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壽鵬,馮建森*,魏秀紅,李曉娟,劉艷楠,潘建強
(1甘肅省酒泉市林果服務中心 735000;2酒泉市戈壁生態農業研究院;3玉門東渠景旺瓜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
酒泉市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屬于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冬冷夏涼,干燥少雨,日照長、溫差大,適宜葡萄種植生產,生產的葡萄含糖量高、品質好、污染少,深受國內外客商和消費者的青睞[1]。近年來,酒泉市充分利用光熱資源,建成了全國最大的戈壁生態農業生產基地,葡萄等設施果樹逐漸成為戈壁農業三大產業之一[2],但日光溫室建造運營成本高,秋延遲葡萄市場逐漸飽和,增收潛力有限。而冷棚(又稱塑料大棚)葡萄具有光照充足、不壓埋、管理方便、設施建造成本較低,效益較高等特點,有望成為戈壁農業發展的新模式。
3年來,筆者通過開展試驗,總結了冷棚葡萄多層覆蓋促成栽培技術,該技術既解決了露地葡萄自然越冬難、埋土越冬費工費時、溫室葡萄設施成本高的問題,又可以避免葡萄在早春遭受低溫凍害和沙塵大風天氣危害而造成產量減少、質量降低的問題,還充分利用了當地充足的光熱資源,起到了前期保溫、增溫與后期促進著色等作用,成熟期比同類葡萄品種的單膜大棚可提早15~30 d,比露地栽培可提早40~80 d,且商品性顯著改善,較普通塑料大棚葡萄栽培售價提高2~3.5元/kg,平均效益增收4~6成以上,當地多層覆蓋葡萄效益可達到22.5~45萬元/hm2,效益十分顯著,該項技術在我國西北同類地區具有重要的推廣應用價值。
試驗選在甘肅省玉門市玉門鎮恒旺循環農業科技園內(東經97°4′4″,北緯40°17′30″),屬大陸性溫帶干旱氣候,海拔1 526 m,年日照時數3 202.6 h,年平均降水量為66.7 mm,蒸發量達2 407 mm。年平均氣溫7.5℃,年平均風速為4.2 m/s。1月最冷極端最低溫度可達-35.1℃;7月極端最高溫度達36.0℃。平均無霜期為135 d[3]。土壤改良后為沙壤土,有機質含量高,通透性好,適合葡萄生長。
2.1 冷棚結構參數 在玉門市恒旺循環農業示范園內,冷棚采用鍍鋅鋼管等材料支成拱形骨架,覆蓋塑料薄膜而成。南北走向,長80 m,不宜過長,過長風吹不牢固;東西跨度10 m,脊高3.9 m,肩高1.5 m;冷棚四周設置1 m高圈梁作為防寒墻,其中0.5 m埋入地下。鋼架每隔1.2 m架設1個,上弦均采用直徑5 cm的國標厚壁鍍鋅鋼管,10#鋼筋焊接下弦,8#鋼筋焊接拉筋,拉筋的距離為20 cm。冷棚頂部、東西兩側分別設置1~1.5 m通風口;棚南端設置3 m×4 m緩沖間,冷棚出入口為雙層推拉門,緩沖間外門向東開,兩門高寬均為2 m。冷棚內建造有蓄水池,施肥灌,配套水肥一體化系統。
2.2 架形參數 冷棚葡萄架式采用V形雙臂籬架,架高1.7 m,水泥柱高2.5 m,其中50 cm埋入土中,邊柱采用水泥立柱,內部每隔5 m用鋼管、角鋼設置支架,第1道鋼絲分別綁在水泥立柱和鋼管上,高度距地面60 cm;以上間隔60 cm分別引綁第2、3層鋼絲,這兩層鋼絲為雙絲,其間分別用0.6 m、1.2 m撐桿撐開。大棚膜采用厚度0.08 mm國產長壽無滴膜,全年扣棚。
3.1 園地選擇 大棚要建在靠近村莊、水源方便、交通便利、背風向陽的開闊地帶,東、西、南三面沒有高大遮光物,以便得到充足陽光,同時便于葡萄及時供應銷售市場。
3.2 品種選擇 冷棚葡萄在品種選擇上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抗寒性相對較強,耐高溫、樹勢中庸、不易發生徒長;二是品種成熟期適當早,市場認可度高,果粒大、外形美觀、風味獨特、耐儲運;三是抗病性較強。結合近幾年的生產實際,適合酒泉地區栽培的冷棚葡萄品種主要有維多利亞、奧古斯特、巨峰、無核白雞心、先鋒、巨玫瑰等。
3.3 定植技術 選擇芽眼飽滿、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的優質嫁接苗或扦插苗。在栽植之前將苗木根系修剪好,放到多菌靈溶液中浸泡殺菌后再栽植。栽植行向南北行,株行距0.6 m×1.6 m,采取“深溝熟化土壤、淺栽高壟覆蓋地膜”促早栽培的方法。
3.4 環境調控
3.4.1 溫度控制 冷棚葡萄各生長期的溫度控制如表1所示。休眠期在不受凍害的前提下,棚內溫度低于7.2℃;萌芽時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10~25℃,夜間5~15℃;新梢生長期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15℃左右;花期幼果期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15~20℃;果實膨大期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18~20℃;果實著色至成熟期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5~33℃,夜間溫度15℃左右。冷棚葡萄的技術關鍵在于越冬及早春的溫度管理,既要促進葡萄順利完成休眠,又要做好保溫,確保葡萄安全越冬。根據外界氣候變化和葡萄休眠需要采取四層膜覆蓋措施進行溫度調控(如圖1所示),即在大棚內鋼架下50 cm處用竹片、鋼管支撐覆一層塑料膜,這是第2層,稱為內保溫膜;利用栽培架第2層鋼絲支撐,分行向下拉至壟溝壓實,兩端在水泥立柱外扎嚴,形成封閉的小棚膜,此為第3層膜;秋末落葉后及時完成修剪、清園、施基肥、冬灌等工作后壟上覆上地膜。這樣就形成了4層膜覆蓋,能使葡萄不下架、不壓埋、不包纏即可安全越冬,同時早春可以避免凍害及早發芽,使葡萄提前上市。大棚膜與地膜可以周年使用,內保溫膜與小棚膜根據棚內外溫度進行調整,一般10月中下旬外界溫度降至0℃以下后逐步增加棚內的溫度,夜間先合大棚膜通風口,后蓋內保溫膜,再蓋小棚膜;早春隨著外界溫度逐步升高,可以逐漸撤去棚內的兩層膜,揭膜時則應先揭小棚膜再揭內保溫膜。
表1 冷棚葡萄各生長期溫度調控目標值
圖1 冷棚葡萄越冬多層覆蓋示意圖
3.4.2 濕度控制 催芽期空氣濕度要達到80%~90%,若濕度不夠噴灑清水,可促進萌芽。新梢生長期至開花前空氣濕度應控制在60%左右,花期控制在50%左右,以利于坐果。果實膨大期、著色成熟期空氣濕度應控制在50%~60%。濕度調控通過控制澆水、開關通風口進行,若開花前后濕度下調不易,可采用地膜覆蓋加膜下暗灌的方法降低棚室濕度。
3.4.3 光照調控 選用透光性好、抗老化長壽無滴大棚專用塑料薄膜,并定期清潔棚膜上的塵土。早春時節外界溫度穩定后,及時撤去內保溫膜和小棚膜。夏剪時調整葉果比例,保證2個梢養1穗果。在果實開始著色時,可以在棚架下鋪設反光膜,同時摘除3個月以上的老葉,以及過密的枝葉,促使果穗著色均勻,提高品質。
3.5 肥水管理 冷棚葡萄應根據土壤肥力條件及葡萄品種、樹齡、長勢、產量和肥料種類的不同,靈活掌握施肥方法、施肥時間和施肥量,主要是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同時配合葉面施肥[4]。基肥要在葡萄采收后至休眠前施入,施腐熟農家肥30~45 t/hm2或商品有機肥3 t/hm2,同時還可施入復合肥375 kg/hm2和硼砂30 kg/hm2。謝花后幼果將迅速膨大,膨果肥于謝花后3~5 d分3次施入,前2次施復合肥150 kg/hm2,間隔期1周,間隔1個月左右后再施復合肥150 kg/hm2和硫酸鉀150 kg/hm2,采用溝施、穴施或隨水沖施。在發芽至開花前一周﹑落花后10 d、膨果期、漿果成熟期等關鍵時期視需要配合殺蟲劑追施葉面肥,避免害蟲危害的同時也可提高葡萄產量和改善品質。灌水則在葡萄生長的萌芽期、新梢生長期、幼果膨大期和轉色期等需水關鍵期,采用膜下滴灌技術盡量滿足葡萄對水分的需求,灌水后注意通風降低棚內空氣濕度,以減少病害的發生。特別注意花期不能灌水,否則會導致大量落花。在葡萄落葉修剪后防寒前,灌1次透水,以利于越冬。
3.6 整形修剪 經試驗總結,當地冷棚葡萄適合采用V形籬架型進行整枝。第1年定植后留1~2個飽滿芽進行定干,選留1個新梢培養為主梢,抹除其余芽,主梢長至1.3 m時留1.2 m摘心,摘心后使主梢單向順鋼絲水平生長,主蔓上萌發的副梢留5片葉摘心,二級副梢留1~2片葉反復摘心,培養為均勻分布的結果枝組,每米留5~6個結果枝組向東西兩側分別引綁到二層鐵絲上。第2年新梢長至3~4 cm時分批抹除多余的芽;5葉1心或見花序后陸續抹除多余的梢。新梢長至40 cm左右時,選花穗大的梢按15~25 cm等距離定梢綁縛在鋼絲上。冬季修剪時在水平枝上每隔20 cm左右均勻擺布1個結果枝,一般留2~3個芽以短梢修剪進行更新。秋末完成修剪清園后方便小棚膜覆蓋保溫。
3.7 花果管理 根據品種特性壯枝留1~2個花序,中庸枝留1個花序,短弱枝不留花序;葡萄的花序明顯伸長后,選晴天中午摘去副穗,掐去穂尖,以集中養分,提高坐果率,防止果穗松散。坐果后及時疏果,疏去畸形、瘦小、果柄細弱、朝內、朝上生長的果,果穗整成圓柱形,留穗時一般產量控制在2 250 kg/hm2左右為宜,留果原則為大粒品種留30~50粒/果穗,小粒品種留60~80粒/果穗。盛花期和落花后10~15 d,在晴天10:00前或15:00后,用20~25 mg/kg的赤霉素藥液處理果穗,可以增大果粒,提早成熟。注意做到逐株逐穗浸蘸,不漏蘸、不重蘸。處理后7 d左右噴一遍波爾多液廣譜性殺菌劑后,套上葡萄專用果袋,以提高果實商品性。
3.8 病蟲害管理 酒泉市冷棚葡萄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等,蟲害一般發生較輕,主要有蚜蟲、薊馬、葉螨等。優先采用以下措施進行防治:秋冬季和初春季節,及時清除病果僵果、病葉、病蟲枝條等,以減少蟲源、菌源;生長季節及時摘除病穗、病葉;加強夏季栽培管理,避免樹冠郁蔽;利用糖醋液、黑光燈、黃藍板誘殺害蟲;采取出入口、通風口設置防蟲網等措施降低病蟲、鳥的危害;采取果實套袋,以切斷病菌傳播途徑和避免鳥的危害;使用BT、白僵菌等真菌及其制劑防治葡萄蟲害,使用礦物源農藥、微生物和植物源農藥防病,如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等進行預防和前期控制[5]。在上述方法不能有效控制病蟲害時,可以使用高效低毒化學藥劑,如在花前和花后,可以噴施40%施佳樂400倍液和50%速克靈1 500倍液防治葡萄灰霉病;可以用抑快凈2 000倍液或銀法利、金雷多米爾·錳鋅、殺毒礬等防治霜霉病;使用綠妃、翠澤或露娜森防治白粉病。使用化學藥劑時,要嚴格控制藥劑濃度和使用次數,交替用藥,注意掌握農藥安全間隔期。
3.9 采收 5月中下旬,冷棚葡萄開始著色,去掉果穗附近遮光的葉片,促進果穗著色均勻,充分上色。6月10日左右開始上市,適時、分期采收。充分利用晝夜溫差大的有利條件,促使果霜增厚、糖分提高,同時提高果實抗病力。采收時以天氣晴朗、氣溫較低的上午或傍晚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