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術館是國家的公共文化設施,具有承擔民族面向未來文化覺醒的責任,通過展覽陳列可以表達出這一社會功能,是進行公共文化教育宣傳的重要載體之一。通過美術館的展覽陳列可以提升美術作品的影響力,有助于增強美術作品的藝術價值,讓更多欣賞者可以感受到美術作品的深刻內涵,繼而實現自身藝術修養的提高。在美術館展覽陳列中,造境是十分重要的一種展覽手段,通過正確的造境能夠展現出完美的藝術形象,有利于提升美術作品的意境和內涵,從而展現出美術作品的藝術價值。本文將對美術館展覽陳列中造境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相關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美術館;展覽陳列;造境;重要性;
【本文著錄格式】J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08-140-03
【本文著錄格式】李野.美術館展覽陳列中造境的重要性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21,04(08):140-142.
美術館具有很多國內外杰出作家的美術作品,是展現夢想和藝術追求的重要場所。美術館是一個國家的公共文化設施,是體現國家藝術造詣的場所,同時也是傳遞精神文明的主要載體。通過美術館展覽陳列,能夠讓更多人了解美術作品的豐富內涵,感受到美術作品的藝術價值,繼而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造境是美術館展覽陳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對美術作品的展覽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通過造境能夠為人們帶來豐富的情感體驗,促使人們可以更好地融入到意境之中,從而感受美術作品中蘊含的文化價值。因此,相關工作人員要加強對造境手段的研究,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來增強美術館的展覽效果,不斷提升美術作品的展覽價值,以此來獲取更高的藝術效果,實現美術館的進一步發展。
一、由場景營造意境
對美術館展覽陳列工作來說,場景的運用是十分關鍵的,不僅能夠營造出良好的意境,同時還能夠提升美術館展覽的整體效果,通過創造與美術館展覽作品相符合的場景來營造意境,從而達到激發人們情感共鳴的目的。在這其中,場景的營造必須具備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切忌喧賓奪主,重要的是凸顯出美術作品的藝術價值,以此來烘托出濃厚的藝術氛圍。但目前,我國很多美術館在展覽過程中對造境“用力過猛”,重視對意境的創造,忽略了對藝術追求的塑造,從而導致藝術效果不明顯,無法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
美術館在布置場景時首先要考慮美術作品展覽的性質,明確展覽的主題方向,根據不同藝術家的實際需求來選擇合適的場景素材,并充分發揮出場地的優勢,以此來確保美術作品的展覽效果。在布置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展廳進行全面的規劃,做好分段、版面、說明牌等相關工作,促使展覽主題能夠充分體現出來,從而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良好的展覽環境。例如,在開展山水畫展覽陳列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從美術作品的實質出發,按照每幅作品的特點來選擇配色,盡量維持色彩一致,提高美術館展覽陳列的協調性。另外,要注重對色彩和音樂的運用,其中色彩又被稱為視覺藝術,音樂又被稱為聽覺藝術,這兩者關系著美術館展覽陳列的整體效果,同時也是造境的主要因素,對色彩和音樂的運用要保證其一致性,注重兩者之間的和諧性,促使人們能夠對展覽效果產生情感共鳴,感受到美術作品的震撼性,避免讓受眾產生審美疲勞,以此來打動受眾,進而有效提升美術館展覽陳列的效果。例如,在中國美術館展覽“民間美術陳列”時,運用紅色的燈籠元素來進行裝飾,這種具有中華特色的元素極易打動人心,能夠激發人們的內心情感,繼而達到構造中國年的展覽意境。
二、運用色彩和光源來營造意境
在美術館展覽陳列中,對色彩和光源的運用需要考慮美術作品的特點,按照美術館展覽的主題來進行選擇,確保色彩選用的合理性,這樣才能為美術館展覽陳列的藝術效果提供有效保障。例如,對具有歷史特色的展覽需要選擇暖色調,還可以考慮一些中間色調,這樣能夠營造出典雅、古樸的氛圍,促使展覽氛圍與作品主題相一致,保持作品與主題之間的協調性,有利于提升美術館展覽陳列的效果。另外,根據受眾的年齡層段,需要采用不同的色彩和光源,盡量滿足不同群體的喜好,如面對年齡較小的受眾可以使用一些淺色調,同時要運用多變的色彩,使兒童或青少年可以感受到輕松、溫暖的展覽氛圍,繼而激發對美術作品的觀賞興趣。由此可見,色彩和光源的運用對意境的營造有著重要作用,要想營造出良好的展覽意境就要使用合理的色彩和光源,促使兩者之間相輔相成,提升美術作品展覽的協調性,確保色彩運用的有效性,進一步激發受眾的想象力,從而體現出意境營造的重要性。現階段,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各種信息化產品層出不窮,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要想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要將先進、科學的技術運用在美術館展覽陳列中,增強意境營造的整體效果,豐富美術館進行美術作品展覽的方式,為其提供更加多樣的表現形式。對相關工作人員來說,必須重視對色彩的應用,選擇與主題相符的色彩,以此來增強美術作品的展覽效果。
另一方面,在美術館展覽陳列中光源的應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將點光源打在作品上可以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使美術作品具有一種強大的力量感,繼而提升美術作品展覽的效果。通常來說,點光源主要應用于小件藝術品,在運用點光源時需要考慮作品的原色,避免大色光對部分作品造成影響,容易降低美術作品的原色效果。同時,炫光對美術作品的展覽效果也有著一定的影響,要防止美術作品出現炫光,注重突出美術作品的特點,以此來吸引受眾的注意力,確保美術館展覽陳列能夠達到最佳效果,進而創造出完美的意境。另外,要明確散光源與點光源的區別,根據美術館的展覽主題來選擇相應的光源,保證色彩、主題之間的和諧,為受眾提供一個舒適的觀賞環境。
關于造境的運用,必須重視美術作品的色調布局,這是展現作品主題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展覽陳列過程中最具感染力的一部分。因此要加強對色調布局的研究,盡量使用鮮明、醒目的色彩來凸顯作品,提升美術作品的吸引力,促使美術館展覽陳列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從而讓更多人能夠融入到意境中。并且,通過色彩和光也能夠體現出作品的展覽風格,作為展覽陳列中的重要環節之一,需要對美術作品的參展主次做出合理的規劃,確保色彩和光源能夠充分發揮出輔助效果,做到色調統一、符合主題內容,進而達到最佳的展覽效果。
三、使用空白藝術造境
在美術館展覽陳列中,可以適當使用空白藝術來進行造境,以此來凸顯藝術作品,促使作品陳列能夠呈現出整體、統一的局面。空白藝術又被稱為“空白效應”,是一種欣賞藝術作品的概念,主要是指通過作品來為受眾留出想象的空間,讓受眾能夠對美術作品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作為我國美術中獨具特色的一面,空白藝術強調的是“空”,目的是為人留下想象的空間,將其他繁瑣、復雜的筆墨刪減掉,讓人們可以走進美術作品的真正世界,深刻體會創作者的內心情感,從而激發自身的想象力。在營造美術意境的過程中,必須要認識到美術作品展覽的質量最為重要,并不是展品越多越好,需要將空白藝術融入到意境創造中,以此來凸顯出美術作品的藝術價值,增加美術館展覽的視覺效果。對美術館展覽陳列來說重要的是美術作品本身,使用空白藝術造境可以更好地突出作品,同時也可以使用色彩和燈光來進行層次構造,營造出一種深沉、靜謐的氛圍,讓觀眾能夠更好地進行遐想,進而體會美術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在美術館展覽陳列中,對空白藝術的運用多數是以背景為主,首先要確定好美術館展覽的主題,然后按照主題來進行色彩選擇,繼而明確美術館展覽的主色調。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做好具體的空間規劃,充分掌握整個陳列空間,在運用展廳的基礎上發揮出設計優勢,促使美術館的展柜、天花板、地面等能夠達到一種和諧的效果,提升視覺影響力,盡量避免產生突兀,從而將現代審美與傳統的意境構造融合在一起,滿足當代人的審美情趣,創造出符合現代人心理追求的美術作品展覽,將實境上升到意境,以此來達到一個全新的藝術境界。
四、做好安全后勤工作,確保造境效果
為了保證美術館展覽陳列的造境效果,需要做好安全后勤工作,將安全因素考慮到造境環節中,不斷提升美術館展覽陳列的安全性,從而有效提升美術館展覽陳列的造境效果。美術作品中包含著創作者的大量心血,其中蘊含著創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創作靈感,賦予美術作品濃厚的藝術價值,一旦受到損毀就會造成嚴重的損失,不利于實現藝術文化價值的傳播,繼而影響美術館展覽陳列的良好發展。因此,在造境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安全后勤工作,落實好安全防護措施,將消防工作安排在首位,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一定要嚴格把關展廳、物業等方面的操作。在構造意境的過程中,對美術作品的布展和撤展是十分重要的,這是最容易出現安全隱患的環節,所以要著重做好布展和撤展工作,提升該項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盡量降低安全隱患的發生。首先,在布展時需要根據相應的流程來進行布展,并且要按照展品的設計圖紙來開展裝修工作,同時要加大裝修期間的監管力度,對施工現場的裝修材料做到嚴格把關,還要重視對易燃、易爆物品的清查,一旦發現可疑物品要及時處理,為美術館展覽提供安全保障。另外,震動對美術作品的損壞是十分嚴重的,如果損壞就無法修復,所以要做好包裝工作,這樣才能減少震動所帶來的危害。對此,可以從以下措施進行防護:首先,要根據布展路線圖來進行美術作品的擺放,并且在撤展時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加大展品的包裝力度,可以使用泡沫等材料來減少震動所帶來的影響。其次,在展品搬動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注意,相關工作人員要提升自己的責任意識,盡量避免產生磕碰、大幅度拿放等,加強對美術館展覽作品的保護,同時要對裝裱進行認真檢查,防止裝裱對美術作品帶來不好的影響,以此來確保美術館展覽陳列的造境效果。
美術館展覽需要運用大量的展覽材料,如展柜、展架、擺件等,如果不妥善管理這些道具就會影響美術館展覽的造境效果,同時也會影響人們的觀賞心情,因此要做好物件管理工作,確保展覽材料運用的合理性,以此來為展覽造境提供有力的支持。展覽的后勤工作主要包括對展覽材料的保管和調配,相關工作人員要將這些材料進行妥善的分布,確保展品能夠有序擺放,為觀眾提供一個干凈、整潔的美術館展覽陳列環境,從而保障美術館展覽陳列的造境效果。工作人員要認真做好材料使用記錄,這樣能夠為后期維護提供可靠的支持,減少材料浪費的可能性,提升展覽材料的利用率,有助于節省美術館的成本支出。現階段,我國很多美術館的后勤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是資源浪費現象嚴重,不少管理人員不夠重視資源利用,沒有樹立一種綠色環保的管理觀念,對很多材料都是使用過后直接處理掉,致使美術館展覽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情況,不符合當前“綠色辦展”的要求。所以,相關工作人員要及時轉變過去傳統的管理觀念,減少資源浪費的情況發生,在節約資源的同時要確保美術館展覽陳列的造境效果,同時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嚴禁無關人員進出展廳,必須佩戴好通行證,嚴格控制美術館人員的進出,這樣有助于提升美術館展覽陳列的安全性。
目前,互聯網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能夠拓展美術館展覽的呈現方式,并且也可以為后勤工作提供方便和保障。所以,需要加強對管理技術的創新,通過不同的表現手法和風格來吸引不同的受眾,設計出符合當代人審美需求的美術展覽,同時要根據人們的審美來進行造境,以此來提升美術展覽陳列的造境效果,讓更多人能夠體會到美術作品中的豐富內涵,繼而體會到美術作品的文化價值,進一步推動美術館展覽陳列的長遠發展。
五、結語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促使人們的審美需求也在不斷增多。美術館是承載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對傳承美術文化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階段美術展覽還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并且也沒有嚴格的管理制度,致使美術館展覽陳列工作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對美術館展覽陳列而言,造境在其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這是呈現美術作品藝術形象的關鍵,因此要認識到造境的重要性。事實上,造境也是一種藝術創作,目的是為了烘托美術作品,促使美術作品中的藝術價值能夠得到不斷的提高,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去欣賞這些美術作品。另外,為了保障美術展覽的造境效果,要做好安全后勤工作,提高美術展覽陳列的安全性,確保資源利用的合理性,始終堅持“綠色辦展”“綠色參展”。
參考文獻:
[1]王偉毅. 從“物”到“人”:展品、展覽敘事方式到美術館公共教育理念的轉變[J]. 中國美術館,2017(03).
[2] 劉興正,熊鳳. 如何增強美術館展覽的吸引力[J].藝術品鑒,2018(24).
[3] 蔡林伶. 淺議美術館展覽的三個維度[J].美術文獻,2019(07).
[4]劉春潮. 致敬古元先生——古元美術館精品展覽獲評全國美術館優秀展覽項目[J]. 文化月刊,2020(08).
[5] 王釗. 新時期美術館展覽員的新要求[J].藝術科技,2018(02).
[6] 馬琳. 美術館展覽的沉浸式體驗與藝術教育的跨學科實踐[J].藝術管理(中英文),2019(02).
作者簡介:李野(1973-),女,遼寧沈陽,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為策展、展覽陳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