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映勝
摘 ?要:母豬的繁殖性能對增加豬場產能、提高豬場經濟效益和保障豬肉市場穩定供應至關重要。在生產中母豬的繁殖性能受多種因素影響,本文從品種、飼養管理、營養攝入和環境等方面詳細闡釋了影響母豬繁殖性能的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對提高母豬繁殖性能、提高豬場效益起到積極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母豬;繁殖性能;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S815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21)03-0040-02
養豬業是我國畜牧業的支柱產業,是推進經濟發展和提高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和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生豬價格持續走高,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較大影響,擴大養豬生產規模,穩產保供成為當前的迫切任務。在規模化養豬生產中,母豬的繁殖性能對增加豬場產能、提高養殖效益至關重要,也是判斷規模化豬場生產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母豬的繁殖性能受品種、飼養管理、營養攝入和環境等因素影響,因此要合理制定方案,消除影響母豬繁殖性能的因素,從而提高規模化豬場的生產效益。
1 ?品種
母豬的繁殖性能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規模化豬場要選擇繁殖性能高的優良品種。此外,配種日齡和胎次也是影響母豬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合理配種能減少母豬的非生產天數,提高連續生產的能力。后備母豬配種日齡不宜過早也不宜過晚,配種過早會導致母豬的產仔數減少,仔豬的成活率降低。配種過晚會導致母豬的繁殖性能下降,豬場效益降低。研究表明,后備母豬在240~260日齡配種時繁殖性能最佳,產仔數和成活率都較高[1]。
2 ?飼養管理
后備母豬管理要注意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各類營養物質的添加水平。嚴格管控母豬的體重,根據不同的膘情合理調節飼喂量,通常日飼喂量不超過其體重的2%[2]。后備母豬每天保持適當的運動,嚴格做好消毒和驅蟲工作。
空懷期是指仔豬斷奶到母豬下次配種的間隔時間。該階段管理的關鍵在于縮短空懷時間,促進母豬發情。空懷母豬的日糧要能夠加大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攝入量,保證母豬適宜的膘情,促進產后排卵,做到適時配種。
妊娠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妊娠前期要減少母豬應激,減少死胎率。妊娠中期要適當提高日糧纖維的攝入量,促進腸道蠕動,保障腸道菌群動態平衡。妊娠后期要根據母豬的體況實時調整日糧的飼喂量,減少應激,給母豬提供一個穩定舒適的生產環境。
哺乳期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母豬采食量,減少仔豬疾病,增加仔豬斷奶體重。重點在于保證哺乳母豬有足夠的泌乳量,在保證母豬適當日采食量的同時,合理搭配飼料配比。
種公豬的精液質量是提高母豬受精率、減少死胎的重要保證。因此,要加強種公豬的飼養管理,對圈舍定期消毒,在日糧中添加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并適當運動,提高種公豬體質和精液質量。
3 ?營養攝入
研究表明,日糧的科學攝入對母豬的繁殖性能十分重要,飼喂方式不當或者營養攝入不足會導致后備母豬生殖系統發育遲緩、性成熟延遲、死胎和斷奶發情間隔延長。因此,要給母豬提供科學的營養搭配,以保證良好的繁殖性能。精氨酸是一種必需氨基酸,不能在體內合成,需要從外界攝入,因此要在日糧中加入適量精氨酸鹽,以保證繁殖期的營養攝入[3]。粗纖維能增加飽腹感,促進腸道正常蠕動,有效控制母豬膘情。在發情期給母豬飼喂纖維日糧能提高胚胎存活率和促進卵細胞成熟,繼而提高母豬的繁殖性能。葉酸是水溶性維生素,作為一種輔酶參與氨基酸的代謝。由于妊娠期胚胎細胞發育,母豬需要大量的葉酸才能滿足遺傳物質合成的需求,補充足量的葉酸可減少胚胎死亡。維生素E是一類具有生物活性的酚類化合物,在母豬發情、排卵和胚胎發育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還能顯著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抗氧化力[4]。在母豬妊娠期增加日糧中的維生素E的添加水平可提高產仔數和增加仔豬初生重。微量元素是母乳蛋白和碳水化合物合成的重要物質,在日糧中添加微量元素能顯著提高仔豬成活率和免疫水平。
4 ?環境
溫度和濕度是影響母豬生長的重要因素,調節不當容易引起母豬發病,影響母豬的繁殖性能。母豬皮脂厚,汗腺少,散熱不暢,圈舍內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引起母豬發生應激反應,這不但會影響正常的機體生長,還會導致內分泌紊亂,胚胎發育異常,母豬繁殖性能降低。因此應定期做好溫度和濕度的監測,保證豬舍內通風順暢,溫度穩定。環境中的有害氣體對母豬的生長繁殖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氨氣是由糞尿產生的,可以與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導致機體出現貧血和缺氧的癥狀,影響機體健康[5]。圈舍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會導致母豬生產和繁殖性能下降,甚至導致母豬缺氧窒息死亡。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強圈舍的通風,實時監測圈舍的溫度和濕度,保證飼養環境適宜。
參考文獻
[1] 于周濱,湯仲勉. 提高母豬生產性能的幾項措施[J]. 養殖技術顧問,2011(3):23.
[2] 張省林,白俊艷,龐有志,等. 雜交豬繁殖性能的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畜牧獸醫,2011,38 (7):144-148.
[3] 蔣宗勇,高開國,楊雪芬,等. 提高母豬年生產力的關鍵營養技術[J]. 動物營養學報,2014,26(10):3003-3010.
[4] 呂靳. 初產母豬各階段的營養對繁殖性能的影響[J]. 現代畜牧科技,2016,18(6):68-69.
[5] 沈君葉,俞英,王茜,等. 母豬繁殖力性狀影響因素分析及遺傳參數估計[J]. 遺傳,2012,4(5):59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