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新
(德保縣人民醫院,廣西 百色,533700)
胃癌屬于惡性腫瘤的一種,發生病變位置通常為胃竇部、胃大彎、胃小彎等,病發年齡多為50 歲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來隨著飲食結構改變、生活壓力增加等原因,使胃癌逐漸年輕化,且早期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加重,患者會有腹部疼痛、食欲下降、乏力等,嚴重者甚至出現嘔血、黑便等癥狀,極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2]。劉斌[3]認為微創小切口胃癌根治術,在胃癌治療中優勢明顯。本研究選取30 例胃癌患者,研究微創小切口胃癌根治術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30 例胃癌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均15 例,對照組男性9 例,女性6 例;年齡50-69 歲,平均(59.33±2.12)歲;疾病分期:6 例Ⅱ期, 5 例ⅢA 期, 4 例ⅢB 期。觀察組男性8 例,女性7 例;年齡51-70 歲,平均(59.45±2.15)歲;疾病分期:7 例Ⅱ期, 5 例ⅢA 期, 3 例ⅢB 期。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入選標準:①無傳染性疾病;②心血管功能正常;③無重大免疫功能疾病。排除標準:①意識模糊,不能正常溝通;②有精神類疾病;③不配合治療者。
對照組采用常規開腹治療,使患者保持取仰臥位,進行麻醉與氣管插管,于患者腹部正中位置作切口,從劍突部位至臍下2cm 處,必要時進行劍突切除,實施常規淋巴結清掃術,縫合切口。觀察組給予微創小切口胃癌根治術,手術采用全新手術器械,切口位置為劍突至繞臍上位置,將切口用保護套撐開,使用超聲刀進行手術,使手術部位完全暴露,使用微創手術器械時避開肚臍,然后進行淋巴結清掃術,縫合切口[4-5]。
(1)圍術期情況:記錄兩組淋巴結清掃個數、腫瘤切除邊緣(近端切緣、遠端切緣)、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情況。(2)臨床各項指標:記錄兩組住院天數、進食時間、腸道功能恢復時間、排氣時間。(3)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胸腔積液、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下肢栓賽等,記錄上述癥狀發生情況。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22.0 軟件,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對比行x2檢驗,計量表示方法為(_±s),組間對比行t檢驗,P<0.05 時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圍術期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圍術期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 淋巴結清掃個數(個) 腫瘤切除邊緣(cm)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近端切緣 遠端切緣觀察組 15 45.33±3.17 3.45±0.37 3.78±0.65 170.25±11.26 65.44±7.45對照組 15 42.25±3.21 4.02±0.45 4.35±0.54 181.39±11.37 73.58±6.52 t 2.644 3.789 2.612 2.696 3.184 P 0.013 0.001 0.014 0.012 0.004
觀察組住院天數、進食時間等臨床指標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各項指標比較(±s,d)

表2 兩組臨床各項指標比較(±s,d)
組別 例數 住院天數 進食時間 腸道功能恢復時間 排氣時間觀察組 15 11.35±2.67 3.78±0.62 4.11±1.02 32.55±6.78對照組 15 13.55±2.39 4.68±0.71 5.37±1.23 38.54±6.39 t 2.378 3.698 3.054 2.490 P 0.024 0.001 0.005 0.019
觀察組胸腔積液、切口感染等并發癥發生情況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胃癌按形態可分為早期胃癌、進展期胃癌,早期胃癌僅指胃黏膜和黏膜下層組織發生病變,進展期胃癌是病變位置已超越黏膜下層,致病因素復雜,與地域環境、飲食習慣、病菌感染等因素有關。調查發現我國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發病率明顯高于南方地區,且長期使用熏烤、鹽腌類食品的人群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這與食品中亞硝酸鹽、真菌毒素等致癌物含量有關[6-7]。而病菌感染特指幽門螺桿菌感染,能使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亞硝胺等致癌物質,引起胃粘膜炎癥,加快黏膜上皮細胞過度增殖,以致發生畸變致癌,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健康。臨床上常用開腹治療胃癌,可以改善患者癌細胞病變情況,但由于創口較大,風險高,而胃癌患者多為中老年人,免疫系統處于退化狀態,不利于術后恢復,影響了治療效果。石海紅[8]等學者認為微創手術在治療胃癌中,效果顯著,與本研究結果相似,不同的是其針對的患者為T4a 期胃癌患者。
本研究中,觀察組并發癥發生情況低于對照組(P<0.05),圍術期情況優于對照組,提示微創小切口胃癌根治術對胃癌患者,臨床效果理想。微創小切口胃癌根治術是指利用特殊器械進行的切除手術,因切口小,可以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并發癥發生情況。且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微創小切口胃癌根治術不斷改進并在臨床得以推廣,切口小,且與傳統手術方法相比,在縮小手術切口的情況下,利用保護套將切口撐開,能提高淋巴結清掃個數,避免遺漏現象發生,且能避免對患者身體造成大幅損害,減少臟器暴露于空氣中的時間,能夠縮短進食時間與排氣時間,加快腸道功能恢復速度[9-10]。而利用超聲刀進行手術,可快速切除腫瘤,優化腫瘤切除邊緣,表1 觀察組腫瘤切除邊緣優于對照組(P<0.05)證實了這一點。同時在手術過程中,使用全新的手術器械,能夠降低感染發生情況,減少住院時間,隨之減輕經濟負擔,且病情能夠快速恢復,可提高患者對微創小切口胃癌根治術的接受程度。
綜上所述,微創小切口胃癌根治術在治療胃癌過程中,創傷小,效果顯著,值得廣泛使用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