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
【摘? 要】幼兒的心理健康備受社會的關注,幼兒園必須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列入重點工作,打造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給予幼兒關心和愛護,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成長。幼兒心理健康教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觀察幼兒的心理變化和行為舉動,給予及時的指導和點撥,引導幼兒在教學活動中有所表達、有所體驗,獲得自我發展的動力。本文以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為出發點,進而分析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關鍵詞】幼兒園;心理教育;心理健康;幼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0-0186-03
Current Methods and Way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 Second Kindergarten in Linze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DING Ling
【Abstract】The mental health of young childre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 the society. Kindergartens must includ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s a key task, create distinc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ctivities, give children care and love, and promote their mental health growth.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teacher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leading role, observe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changes and behaviors, give timely guidance and advice, and guide children to express and experience in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gain motivation for self-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importance of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then analyzes the measures to carry out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Keywords】Kindergarten;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Young children; Methods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一環,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關鍵性作用,無論是幼兒家長還是幼兒教師,都必須提高對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視,給幼兒營造和諧友愛的學習環境,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具備合群的性格。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對人們幼兒健康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更多關注幼兒的身體健康和學習情況;對幼兒心理健康的認識存在誤區,把“心理健康”等同于“品德教育”。
一、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促進幼兒性格的形成
如今,家庭中的獨生子女很多,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或者“小公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受父母溺愛。這使幼兒形成了一些錯誤的性格和觀念,如懦弱的性格。幼兒遇到事情就去求助父母,父母不讓幼兒獨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為這是在保護幼兒,實際上阻礙了幼兒的身心發展,養成了霸道的性格。在家里幼兒想要什么,父母就給買什么,如果不買幼兒就發脾氣,形成亂花錢的觀念。幼兒不知道父母掙錢的不容易,只知道自己享樂,久而久之,形成拜金主義的思想。因此,幼兒教師應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向幼兒傳授心理知識,使幼兒樹立理想的自我形象,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
(二)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
當幼兒的心理出現問題時,他們會表現得緊張、不安、暴躁、抑郁、遲鈍,這些都不利于幼兒智力的發展。導致他們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和生活中,幼兒不愿意接觸陌生人,也缺乏堅強的意志。幼兒教師在幼兒階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打破幼兒的心理壁壘,使幼兒身心愉悅,快速融入集體教育活動中,跟隨幼兒教師的節奏,實現心智的全面發展。智力是衡量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健康心理是幼兒智力和人格發展的前提,可見心理與智力是互相促進、共同進退的。現代心理學表明:在孩子的幼兒階段,我們必須要注重對他們進行潛能開發、優化他們的道德品質、增強他們的適應能力,以幼兒樂于接受的方式,給幼兒心理成長提供指導。
(三)提高幼兒的個人素質
心理素質是幼兒綜合素養的一部分,當幼兒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時,他們會更加主動、樂觀,對待一切事物都充滿愛心。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讓幼兒在幼兒園里感受到溫暖和友愛。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不僅注重人才的智力素質,還要求他們要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這也給幼兒教育指明了改進方向。在幼兒教育工作中,教師要加強對幼兒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的激發,通過多媒體播放心理教育視頻,結合生活中的實例教育幼兒,開發幼兒的思維方式;加強對幼兒合作交流和創新精神的培育,將幼兒分成小組進行游戲或者學習,適當開展小組活動,鍛煉幼兒與同伴合作的能力;加強對幼兒自立自強的人格品質的培育,把心理健康與人格教育、養成教育結合起來,告訴幼兒要獨立自主,發展其終身學習的意識。
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營造溫馨的心理環境,關注幼兒成長
幼兒的個性天真可愛,他們喜歡溫馨而舒適的環境,因此教師要善于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觀察幼兒心理的變化,這將對幼兒的性格、能力和愛好的培育起到推動性作用,使幼兒身心愉悅,獲得積極進取的動力。首先,幼兒教師要減少外部壓力,不能用競爭、懲罰的方式督促幼兒學習,讓幼兒的心理遭受打擊,害怕犯錯,不敢參與集體活動。幼兒教師要讓幼兒擁有參與活動的激情,改變他們“畏首畏尾”的現狀。其次,幼兒教師要加強對幼兒的照料。幼兒離開家庭,走進幼兒園,幼兒教師就成了與幼兒相處最多的人。因此,幼兒教師必須要對幼兒進行全面的照料,使幼兒感受到教師的愛,把教師當成自己的好朋友。再次,幼兒教師要淡化成人權威。幼兒也是有自主權的,應該成為活動的主人,教師不能以自己是成人就對幼兒發號施令,限制幼兒的發展,而是要關注幼兒的成長,培養其獨立思考的習慣,使幼兒向教師吐露心聲。
(二)提高教師綜合素養,制訂周詳計劃
幼兒教師必須要具備責任心和事業心,對幼兒教育事業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斷學習幼兒心理教育知識,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在心理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給幼兒帶來豐富的體驗,開闊幼兒的眼界。幼兒園應該加強對幼兒教師的培訓和深造,可以選派優秀的幼兒教師去參加幼兒教育講座,促使他們學習專業的幼兒心理教育方法,與其他的幼兒教師共同探討教育經驗,從而達到取長補短、去粗取精的目的。幼兒園還可以邀請幼兒教育專家到幼兒園開展講座,通過真實的案例來分析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促進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引導教師不斷汲取新知識和新理念,并將其運用到實際教學中。與此同時,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前,幼兒教師應該制訂出詳細而周密的計劃,給幼兒提供清晰直觀的學習目標,帶領幼兒一起參與到課堂中,發揮健康教育的功能,優化幼兒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
(三)鼓勵幼兒表達情緒,加強心理疏導
當幼兒不愿意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幼兒教師就應該有所察覺,及時與幼兒溝通,獲取幼兒內心的真實想法,從而幫助幼兒走出陰影,重新回到班集體中,健康快樂的地成長。幼兒教師應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與幼兒分享自己的獨特感受,逐漸消除恐懼和膽怯的心理,增強自信。幼兒教師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每天微笑面對幼兒,加強對幼兒的心理疏導,引導幼兒看到自己的進步,為幼兒帶來成長的資本。在評價幼兒時,教師不宜過于呆板苛刻,要挖掘幼兒的優點和長處,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幼兒教師對于每個幼兒的情況都要做到心中有數,根據幼兒的表現做出具有趣味性的評價。時代在發展,教育在改革,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須與時俱進,幼兒園還可開發幼兒心理教育資源,制作心理教育繪本,讓幼兒發散自己的思維。
(四)安排幼兒參與心理活動,培養幼兒的能力
幼兒教師要善于組織各類心理活動,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讓每一個幼兒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在活動中展示自我,增強合群意識。不同的心理活動對幼兒的成長發揮著不同的作用,需要幼兒教師結合實際去選擇,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使幼兒形成良好的性格。常用到的有民間游戲、角色游戲、區角游戲等。民間游戲是指將日常生活中的游戲引入幼兒課堂,不受時間、空間、條件的限制,幼兒能夠隨時隨地地玩。而且民間游戲易學、易會,有利于幼兒體智德美勞的發展;角色游戲就是教師指導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學會觀察和思考,在游戲中培養幼兒遵守規則的習慣;區角游戲指的是在幼兒園的益智區里,幼兒教師組織一些心理小游戲,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在游戲體驗中改變錯誤的心理傾向。幼兒教師要加強對幼兒個體的心理教育,能夠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指導。
(五)發揮家庭教育作用,形成整體合力
目前,有些幼兒園認為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其實,他們恰恰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還需要家庭的協助,實現家庭和幼兒園的結合,從而發揮出家庭教育的優勢,發揮整體合力。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幼兒,因此,家長要規范自己的言行和品格,為幼兒樹立學習榜樣,創造輕松的家庭氛圍,使獲得長遠的發展。所以,幼兒教師要與家長達成共識,讓幼兒在有愛的家庭氣氛的影響下發展健康身心,實現家園共育,將幼兒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三、結語
總之,幼兒期是幼兒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幼兒心理健康教師要尊重和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不斷優化育人環境;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組織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活動,鼓勵幼兒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使幼兒情緒積極,敢說敢做。健康心理是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前提,在今后的幼兒教育中,幼兒教師必須要繼續創新和突破,完善心理教育目標,以正確的教育行為引導幼兒快樂、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曲文麗.淺論實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J]青年時代,2015(22).
[2]支潔.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思考[J]啟迪與智慧,2016(05).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