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雅康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

四川合江一橋
60000公里普通公路,5000公里高速公路,400座大型橋梁,1000座公路隧道……從1953年到2021年,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川蜀大地上修路架橋、披荊斬棘、不舍晝夜。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玉宏曾動情地寫道“巍巍青山意,拳拳赤子心。等閑風霜雪雨,無懼溝壑連綿,筆尖指點江山,胸懷交通偉業。靈感飛架南此,天塹終為坦。”
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四川公路院”)的前身是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成立于1953年,是集勘察設計、科研于一體的大型甲級設計單位,主要從事各等級公路、橋梁、隧道、建筑和市政工程等的規劃、勘察、設計、監理、試驗檢測與科研等業務,持有工程設計公路行業及市政、建筑等20多個國家甲級資質證書,現有各類從業人員1500余人。
經過68年的不斷積累,四川公路院在山區公路測設、橋梁設計、山嶺隧道設計、公路抗震減災綜合技術和科研試驗5個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山區公路測設水平國內領先,并形成了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可靠的品牌信譽,倡導的“安全、環保、和諧、舒適、經濟”理念在全行業得到推廣。橋梁技術國內領先,在橋梁設計施工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結構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設計了眾多國內領先、世界矚目的公路橋梁。其中,國道317線雀兒山隧道和雅康高速公路瀘定大渡河大橋成為建國七十周年公路交通勘察設計經典工程。山嶺隧道設計技術國內領先,四川公路院已形成高寒、高海拔、復雜地質條件下深埋、超長隧道的設計成套技術。公路抗震減災綜合技術國內領先,以汶川、蘆山等大地震現場震害調查分析為基礎,四川公路院開展了一系列科技攻關,完成了多個關鍵性課題研究,形成了高烈度地震山區公路抗震設計成套關鍵技術??蒲性囼炈絿鴥阮I先,四川公路院擁有先進的綜合性試驗檢測研究中心及大批現代化路面、橋梁試驗檢測設備,形成了“國家工程實驗室+行業研發中心+省工程實驗室”3個梯次的科研平臺,取得了一大批科研創新成果。

雅康高速公路瀘定大渡河大橋
四川公路院專注于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在實現一系列重大項目成功突破的同時,在多個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科研成果,并實現了重大技術的首次應用,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3年蘆山地震、2017年九寨溝地震及2018年金沙江堰塞湖等特大自然災害中,四川公路院充分發揮技術優勢,深入災區一線完成道路踏勘、應急處置、恢復重建等急難險重任務,獲得“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抗震救災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四川公路院專業技術實力突出,有能力并且勇于承擔起抗震救災及交通應急搶險的社會責任,獲得了廣泛好評。
磨劍數十載,代代匠心。四川公路院擁有一支在全省乃至全國頗具知名度的專家隊伍,其中包括全國工程設計大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以及四川省具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同時,四川公路院人才結構合理,博士、碩士和本科學歷分別占5%、43%、41%,科研能力強、創新意識強。
回望四川公路院的歷史,68年榮譽加身,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國家優秀設計金獎、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等400多項;被授予“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先進企業”“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四川公路院的科技工作者在不斷創新實踐中獲得榮譽的同時也收獲了豐富的專利成果。近年來,四川公路院專利獲取的頻率加快,截至2019年初,獲得國家專利授權140余項,并編制了眾多的行業規范和標準。
未來,四川公路院還將秉承“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企業宗旨,“誠信敬業,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實現“匠心智繪未來,卓越暢達世界”的發展目標。
四川藏區高海拔高烈度條件下公路建設減災關鍵技術簡介
隨著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進,作為川藏地區發展的重要基礎性設施,公路交通的作用尤為凸顯,而四川藏區公路通道峽谷深切、強震頻發、氣候復雜多變,防災減災是進藏公路建設面臨的關鍵問題。其中地質災害防治、路基及橋梁抗震、冰雪路面安全性等四大難題多年來一直困擾公路安全,基于此關鍵問題,“四川藏區高海拔高烈度條件下公路建設減災關鍵技術”歷經多年科研攻關,建立了考慮地震、凍融損傷因子等要素的深切峽谷區公路邊坡地質災害風險評價方法,實現了公路邊坡地質災害的動態評價,研發了峽谷區邊坡災害防治工程的新型固結灌漿材料、人字形碎屑流疏排結構、自調節型錨桿框架等新材料、新技術,取得了一套創新性成果,為高等級公路從平原向青藏高原的跨越提供了基礎性技術保障,依托項目研究,共授權專利37項、軟件著作權9項,編制標準2項,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7部。成果已成功應用于雅康、汶馬、九綿等10余項高速公路中,顯著提升了公路防災減災能力,并對后續公路建設具有重要借鑒意義,應用前景廣闊。
獲獎項目主要完成人簡介
馬洪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工學博士,四川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全國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道路工程),交通運輸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從事公路地質工程與巖土勘察設計和研究20余年,主持云萬、阜朝、汶馬高速公路等20余項大型公路勘察項目,負責參與10余項科研課題研究,參編了《公路瓦斯隧道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等多部行業、團體標準規范,成果獲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11項,省部級勘察設計及咨詢獎29項,授權實用新型發明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4項,參編規范標準3項,主編專著4部,參編專著3部,發表論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