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不少人會選擇吃雪糕解暑降溫。與之相伴的,是“雪糕市場”一路“升溫”。在這場被眾多網友戲稱為“雪糕內卷”的競爭中,有一款堅持以“高端雪糕”形象示人的中式雪糕品牌,一支雪糕至少16元,最貴的要價66元,頗受爭議。
刺激消費者為“身份感”買單——無論從營銷手段還是從消費者體驗上來講,真正驅動人們出高價購買雪糕的,似乎都不只是產品的用料或口感。“高端雪糕”精美的包裝,甚至是高昂的價格本身,都在刺激著消費者為滿足好奇心或對某種“身份感”的渴求而買單。
越賣越貴并不合理——商家明確消費者定位,這無可厚非。但是無論再怎么金貴,雪糕也不過是人們夏日消暑的解饞零嘴,光憑一支雪糕就能展現所謂的“高端”,恐怕也缺乏邏輯。應當充分認識到,并非食材越金貴、越緊俏,就越值得推崇。
過度營銷不能持久——比起在產品外形和概念上追求過度包裝,將一支雪糕打造成普通人“吃不起”“吃不懂”的模樣,商家不如將目光放長遠,發掘探索產品的內涵與外延,別讓“不走尋常路”在理性消費者不斷流失后成為一條“死路”。
(綜合《南方日報》《中國商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