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桂芬 鐘張勝
摘? ? 要:隨著綠色環保理念的加強,林業工程造林是重要的系統工程,其在新時代林業發展戰略中展現了自身的技術和戰略特征,需要相關部門及專業人員進行系統規劃。在此基礎上,從造林準備、技術實施、管理方法和人員培訓的角度,系統地分析了新時期通過林業工程進行林業管理的策略。簡要論述了在當前林業發展政策的基礎上發展造林的必要性,提出了提高我國林業造林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的途徑,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策略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9-0135-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725;F326.2? ? ? ?文獻標志碼: A
隨著當今我國對人工造林需求的不斷增長,現代林業工程造林的壓力也相對較大。作為相對復雜的系統項目,它涉及構建和執行過程中的許多因素,如人力、財力和物力。有效結合這些環節,才能避免造林效果受到影響,并提高各種要素的應用水平。
在此基礎上,現代林業工程造林管理已成為關鍵的環節,管理人員必須了解林業造林管理業務的重點,并避免潛在的影響因素和問題,需在這一領域進行研究。
1? ?林業工程概述
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將耕地擴大到可滿足人口需求,這導致我國的植被覆蓋率下降。大量土地用來耕種農田,對生態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近年來,由植被退化引起的問題變得越來越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部門逐漸加大了對造林項目的重視,并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以鼓勵退耕還林。但是,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人工造林項目未達到預期效果,氣候和地質問題降低了樹木的成活率,嚴重阻礙了我國林業的未來發展。
我國造林管理措施尚未成熟,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給林業項目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障礙。因此,在林業項目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必須運用有效、科學的管理措施,為建設項目提供可靠的指導,從而提高林業建設質量。同時要加強抗旱造林管理,促進我國林業經濟的健康發展,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從而實現高素質管理和資源優化,改善人力和物力條件,以此來完成植樹造林的目的。
此外,現代管理模式應用于林業項目,以確保項目建設和開發及時,并滿足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在林業工程造林管理過程中,員工必須遵守相關規定和原則,為以后的造林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充分協調可利用資源,并展示森林管理中的自身價值[1]。
2? ?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的必要性
在執行特定的工程項目中,現代林業進行造林管理有著關鍵的作用。此要求反映在多個環節上。現代林業的規模越大,不可避免地出現在相關建筑中。各環節所出現的問題會影響造林的最終效果,因此必須通過科學管理研究來優化現代林業工程,以確保造林合理。通過現代林業進行造林管理,可以對多部門有效安排,是適應現代林業工程日益復雜林業發展需求的重要條件,確保所涉及的因素都能發揮作用,通過現代林業進行合理的造林管理。通過詳細全面的管理和控制,對各種影響因素進行詳細分析,以確保相應的現代林業造林效率更高,資源利用率顯著提高。
3? ?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的實施策略
3.1? ?加強林業工程造林技術的實施和管理
不論是建立林業工程造林還是管理林業工程,這些環節都具有較強的專業素質和較高的技術含量。綠化管理包括許多專業技術,并且涉及許多相關領域的認證技術人員。因此,通過林業工程管理提高造林質量,在加強技術應用和技術管理科學應用方面,開始對林業工程造林進行綜合研究。在林業造林項目批準期間,技術人員應參與具體的規劃設計,對林業造林計劃進行技術評估,確定工程造林設計的技術邏輯和適用性,并將該技術視為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林業工程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和質量保證。
現今,工程設備和機械已廣泛運用于林業工程造林。需要結合技術工作與林業的需求,通過應用機械以達到林業造林工作效率、工程質量和成本的最優化。同時,技術研究還應系統性地管理機械設備的使用、維護和運行,提高林業工程機械設備的效率,才能確保林業和林業工程機械設備的有效利用。在林業管理和維護過程中,進行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提高苗木質量,提高成活率,促進高科技林業工程綠化發展,確保達到高質量和高效率目標。高科技技術的應用和管理還應側重于林業管理活動。在林業工程技術系統地應用林業技術的基礎上,提高林業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更好地優化生態環境,振興林業項目,為經濟和社會服務提供綠色環境。
3.2? ?做好林業工程資源管理
林業項目造林過程具有資源消耗大、資金需求大等特點。基于此,應該對該項目進行系統的管理和科學研究,以實現高效及以市場為導向的林業項目造林目標。要對現有林業項目的造林資金進行認真管理,管理工作要善于“潛在利用和開源”,不斷豐富林業資源。在林業工程綠化工作、管理工作、設備、材料、能源等方面,要著眼于基本消費和支出的部署和控制,通過管理系統的優化和創新,減少造林中不必要的環節,減少林業工程造林造成的浪費和損失。同時,管理研究應提高資源利用效率[2]。
3.3? ?嚴格規范標準化技術管理活動
在林業工程造林過程中,每一方面都直接影響植物的最終質量,必須采用科學方法確定造林、維護方法和計劃,以有效促進林業的健康發展。某些地區遇到資金短缺和人力短缺的問題,這無疑影響了造林工作的實施,影響了幼苗的健康生長,林業工程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地方政府應根據造林工作經驗和相關領域的科學技術成果,完善造林活動的流程和內容,并建立完整的系統,規范造林工作標準。使用林業工程技術確定待種植樹木的種類,增加維護和補植強度,確定相應的種植方法,并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避開風力。這套標準為造林工作人員提供了明確的工作方法和施工思路,不僅提高了造林工作的標準化和科學性,而且提高了造林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3.4? ?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幼苗跟蹤管理活動
大數據技術是一種數據輸出、分析和統計技術,可以提供信息的收集、傳輸和存儲,并且是精確跟蹤的重要平臺。它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并廣泛用于多個領域。我國地方政府必須積極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造林和維護工作,進一步支持相關業務的發展,并提高造林業務的科學結構和效率。使用大數據管理平臺的移動客戶端設備和定位設備確定每株幼苗的位置,并發現幼苗的生長狀態,如病蟲害和營養不良的問題,需要全面收集有關苗木生長狀況、生長特性等方面的數據,以便采用大數據技術為幼苗提供最佳的生長條件,害蟲預防方法以及修剪、澆水、除草等措施。通過大數據為員工提供了更系統和科學的研究指南,并不斷完善數據質量,使工作人員發揮智能檢測和控制技術。根據用水情況,最終使用智能控制技術有效地控制終端灑水設備灌溉幼苗,科學地調節水和養分的pH值,從而改善植物生長質量。
3.5? ?堅持林業技術原則,開展人員培訓活動
基于人員經驗和專業技術知識,傳統的造林活動已不再適應新時代高質量、高水平的造林需求。技術造林將是未來的主要造林活動。這不僅大大節省了勞動力資源、降低了造林成本,而且提高了造林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促進更好更快地發展造林工程。
在此基礎上,地方政府應不定時對工作人員進行林業技術培訓,確保員工都有明確的業務技術學習方向,明確工作人員的職責。對人員進行系統、全面的技術培訓,使其掌握造林和苗圃維護方面最先進的技術方法,并將其應用到日常造林和維護工作中。鼓勵員工根據崗位特點開展自我學習活動,不斷提高技術水平,鼓勵員工在日常生活中將創新的設計技術引入實際工作中,從而促進林業創新和技術系統的更新。在此過程中,為進一步提高員工的技術水平,應為員工提供專業的學習機會。
3.6? ?合理分配管理資金
林業發展也需要資本投入,如果管理方法不合理,很容易產生不必要的支出。早期階段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于種植、管理、澆水和施肥工作,中期階段將資金用于護林員和植被的維護上,林業發展的投資集中在早期的種植和后期的維護上,以便合理調整從而節省更多資金。在使用綠化項目資金時,要注意專項資金的使用,并注意專項資金的性質。就造林資金投入和項目規模而言,該項目是大型項目,這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造林項目和對不同項目制定資金預算時,合理分配項目資金。
4? ?結束語
當前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造林工作,對造林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應根據主觀經驗和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改變傳統的造林工作方法,重視技術造林的重要性,并根據其設計造林業務計劃,嚴格執行并規范管理活動,使用大數據技術開展苗木監測管理活動,并根據造林技術原則開展人員培訓活動,以鼓勵發展造林活動。這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長期任務,需要地方政府給予足夠的重視,以促進林業工程造林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 1 ] 李學軍.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策略[J].鄉村科技,2020,11(32):73-74.
[ 2 ] 林超.談林業工程造林的管理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10):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