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江
(德州市陵城區臨齊街道辦事處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山東 德州 253500)
在溫室蔬菜種植過程中,種植人員要持續關注蔬菜的生長情況,科學控制水量、肥量、室溫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溫室種植的優勢,給蔬菜生長營造良好的環境,實現蔬菜優質高產。
第一,溫室種植蔬菜可以實現周年生產,滿足市場對蔬菜的需求。第二,溫室蔬菜種植可以為蔬菜提供遮風擋雨的場所,提高蔬菜的成活率,使蔬菜具有良好的長勢。第三,溫室蔬菜種植可以提高蔬菜的品質和產量,為種植戶帶來更高的收益。
2.1.1 溫室設施和防護。建設溫室前要做好規劃設計,如在溫室周圍設計防水設施以免雨水積存導致整個棚體塌陷。溫室骨架要足夠牢固,以保證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延長溫室的使用壽命;要注意定期給鋼架涂抹防銹漆,還要經常檢查焊接部位。新建的溫室基地一定要在雨季前做防雨措施,通常在后墻和后屋的位置覆蓋一層聚乙烯塑料薄膜。進行扣棚時需要提前清理好棚內雜物。在大雪天氣,需要及時清理棚頂的積雪,如果發現溫室不夠牢固,要及時對其進行加固。
2.1.2 溫室內消毒和基肥施用。正式使用溫室前要做好消毒工作,利用多種藥劑徹底殺死棚內存在的病菌。另外,在種植土壤中施加適量的有機肥,確保蔬菜生長得更加健康,但要使用腐熟的有機肥,否則易出現燒根問題以及受到病蟲害侵襲。
2.1.3 土壤管理。溫室的土壤環境是蔬菜種植最基礎的條件,種植人員在種植前應對土壤進行科學的管理,給蔬菜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進行土壤改良時,可以實施秸稈還田,以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活躍度和土壤肥力。用不同種類的蔬菜進行合理輪作和間、混、套作,結合耕、翻、耙改變土壤的營養狀態[1]。
2.1.4 蔬菜品種選擇。蔬菜品種較多,選擇時需要遵從以下原則:第一,需要避免盲目選種,一般選擇市場需求量較大、耐旱、耐病的品種,保障種植戶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第二,需要從正規渠道選購種子,保障種子發芽率較高,進而提高蔬菜產量。
2.2.1 蔬菜育苗前準備。如果育苗時間處于冬季,要在溫室內提前鋪設好地熱線或者扣棚烤地,確保種植地的溫度能達到育苗要求,并且可以在溫室內多加一層小拱棚進行育苗,防止氣溫過低。夏季育苗需要注意在溫室外側搭設遮陽網等設施進行降溫。育苗前種植人員要做好整地工作,將土地整平,在上方放置已經裝好基質的苗盤。制作苗盤時,可以將草炭和蛭石按照2︰1 的比例混合均勻。如果苗盤是新盤,可直接使用;如果是舊盤,借助苗盤消毒機(見圖1)經過消毒處理后才能使用。

圖1 苗盤消毒機
2.2.2 播種。播種時需要注意播種時間的選擇,春季到夏季一般播種喜熱型蔬菜,如茄子、辣椒、黃花等;夏季到初秋一般播種喜寒型蔬菜,如白菜、生菜、芹菜等;適合冬季播種的蔬菜有菠菜、香菜、蘿卜等。播種前種植人員需要先進行藥劑拌種,如使用百菌清進行拌種,播種完成后用水澆透,再覆蓋薄膜。第2 天檢查土壤含水量,一般澆透的基質顏色更深,如果顏色較淺,應適當進行補水。出苗前注意將溫室的溫度控制在28~32 ℃,要保證出苗環境的溫度穩定,最好在夜間加蓋一層覆蓋物縮小溫差,以利于出苗。約70%種子露白時即可撤去薄膜,并且要保證出苗時間控制在8 d內,否則會影響幼苗健康生長。
2.2.3 苗期管理。第一,出苗后要適當降低夜間溫室溫度,避免出現徒長苗,一般夜晚將溫度控制在7~12 ℃,白天最高溫度不宜超過25 ℃。種植人員可以在穴盤內安插溫度計,當基質溫度低于5 ℃時,苗木的根系會停止生長,最終形成黃化苗。如果外界氣溫過高,可以進行適當降溫,如利用遮陰棚或者適當放風。外界氣溫過低時,可以采用強光照射的方法提升棚內溫度。在實際進行室溫控制時,種植戶可以應用智能溫室環境監測系統(見圖2)實時監測溫室內溫度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控溫室內溫度。智能溫室環境監測系統利用了可視化技術,并且能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再將溫度數據信息通過通信技術傳輸到終端。種植戶只需要將程序輸入系統,就能讓溫室保持恒溫狀態,當出現溫度過高或過低情況時,系統會自動采取相應措施調節溫度。一旦出現系統無法控制的情況,會及時發出警報提醒種植戶,降低不良影響[2]。

圖2 智能溫室環境監測系統
第二,如果穴盤濕度不夠,也會影響苗木的生長狀態,導致根系過干發黃而死亡。濕度不足時一定要及時補水。如果苗高不足1 cm,可以輕澆水,出現缺水情況時要澆透,最好在早晨進行澆水。種植人員可以利用先進的微分子澆水技術,有效提升蔬菜的吸水能力。此外,可以結合溫室大小均勻安裝一些噴頭,利用現代化設備控制噴水量、噴水頻率,實現溫室蔬菜澆水自動化管理。
第三,在溫室蔬菜種植過程中合理施肥,才能滿足蔬菜對多種養分的需求。進行施肥時,為了提升肥料的利用效率,需要確保溫室的密閉性,避免因密閉不足導致肥料隨氣體蒸發。具體施肥時,為了滿足蔬菜對營養成分的需求,種植人員應根據不同的蔬菜品種合理進行施肥。例如,在黃瓜種植過程中,生產1 000 kg 黃瓜需要氮元素約2.5 kg、磷元素1.5 kg 和鉀元素3.5 kg。黃瓜定植前,667 m2施加磷鉀肥等有機肥5 000~7 500 kg、磷肥25~30 kg,提前補充好其生長所需的養分[3];黃瓜結瓜初期進行第1 次追肥,667 m2追施氮肥10~15 kg、磷、鉀肥各15~20 kg,以后每隔7~10 d 結合澆水追肥1 次,整個黃瓜生育期追肥8~10次[4]。
第四,增施二氧化碳氣肥。溫室冬季放風量減小,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低,不利于植株進行光合作用。施用二氧化碳有顯著的增產作用,特別是在1 月下旬至2 月末,室內基本屬于封閉狀態,此時利用二氧化碳發生器或者簡單的二氧化碳專用吊袋補充二氧化碳,對蔬菜增產極其有利。
第五,注重病蟲害防治。一是物理防治。栽植之前,在溫室通風口處用防蟲網封閉,阻斷害蟲的傳播途徑。在溫室內懸掛黃、藍板,黃板可誘殺蚜蟲、白粉虱、斑潛蠅,藍板可誘殺薊馬。黃、藍板可用細線懸掛,667 m2懸掛20~25 塊,懸掛高度以高出生長點5~10 cm 為宜,并隨著蔬菜的生長不斷升高其高度,使色板始終高于蔬菜生長點,便于誘捕害蟲。二是藥劑防治,最好是生物藥劑與化學藥劑交替使用。可以交替使用藜蘆堿、苦參堿、農用鏈霉素、新植霉素等生物藥劑與阿克泰、阿米西達、杜邦抑快凈等化學藥劑,避免病蟲害產生抗藥性,并減輕化學農藥殘留。為了確保農藥的使用安全,應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藥,并對化學藥劑在蔬菜上允許的使用限次、最高殘留量和安全間隔期進行全面了解并嚴格遵守[5]。
在溫室蔬菜種植過程中,要注重苗前和苗期管理工作,為蔬菜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種植人員還應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實現對溫室、水分、光照等的管控,滿足蔬菜健康生長需求,進而實現蔬菜優質高產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