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
摘 ?要:教師培訓是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基于“2020年全國青少年博物館教育線上研修班”的教師培訓實踐,中國兒童中心師資培訓部發現問題驅動對于教師培訓非常有效,并初步形成了“問題驅動、導師引領”的師訓模式,收到了較好的培訓效果。本文重點探討了這一師訓模式的構建和實施路徑。
關鍵詞:教師培訓;問題驅動;師訓模式
教師培訓是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教師培訓工作,陸續出臺重磅文件,從源頭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大力振興教師教育、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轉變培訓方式”等內容。《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強調,要“加強教師培訓需求診斷,優化培訓內容,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師培訓的有機融合,實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培訓”。
一、師訓模式構建的實踐背景
目前,我國校外教育機構由于隸屬歸口不同,其師資培訓組織管理也非常復雜。有別于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有著非常好的組織保障體系,一部分校外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只能依靠自我探尋提高。為提高校外教育教師能力從而提升校外教育質量,2018年中國兒童中心成立了師資培訓部,旨在面向全國校外教育教師和管理者開展培訓。師資培訓部積極建構OMO一體化課程體系、拓展延伸培訓內容、探索多元培訓模式。在2020年全國青少年博物館教育線上研修班的實踐過程中,初步形成了“問題驅動、導師引領”的師訓模式(以下簡稱“問題驅動模式”),收到較好的培訓效果。
二、問題驅動模式的界定及理論基礎
問題驅動模式,是以問題設定、問題解決作為學習核心的一種培訓模式,即將問題設計到師訓內容中,學員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最終通過解決問題來獲得新知和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的一種培訓模式。問題驅動模式強調“以問題為主線、以學員為主體”,倡導“以學定培”,創造了學員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創新協作的新型師訓模式。借助已有的知識體系以及教師的引導,學習者成為接受與建構知識體系的主體,其中“情境”“協作”“會話”和“建構”是建構主義理論學習觀的四大要素。問題驅動模式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其主要做法是:培訓前,請學員們收集自己在教育實踐中遇到的困惑或熱點難點問題;培訓中,建立學習共同體,請學員結合所學新知,分享對困難或問題的理解,所有學員都要參與討論,然后專家有針對性地答疑解惑;通過積極探究與專家指導,學員可以運用已有知識經驗主動建構新的知識網絡,解決目標問題。
三、問題驅動模式的實施路徑
(一)調研需求,設定問題
師訓前的需求調研及分析,是確定師訓目標、主題和內容的基礎。為深入了解學員的培訓需求,師資培訓部對往屆青少年教育研修班的近300名學員進行需求調研。結果顯示,后疫情時代博物館教育與互聯網的結合方式、博物館教育活動的開發與實施,這兩個問題是當前博物館教育的熱門話題。因此,結合新形勢,師資培訓部確定本次博物館教育研修的主題為“青少年博物館教育+互聯網”。研修開展正值疫情期間,為了改善專家和學員間時空分離、線上培訓體驗感較差的現狀,師資培訓部嘗試問題驅動模式,切實提高了線上培訓的實效。
(二)創設情境,問題驅動
在設定問題后,如何在真實的情境中驅動問題,才是決定培訓成效的關鍵。問題一定要在真實的情境中呈現。這樣,基于學員視角,問題驅動才會真正發揮作用。因為問題只有與學員的培訓需求一致,或是在真實的教育環境中,學員才能感同身受,進而學習興趣被激發、主動探究意識被調動。線上學習共同體就此形成,非常有助于問題的驅動。在本次研修中,問題驅動的具體方式如下:
第一每天定時在學員微信群中提出問題,引發學員集體性探究和互動。本次研修,師資培訓部會組織學員在微信群,圍繞某一問題進行討論,這一問題即為驅動性問題,是指引學員思考、學習的“指南針”和“發動機”。問題拋出后,專家導師結合大家討論生成的內容,闡述自己的觀點,分享建議性的經驗,并匯總每天的驅動性問題,例如:第一天如何與孩子一起觀察和描述一件文物或展品?第二天了解哪些博物館教育的優秀案例?第三天在博物館與孩子互動,應該如何提問?第四天如何對博物館教育進行效果評估?第五天疫情后,博物館綜合實踐課程如何走進學校?這些驅動性問題,是根據培訓需求調研并結合專家的授課主題而確定的。由驅動性問題引發的討論,作為熱身環節,對學員而言,是頭腦風暴。同時,因為問題與自己的教育教學有著直接的關聯,所以在培訓中學員主動探究和積極參與的意識非常之強烈。在討論過程中,師資培訓部加強引導,推動學員集體性探究和互動。師資培訓部還從討論中進一步提煉、匯總觀點,結合導師的經驗分享,整理出一套操作性很強的博物館教育實踐方法,并在學員群推廣。
第二通過主題微分享、線上福利等方式,增加學員互動交流,構建線上學習共同體。研修設置了主題微分享環節。所謂主題微分享,就是招募學員在微信群中,通過文字、音頻或視頻的方式,拋出問題組織討論,并分享自己的行業經驗。微分享同樣也是一種問題驅動,進一步加速了線上學習共同體的構建。師資培訓部將發言學員分享的材料,進行了有效的整合和匯總,按照“問題—分享—資源—需求”的模式,制作了主題微分享匯編,為學員們搭建了學習共享、資源互換的樞紐。
(三)導師引領,解決問題
如何在有效時間內確保學員們解決問題、學有所獲?專家的引領在培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監控問題解決質量,并及時診斷和評估,本次研修專門設置了學習導師,確保探討與分享不偏離專業軌道、具有專業含金量。
四、問題驅動模式的特點
(一)以學員為主體,建立線上共同體
無論線上或是線下師訓研修,對于學員來說,除了學習必要的研修內容,基于固定時間與共同空間的討論、延伸、拓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建立線上共同體,有助于師訓組織者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且有利于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為學員提供多樣化的自主探索空間。
(二)以問題為主線,貫穿研修全過程
在問題驅動模式中,這里的“問題”不應該只是一個。問題可以被看作是研修的主線,問題還應分解出子問題或者細化成若干小問題貫穿整個研修過程。搭建層層遞進的“問題階梯”,可以充分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并激發其主動探究的欲望。
五、問題驅動模式需注意的情況
(一)線上學習共同體的建設方法需要更加多元化
本次研修是純線上師訓,從學員報名、交費、學習、作業打卡、社群互動到滿意度測評,均在線上進行,實現了線上各環節的一體化。但是線上師訓和現場師訓存在著明顯差別。無論是專家講授,還是學員參與,都需要雙方具備較強的信息化能力和技術水平,為此師資培訓部提供以下建議:第一,充分利用微信群的強大功能組織培訓。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個體經驗的交流。第二,加強師訓組織者的線上服務意識。第三,利用直播平臺促進基于問題的互動與反饋,師訓組織者需要經常關注評論區,鼓勵專家與學員、學員與學員間的多方互動交流。
(二)師訓組織者的定位與分工需要更加明晰
問題驅動模式對于組織者的專業素養有著很高的要求,因為培訓中的每個環節都需要體現“以問題為主線、以學員為主體”。因此建議師訓組織者需要由兩類團隊組成,一類團隊為專業人士,負責培訓內容的策劃、問題的設計。專業團隊應不斷增強專業素養,才能指導、引領學員的專業成長。另一類團隊為會務人員,負責組織、協調等服務性工作,做好各類保障工作,對師訓進行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屈雪燕.運用建構主義理論提升中學政治課教學質量研究[J].教育教學研究,2021(1):123-125.
[2]陳秀鴻.基于任務驅動的教師培訓模式探究——以福建省小學骨干班主任培訓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8):121-123.
[3]解書,馬云鵬.“任務驅動式”教師高端培訓模式的實踐探索[J].教育研究,2014(12):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