集成創新示范建設。通過頂層設計和基層創新實踐相結合、政策引導和各方要素集聚相銜接,支持引導各地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力爭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發展典型。
作者單位:浙江省財政廳農業農村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