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城市景觀建設也在迅速發展,景觀園林設計作為城市綜合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精神生活質量,還可以美化環境。本文對景觀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規劃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探討了景觀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和規劃的規律,并提出了景觀園林的植物配置及規劃建議。
【關鍵詞】 景觀園林設計;植物配置與規劃;規律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168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生活質量的改善越來越重視,同時也對城市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景觀園林設計階段,應注意其在保護生態環境、保持水土、吸收空氣污染等方面的作用。因此,景觀園林設計上必須提前考慮不同植物的特性和組合方案。通過合理的景觀規劃和植物配置,獲得較高的生態、社會和美學效益。
1、植物規劃設計在景觀園林設計中的重要性
從景觀園林的角度來看,為了達到景觀園林的多樣化展示效果,根據植物本身的特點,保證植物布局的科學合理,使植物發揮獨特的作用。生態環境打造的關鍵是保持生態環境的穩定,是植物配置上的多樣性。在不同區域的景觀規劃中,合理的配置生態植物可以使該區域的氣候更加宜人,這是因為植物能夠有效分解污染物,最終達到改善環境的目標。此外,園林植物還能吸收太陽輻射,調節生態環境,降低溫度。同時可以凈化空氣和水,有效減少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1]。為了改善生態環境,我們應該特別注意增加植物種類,并確保它們在植物配置規劃過程的特點,以保證植物配置和規劃的合理性,以提高整個景觀園林的生態效益。
2、植物配置規劃在景觀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1)因地制宜的空間規劃。綠地設計應根據不同地形,科學規劃,景觀植物配置應根據場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原有地形不能完全保留,也不能完全更改,要實現完美搭配,就必須利用地形地貌合理規劃配置。
(2)生態適應原則。景觀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規劃應遵循自然的原則,了解植物的生態習性,結合土壤條件,根據植物與周圍環境的情況,確定所需的景觀類型,并合理選擇栽培植物。對于草、樹,一定要妥善處理好植物之間的關系,例如,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群落中,合理的布局和設計可以使這些具有不同生長特征的植物形成具有明顯的季節景觀效果。
(3)四季相美原則。植物在景觀園林設計中的配置規劃要注重色彩、造型姿態和審美意識的藝術設計,運用藝術手段,充分發揮植物的審美特征,從而滿足現代城市對景觀園林藝術的需求。在植物配置的過程中,必須根據季節變化的影響來考慮植物的顏色和形態,以保證所選的植物能夠隨著四季的變化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景觀。
3、城市景觀園林的植物配置規劃研究
3.1必須保證園林植物的多樣性
為了提高景觀園林的審美價值和生態穩定性,在景觀設計過程中必須遵循植物多樣性的原則,避免被單一物種所壟斷。根據植物不同的生長規律,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進行遷移配對,從而提高園林植物的多樣性,避免大型植物病害,影響園林的社會功能,干擾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例如,設計師將所有的菊花都種植在一個花園里,但在植物生長的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粉狀流行病。園林病蟲害的防治十分困難,植物的枯竭大大降低了園林的觀賞價值和經濟效益,景觀設計師必須認識到物種多樣性是景觀穩定的先決條件[2]。
3.2選擇生命力強、經濟效益高的植物
在景觀規劃和建設中,必須考慮經濟效益,實踐表明,成本高、種植作物難度大是景觀規劃不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原因。為了節約成本,減少營運資金壓力,設計師必須種植壽命長、抗病性強、工藝簡單、市場價格低的植物。有些植物,如石斛和菊花,對土壤濕度有較高的要求,不能滿足相關要求的植物可以選擇環境要求低、成活率高的植物,如金魚草。這些植物顏色鮮艷,種植成本低,管理難度小,是植物景觀建設的首選。
3.3植物配置
為了使景觀園林設計更符合自然生態環境,設計師必須堅持科學、藝術的植物配置規劃。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景觀設計師要了解各種植物的習性,做出合理的規劃,優化布局,將植物融入景觀。從植物配置的角度來看,景觀設計師必須將生長習性和植物習性結合起來,并考慮該領域的土壤質量和氣候,實現不同的景觀設計。另外,每一種植物都必須進行合理的配置,因為每一種植物的生長規律都會有所不同。在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不同植物的藝術特征,創造出清晰的視覺層次,提高景觀園林的整體色彩。
4、景觀園林植物配置及規劃建議
4.1進行地理調研
科學有效的地理調研是景觀植物合理配置和規劃的重要前提。首先,我們需要研究地理環境、土壤質量和地理氣候,近年來,在人類干預和產業調整的影響下,地理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因此,有必要根據目前的發展情況,對植物進行科學的配置,以保證其生態功能,健康生長,為當地園林建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必須從整體上考慮景觀的環境因素,進行綜合規劃,從而充分展現景觀的地域性、文化性和藝術性特征。同時,結合區域環境調查的結果,因地制宜,促進園林的自然景觀,充分體現植物之美,此外,合理規劃景觀園林的位置,避免對城市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其次,自然災害調查,在植物生長過程中,自然災害也是重要因素,因此,在調查過程中,有必要了解當地常見自然災害的類型,確定對植物的影響,并對自然災害提供適當的預防措施[3]。
4.2加強植物保護
景觀植物的合理配置和規劃,可以大大提高景觀園林設計的效果和質量。首先,必須考慮植物配置與規劃的差異和局限性,建立植物保護機制,提高植物保護的質量和效率,從而提供相應的保護。其次,積極引進現代技術,例如,以景觀植物配置規劃為例,考慮到日常工作的不足,引入現代監控技術進行遠程干預和指導,在保證問題得到及時解決的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景觀設計的價值最大化。最后,在一些自然災害嚴重的地區,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減災體系,避免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
結語:
景觀園林植物配置和規劃必須考慮到地方特點、地理結構和植物在四季中的變化及生長特性,在規劃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城市景觀用地面積的有效利用。在充分了解植物生長習性和土壤氣候特征的基礎上,選擇最適宜的植物,避免植物死亡,加強病蟲害治理和場地管理,促進景觀與人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方堯婭,薛連花,李艷.景觀園林設計的植物配置與規劃探討[J].居舍,2020(10):115.
[2]楊倩.景觀園林綠化中的植物配置與規劃策略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04):294-295.
[3]陳歡.景觀園林設計的植物配置與規劃[J].風景名勝,2019(02):295.
作者簡介:
王紅(1969.12.16),性別:男,籍貫,四川省自貢市,學歷:本科,中央黨校法律專業,職稱:中級,單位:四川自貢匯東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園林綠化施工,主要從事園林綠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