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以壽
(岑溪市南渡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廣西 岑溪 543202)
牛大力(見圖1)又被稱為大力薯、山蓮藕、牛古大力等,屬于一種典型的豆科崖豆藤屬植物,目前廣泛分布于貴州、海南、廣西、江西、廣東和湖南等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主要生長發育于灌木叢中。牛大力具有強筋活絡、健腎壯腰、潤肺補虛等臨床療效,可有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等疾病,經濟價值較高[1]。近年來,牛大力市場需求量逐漸增多,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追捧和熱愛,可用作煲湯、制藥的原料。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日益加快,廣大人民群眾的食療意識與保健意識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養生食用藥材獲得了公眾的喜愛,牛大力更是如此。但是,牛大力人工栽培還沒有得到產業化推廣,因此,大力發展牛大力產業顯得尤為重要[2]。

圖1 牛大力藥材
早在20世紀90年代,很多學者著手研究了牛大力根的化學成分。通過試驗發現,高麗槐素與芒柄花素是牛大力藥材的兩大主要成分,可將其作為衡量牛大力質量的主要指標。在醋酸乙酯(牛大力的乙醇提取物)中可分離出一系列有用的化合物,包括美迪紫檀素、圓齒火棘酸、豆甾醇、紫檀素、呋喃二羥基苯甲酸和四羥基查爾酮等。與此同時,牛大力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包括鋅元素、錳元素、鐵元素、銅元素等,這些微量元素對促進造血、合成血紅蛋白、合成機體內酶等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3]。此外,牛大力含有三萜、多糖、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尤其是多糖可以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
牛大力具有較強的抗疲勞性、抗癌性、抗氧化性、免疫調節性等諸多優點,主要應用于3 個方面(見表1)。第一,牛大力可以作為制作藥酒、藥膳的原料。藥酒、藥膳的營養價值較高,既可延年益壽,又可強身健體,還可防病治病,發揮較佳的滋補功效。目前,廣西、江西、廣東、湖南等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經廣泛地將牛大力用于制作藥酒、藥膳。第二,牛大力可廣泛應用于制作中成藥。基于牛大力的保健功能,20 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經開始將其應用于強力健身膠囊、壯腰健腎丸等藥物的制作。例如,廣州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教授鄧鐵濤就在治療運動神經元疾病的過程中應用了牛大力。此外,牛大力可有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等疾病,藥用價值較高。第三,牛大力可廣泛應用于煲湯。大量的試驗研究表明,牛大力的水溶性提取物含量較高,而脂溶性有效成分相對較少,但是其含有較高含量的三萜、多糖、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如果將其用于煲湯,必然能發揮出較佳的補骨強筋功效。目前,廣東、廣西等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群眾將牛大力作為煲湯食材的現象較為普遍。

表1 牛大力的用途
牛大力產業特別適宜在亞熱帶地區發展,尤其是廣東、廣西等省(自治區、直轄市),這些省(自治區、直轄市)屬于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屬于低緯度溫濕地區,日照時間長、降雨量充沛、熱量充足,具有豐富的水資源,而牛大力的生長發育恰恰喜愛這種溫濕條件。加之廣東、廣西等省(自治區、直轄市)霜凍少、積溫高,土壤資源、氣候條件均能滿足牛大力產業的發展需求。另外,廣東、廣西等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群眾自古以來就喜歡利用藥材來煲湯養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對牛大力的需求量,使得牛大力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與此同時,廣東、廣西等省(自治區、直轄市)是我國牛大力野生種質資源較為集中的地區,對于牛大力種質的儲存與收集等均有明顯的優勢。目前,已經有相當數量的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研發,共同攻關牛大力組培苗技術,并且先后建立了多個連片牛大力種植基地,對于牛大力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牛大力最早被清代何諫約所著的《生草藥性備要》收錄,其也是1990 年版《廣西中藥材標準》中明文記載的地方藥材。當前,廣大人民群眾日益意識到牛大力的良好保健功效,對于牛大力的需求量呈現出日益增長的趨勢。但是,隨著人們對牛大力需求量的增加,野生牛大力種質資源被亂采濫挖的情況逐漸出現,長此以往,直接導致野生牛大力資源大量、快速減少,而且對于其繁衍、保存等造成了較大的威脅,嚴重影響了野生牛大力種質資源的有序利用與保護,野生牛大力種質資源已經所剩無幾。
目前,廣大人民群眾在市場上購買的牛大力基本上仍處于野生狀態,處于野生狀態的牛大力繁殖方式以種子繁殖為主,具有繁殖率低、發芽率低、生長速度慢、發芽時間長等弊端,已經難以符合當前市場對于牛大力的需求[4]。雖然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并開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研究,但由于研究人員、研究資金有限,還未形成系統化研究體系,牛大力的遺傳育種技術、種植技術還有待提高,在短時間內不能實現牛大力的大規模栽培。
目前,牛大力市場呈現出明顯的“供不應求”現象,有些不法商販在高額利潤的刺激下,以苦牛大力(綠花崖豆藤的干燥根)來冒充牛大力,導致市場上的牛大力產品良莠不齊。苦牛大力與牛大力在功效、性狀等方面有較大的差異,苦牛大力的根為圓柱形,橫切面存在明顯的放射狀紋理,入口有較大的苦味;而牛大力的根為紡錘形,外皮相對粗糙,呈黃色[5]。雖然苦牛大力與牛大力的差異明顯,但普通消費者并不具備這些辨別知識,對牛大力的功效缺乏正確的認識,常常混淆苦牛大力與牛大力,從而影響牛大力產業可持續發展。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牛大力產業都是通過不斷采挖野生資源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但是這種“涸澤而漁”的方式導致野生牛大力種質資源處于枯竭的邊緣。為了能更好更快地推動牛大力產業發展,相關單位已經投入相當數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種植規模仍然較為有限,遠遠沒有達到牛大力產業化供應水平。
務必要在牛大力資源分布集中的區域采取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切實保護野生牛大力種質資源,可實施遷地保護或就地保護。例如,通過指派專職人員來管護野生牛大力資源、加大宣傳力度、科學劃定野生牛大力資源保護區等多種保護方式,也可基于野生牛大力資源的生長環境要求來開展遷地保護,構建若干個牛大力種質資源圃,以此來為牛大力栽培技術研究、育種技術研究、選種技術研究打下扎實的基礎。
第一,有關部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與野生牛大力資源相關的科研項目立項,尤其是要加大牛大力育種學、遺傳學、植物學、栽培學等方面的研究,出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來鼓勵高校、科研院所、企業聯合攻關,特別是要加大牛大力人工栽培技術方面的研究力度,切實解決好優質種苗繁殖問題,以此來滿足市場需求。第二,為了有效節約土地資源,可采用牛大力與高大樹種套種的方式,切實提高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由于目前牛大力市場呈現出明顯的“供不應求”現象,因此,快速繁育牛大力成為推動牛大力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故而需要建立牛大力產業化生產基地。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均要做到主動、積極參與其中,大力申報相關的科研項目,通過項目來帶動科學研究,通過科學研究來促進項目發展,進而實現牛大力規模化種植。值得注意的是,建立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極為重要,能輻射帶動相關區域的經濟發展,進而實現牛大力產業可持續發展。
第一,政府有關部門要充分意識到牛大力產業的市場前景與發展優勢,“量身打造”一大批優惠政策來鼓勵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及廣大種植戶開展牛大力的種植與研究,切實推進牛大力產業發展。第二,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來培育一批新型牛大力種植戶。牛大力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于“人”,要采取多種措施來提升牛大力種植戶的種植能力,力爭“上水平”“提檔次”“擴規模”,讓其轉型為農業土專家。同時,要積極鼓勵各類畢業生投身牛大力產業發展,尤其是要重點吸納一些有創新能力、有學歷、有知識、有返鄉創業想法的年輕人從事牛大力生產、銷售、研發工作。
牛大力藥用價值、經濟價值均較高,越來越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但是在牛大力產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導致牛大力產量和品質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因此,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來解決存在的問題,切實保障牛大力產業有序、穩定、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