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我國建筑行業發展水平地逐漸提升,此時EPC總承包模式業已成為我國常見的建設方式。不過,現如今在進行EPC總承包項目管理的過程中,還存在諸多的隱患問題,此時要提供行之有效的舉措予以處理。對此,本文將以茅巖河旅游區提質升級項目為例,基于EPC總承包項目管理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對策,希望能夠給同行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EPC總承包;管理;問題;對策分析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080
1、引言
伴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地不斷提升,此時EPC總承包模式逐漸成為我國各個工程項目建設的主要模式之一。該模式即承包單位接受建筑公司的重要委托,然后依據合同協議中的需求對工程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以及投入運作等各個環節提供全流程或者若干個階段的承包工作。一般來說,總承包單位在總價合同的前提下,需要對承包項目的質量、造價等方面狀況予以合理地把控,如此一來,就可以確保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對此,本文將以茅巖河旅游區提質升級項目為例,基于EPC總承包項目管理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對策,希望能夠推動工程項目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
2、工程概況
在某市旅游區提質升級項目設計、采購、施工(EPC)總承包項目中,其項目規劃用地面積42公頃,配套房屋建筑面積暫定20000平方米。分九天洞景區提質升級項目,茅巖河平湖游提質省級項目和茅巖河漂流提質升級項目三個子項,主要建設五個游客中心、三個平湖游碼頭、兩個漂流碼頭、九天洞入口廣場、九天洞隧洞、九天洞內燈光、五個停車場、游步道、廁所及配套設施建設和游船等設備采購。
3、EPC總承包模式的特征分析
3.1工程建設周期短
為整個工程提供統籌規劃的過程中,要確保協同運行,讓設計以及施工環節能夠獲得有機地融合,盡可能地簡化釆購和施工內的各個中間環節。除此之外,總承包公司還能夠實時同步開展施工規劃以及采購規劃的編制工作,如此一來,就可以有效地加速施工進程,最終縮減工期。
3.2縮減施工單位的工作量
基于EPC總承包模式,相關的總承包公司能夠對參建的各個主體進行協調,實現設計以及施工環節的有效連接,提升設計方案的科學性,進而防止施工、設計以及分包等單位彼此推卸職責,盡可能地縮減施工單位的工作量,讓各個建設企業都可以將諸多地的精力投入籌劃資金、外圍協調等環節中,由此確保項目地順利運作。
4、EPC總承包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4.1缺乏準確認知
在實際應用EPC模式建設項目工程的過程之中,部分施工單位缺少正確合理的思想認知,也就是說,其缺少對這一模式實質性項目以及細分化規范標準的認知,如此一來,就造成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所呈現出的整體執行度較低。首先,在管理過程中無法端正態度。在參與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將關注點聚集在內部經濟開發工作上,而沒有全面地認知到項目管控環節對改善內部環境以及優化品質保障等方面的效用。除此之外,相關的工作人員無法系統認知EPC模式的內部構成以及相關的功能模塊,從而對各個部門間的銜接關系認知不夠。可以說,如果要確保EPC模式獲得真正落地,那就務必要在思想觀念上予以明確。
4.2缺乏EPC總承包模式的行政管理文件
實際上,政府單位在設計、采購以及施工等環節中,需要提供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范化的行政管控方案,不過,在EPC總承包的行政管理過程中,部分人員并沒有對招投標等環節的管控工作提供完備的行政管理機制以及相應的法律法規,如此一來,就使得EPC總承包無法真正實現合理化管控。
4.3對工程質量以及工程量的控制亟待強化
在EPC總承包模式之中,考慮到工程投資規劃以及總額有限性,再加上為了讓企業獲得較多的物質回報,所以在實際購入材料以及設備期間,部分工作人員為了減少成本,從而無法精準地依據相關標準予以采購,進而削弱了項目品質質量。不僅如此,監理單位作為受建設單位委托的重要機構,要求對總承包商提供相應的監督,倘若監理工作者責任感不夠,那就很難保證項目的質量可靠。
5、EPC總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項目管理措施分析
5.1規范工程總承包的合同管理
在建設工程項目期間,不可避免地要涉及EPC總承包模式的合同管理工作,考慮到合同是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對于建設單位來說,相關的工作人員要構建涵括財務、工程技術以及法律人才的合同管理隊伍,從簽署EPC總承包工程合同起,同時在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中,按照合同規范完成好工程管理工作,推動工程建設地穩步進行。
5.2嚴格執行合同交底
為了穩妥地完成EPC總承包項目的合同管理工作,防止在履行合同協議期間出現糾紛,此時相關的工作人員務必要完成好合同交底工作,同時還要求他們全面地熟知工程合同文件的各方面要求,防止在認知合同條款上有所偏差,同時還需要對各個要求予以細分化,保證后續管理環節的穩步進行。
5.3合理規避項目風險
由于在進行EPC總承包模式的項目管理期間,不可避免地要面臨諸多風險與挑戰,此時,相關的工作人員務必要合理規避風險,防止在施工期間產生質量事故或者安全事故,從而給企業招致不必要的財務損失。具體來說,首先,相關承包商要牢牢秉持嚴謹的風險意識,在工程施工期間,主動邀請專家對極易引發的風險予以系統全面化的評估,同時編制預防舉措,提升項目對風險的防御水平。同時,相關的承包商還應該投保針對性的工程保險,如此一來,在實際施工期間,只要面臨合同規定范疇內的風險問題,都可以在第一時間交由保險公司支付相應的經濟損失,進而減少風險給承包商招致的經濟損耗,不過在承包商投保期間,相關的負責人還需要綜合項目的實際需求,不允許出現盲目投保的問題,不然的話,就會增加項目施工的費用支出,難以充分發揮風險規避的作用。
5.4要重視人才培養
建設企業要在日常工作中強化對人才的培育。在訓練工作人員期間,務必要注重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層面的訓練,同時還應該對有關工作人員予以按時考核,只有通過考核的人員方可繼續參與工程建設。不僅如此,在培訓期間,也要注意提升有關工作人員的溝通對接能力,進而在建設單位與總承包單位進行溝通環節中起到正面的效用,推動建筑工程順利完成。
結語:
綜上所述,在建設工程項目的過程中,重視對EPC模式的積極運用,可以更為高效地順應項目領域的發展需求。不過,考慮到在應用總承包的建設模式期間,所處在的工程環境都具備一定的復雜性,再加上出于對工程質量和委托方權益的考量,在進行EPC施工時務必要完成好工程的管理工作。根據工程的實際條件,進一步分析當下面臨的問題,然后再從人力、行政以及合同管理等多個層面予以優化,從而推動整個工程項目朝著長遠化發展的道路邁去。
參考文獻:
[1]岳燕國,魏巍.基于EPC總承包項目管理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022):239-240.
[2]趙艷陽.EPC工程總承包項目管理模式的現狀分析和對策研究[J].建筑發展,2019(002):158-159.
[3]王軍寧.EPC模式總承包項目管理有關問題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5(32):172-172.
作者簡介:
劉崗(1985-)男,漢,湖南邵陽人,建造師,工程師,研究方向: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建筑工程管理,EPC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