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倩,劉 然,朱榮雨,郝 素,曹新志,高懷郎
(1河北省石家莊市林業行政綜合執法大隊 050000;2石家莊市滹沱河城市森林公園管理處)
碧根果(Carya illinoensiskoch),又名長山核桃,是胡桃科,山核桃屬。是一種優良的干果樹種,同時也是園林綠化和用材林建設領域的一種優良樹種。北美主產區在德克薩斯州和佐治亞州一線,緯度在北緯34°附近。對應我國目前主栽區,在淮河以南。石家莊地區在北緯38°左右,由于其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今年進行了適度的品種引進和馴化。碧根果北引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種苗繁育。碧根果果實播種后由于其出苗期長,不整齊,前期生長量小,多數需生長2年才能嫁接。不僅延長了育苗周期而且苗木質量也參差不齊。本研究旨在通過比較處理方式對出苗和早期生長的影響,探索適宜的實生種子處理方式,為縮短育苗周期,提高苗木質量進行探索。
試驗地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太行山前平原,前茬白菜,整地后未施肥,土壤肥力水平一般。茬前澆水,硬茬播種,播種深度為5 cm。播壟在播后稍鎮壓。
試驗共選用了波尼、紹興、威奇塔和馬罕4個品種為試材。共設清水浸泡后直接播種(T1)、浸泡后催裂播種(T2),浸泡加沙藏后催裂播種(T3)3種處理方式,種子均浸泡7 d,催裂采用陽光直曬的方法。每品種播種量200粒。
播種后分別于5月12日和7月10日兩次統計出苗數量并計算出苗率;9月測量實生苗生長高度和地上5 cm處莖粗,隨機選取5株為一測量取樣樣本,重復3次,計算平均數。
2.1 早期出苗率 表1結果表明:所有品種經沙藏處理后均能極大的提高早期出苗率。供試4個品種,在總出苗率上均表現出沙藏顯著高于浸泡,浸泡催裂顯著高于浸泡后直接播種的處理,說明催裂和沙藏是提高碧根果實生種子出苗率的有效手段。馬罕和威奇塔兩個大粒型種子不催裂處理的發芽率低于波尼和紹興兩個小粒型種子,說明大粒型種子對催裂的敏感性更強。
表1 不同處理碧根果種子出苗率 /%
2.2 不同處理方式對4種碧根果苗莖的影響 實生苗生長量分莖粗和高度兩部分。從品種間看,僅浸泡處理的實生苗粗度均較低。
催裂處理中紹興和波尼2品種莖粗顯著高于馬罕和威奇塔,其中以紹興的莖粗最大,顯示種子催裂對紹興的實生苗莖粗影響最顯著。
表2 不同處理碧根果苗莖粗 /cm
2.3 不同處理方式對4種碧根果苗株高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馬罕和威奇塔2個品種的生長高度在3個處理間均無顯著性差異;紹興和波尼在實生苗高度上表現出與莖粗性狀相同的趨勢,催裂能顯著提高碧根果的生長量。
表3 不同處理方式下4種碧根果苗株高 /cm
陽光直曬催裂中有部分種子形成不沿縫合線裂開的狀況,這對種子最終出苗率的影響還未知,催裂方式的改進是進一步實驗探索的方向。綜合出苗率和實生苗生長量兩方面的結果看,催裂處理對紹興和波尼兩個品種種子的出苗和生長促進作用明顯,出苗后生長快速,可作為本地碧根果引種的首選砧木種類。
本次試驗結果中,大粒型種子馬罕和威奇塔在出苗率和生長量方面均顯著低于小粒型種子紹興和波尼。在選擇實生砧木品種時,紹興和波尼的小粒型種子將在育苗生產中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