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曉峰
(內蒙古交科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內蒙古 赤峰 024000)
現階段,高速公路綠化建設備受各行業人員的關注與重視,如何提升高速公路綠化水平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之一。受所處環境特殊性的影響,相較于一般意義上的園林設計工程而言,高速公路的綠化養護工作具有實用、耐干旱、耐粗放管理、觀賞效果長期、養護措施簡單等一系列要求。高速公路項目建設不但需要追求舒適、安全的目標,還應體現良好的環境保護性能及社會綜合效益。
沿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帶綠化設計必須具備兩個方面的基本功能,一是確保車輛在夜間行駛條件下不產生眩光現象,二是確保車輛正常行駛過程中對駕駛人員無眩暈影響。因此,綠化設計不但應當體現多樣化的形式方案,還應當保證交通通行安全,兼顧景觀美感。因此,在中央分隔帶綠化設計中,常遵循漸變重復的基本原則,交替配置防眩暈設施與綠化植物。同時,該區域綠化設計也是整個高速公路綠化養護管理系統中難度最大的項目,主要原因是受中央分隔帶環境條件惡化的影響,較大的溫度差異及瀝青路面熱島效應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綠化植物的生存產生影響。因此,在綠化植物設計配置上,應當優先選擇管理難度小,且抗旱性較強的植物。在中央分隔帶綠化過程中,喬木的栽植應當與行車道保持一定距離。考慮不同樹木類型在成樹高度上存在的差異,必須結合成樹高度合理選擇栽植位置,確保樹木在受風雨災害影響發生倒伏時不會對通行產生影響。一旦判斷產生誤差,存在影響,需要及時砍伐更新處理,以最大限度確保交通安全。
沿高速公路路側設置綠化帶能夠起到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水土保持,二是邊坡加固。結合既往公路養護管理實踐經驗來看,對于土質結構邊坡,在路側綠化上可供選擇的植物類型較多,建議通過與沿線原生植物交錯搭配的方式,模擬自然群落體系,達到滿意的綠化景觀效果。對于石質結構邊坡,在路側綠化植物類型的選擇上應當優先考慮爬山虎、金銀花等攀援類植物,不但能夠在路側生長環境下具備良好的覆蓋率,還能夠遮蓋住路側既有石質建筑邊坡,美化路側環境。除此以外,針對填方區域坡腳位置,植物配置應當優先考慮喬木和灌木,在配置上與綠色通道環境保持匹配關系。路側低填方區域應當優先考慮配置花灌木,充分考慮路線環境對路側進行美化,同時發揮生態防護的功能。
互通式立交在高速公路中所占區域面積較大,是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的一大重點。這一區域綠化養護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是通過對自然綠化方案進行組合,實現地域文化特色與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景觀的有機結合。在目前的技術條件支持下,可供選擇的綠化管理模式主要包括苗圃景觀和模紋圖案兩種類型。在實際應用中,需要充分考慮高速公路沿線實際情況及互通式立交所處的環境條件合理選用。一般來說,對于靠近城市出入口的互通式立交,可以應用大片常綠草坪,輔以植物景觀和色彩圖案點綴,并通過樹木高低相間配置的方式,體現層次感,展現互通式立交的綠化水平。位于城市偏遠地區的互通式立交,在綠化設計中應當考慮采用苗圃景觀方案,優先選擇具有良好美化效果且經濟增長點較高的苗木,合理布局,科學美化立交匝道。針對受地形、環境等條件影響,無法開展綠化的互通式立交區域,可以通過開挖整填處理的方式,將其調整為畜牧養殖廠、魚塘和經濟林等,以打造立體化生態經濟體系。


為確保高速公路綠化植被生長健康有序,應充分考慮植被發展規律,科學養護。澆水作業時間盡可能在早晨或黃昏,以確保苗木對水分的吸收效果,同時減少植物受陽光直射的影響。澆水排灌過程中水量應當配置充分,確保土壤澆透。同時,為避免水資源浪費,可以通過滴灌法應用周邊河流資源,并配合對排澇技術的綜合應用,根據情況通過暗溝排水、明溝排水及地表徑流等多種方式,做好多雨季節條件下的排澇工作。
根據操作方式的不同,除草可以分為機械化除草和人工式除草。對于生長時間較長的雜草,需要連同根部徹底處理,處理期間應當盡可能規避對周邊苗木生長根系的影響。互通式立交區域雜草清除效果應確保雜草面積低于正常綠化面積的5.0%。
科學合理的施肥技術對確保綠化植被生長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正常情況下,基于對高速公路運行條件的考量,綠化植被栽種后,應當按照50.0克/株的標準用復合肥干預,充分混合肥料和回填土,并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區域回填作業。第二年春季應當按照10.0克/株的標準用尿素干預。在正常施肥基礎之上,還應考慮綠化植被類型與特點,用其他相關肥料干預,確保營養供給充足,并及時通過澆水養護,確保肥料的滲透效果達到理想狀態。
整形修剪技術能夠使高速公路綠化植被保持美觀狀態,科學調節綠化植物的生長形式。尤其對于移植苗木,科學修剪是提升樹木成活率的關鍵措施。結合既往相關實踐經驗來看,建議在早春和秋冬季節修剪樹木,以確保樹形達到均衡狀態,滿足管養工作開展的需求。
高速公路綠化養護管理工作應當堅持日常性、科學性的原則,確保景觀及生態發揮最大的效益。合理的綠化模式建設是基礎,科學有效的綠化管養技術是保障。在日常綠化管養工作中,應當形成科學有利的組織模式,不斷提升專業人員技能水平,提高綠化管養的科技含量,以促進綠化管養工作科學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