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心血管內科CCU 北京 100000)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Ⅰ)是目前常用的梗死血管疏通手段,但有研究發現,在臨床治療基礎上加強護理是降低主客觀因素對手術效果和患者預后影響的重要舉措。基于以上理論基礎,我院自2020年5月開始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Ⅰ)患者急診流程進行優化,同時對需進行PCI手術的患者實施人性化綜合護理,旨在探討該護理模式在急診AMI需進行PCI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為急診AMI需進行PCI手術患者護理流程和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數據支持和依據,現就結果進行總結匯報如下。
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4月我院急診護理流程優化及人性化綜合護理推廣前經急診收治并接受PCI治療的80例AMI患者作為對照組,選取2020年5月—12月我院急診護理流程優化及人性化綜合護理推廣后經急診收治并接受PCI治療的86例AMI患者作為觀察組,對兩組臨床治療進行回顧性分析。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依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1]確診為ST段抬高型AMI,發病至就診時間<12 h,有PCI手術指證,所有患者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既往有PCI、心臟手術史者,合并PCI手術禁忌證者,合并嚴重內科疾病、重要臟器功能不全或器質性疾病者,有活動性出血或有出血傾向者,腦卒中患者,心力衰竭者,合并難控制的基礎疾病患者,凝血功能異常者,聽力、認知、溝通障礙者,精神疾病患者,惡性腫瘤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預計生存時間<1年者,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對照組中男51例,女29例;年齡41~73歲,平均年齡(61.58±5.17)歲;發病至就診時間1~11 h,平均就診時間(5.75±2.25)h;病變動脈:單支61例,多支19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5例,初中或中專43例,高中及以上22例。觀察組中男54例,女32例;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62.06±6.23)歲;發病至就診時間1~10.5 h,平均就診時間(5.52±2.51)h;病變動脈:單支67例,多支19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6例,初中或中專48例,高中及以上2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采用急診常規接診及護理流程,做好PCI術前、術中及術后的配合和護理。
1.2.2 觀察組 采用優化急救護理流程,具體如下:為胸痛疑似AMI患者開通各項綠色通道,并對急診護士人員進行培訓,每日排班確保有熟知AMI搶救流程護士,接診患者后應及時配合醫師做好各項檢查,同時快速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完成看、問和分診工作;對于情況緊急患者可先開住院單并酌情先救治后交費,為患者爭取黃金搶救時間;安撫好患者家屬情緒,做好各科室、部門的交接工作,確保銜接有序。人性化綜合護理:術前配合醫師做好準備,幫助安撫患者情緒,做好家屬談話和溝通等事宜;術中做好手術配合,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如有問題及時報告醫師并做好配合處理;術后做好穿刺點和管道護理,如有異常及時上報并配合處理;術后鼓勵多喝水以促進造影劑代謝,術后鼓勵患者盡早進行康復訓練,同時做好疾病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每日可通過冥想、聽音樂等正念減壓訓練幫助患者平靜心情,更好配合訓練;同時做好并發癥預防,出院時應做好出院指導,告知出院后做好自我管理、遵醫囑用藥及按時復診的重要性。
對兩組分診評估時間、激活導管室時間、入院至手術時間、總住院時間、圍術期并發癥發生率、圍術期病死率、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
患者家屬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患者家屬就醫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價,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和不滿意。就醫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數據采用SPSS 21.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s)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分診評估時間、激活導管室時間、入院至手術時間、總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圍術期并發癥發生率和病死率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分診評估時間、激活導管室時間、入院至手術時間、總住院時間、圍術期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冠心病是由于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導致的一類心血管疾病,好發于中老年人,近年來我國冠心病發生率逐年上升,已成為威脅我國中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在重要疾病之一。AMI是冠心病最常見的類型之一,該病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如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可能導致偏癱、死亡等發生,致死率和致殘率均較高;因此,需在疾病發生的第一時間進行救治,救治時間是影響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2-3]。盡早開放閉塞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是治療AMI的關鍵和目標,PCI是目前常用的梗死血管疏通手段,可很好的實現缺血再灌注并恢復心肌供血供氧,可很好控制AMI的致死、致殘率;但近年研究發現,心理應激等多種因素均會影響手術效果和患者預后,因此,需加強護理[4-5]。
本研究中首先對我院急診護理及流程進行優化,提升了疑似AMI患者的急診處理準確性和效率,為患者搶救爭取了寶貴的時間;通過人性化綜合護理,更注重人體生理和心理變化,從更符合社會生理學的角度進行護理,注重心理應激在疾病中的作用,加強心理護理;同時加強術后的疾病認知提升和康復訓練,保證患者術后能更好遵醫囑進行治療,提升預后。
綜上所述,通過優化急診護理同時結合人性化綜合護理可顯著提升急診就診、處理效率,同時還可提升患者出院后遵醫行為,進而有利于提升近期和遠期預后,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