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華 韓蒙 成立杰 張琪 贠慶利


海森高教室里一般會投放兩類材料,即開放性材料和意圖材料。意圖材料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貼近幼兒生活的材料。比如家庭區最常投放的意圖材料是炒鍋,幼兒看到以后就會想起媽媽在家炒菜的場景,激發起“做飯”的意圖;積木區不可缺少的一種意圖材料是方向盤,當幼兒看到方向盤就會想到爸爸手握方向盤開車的場景,激發幼兒當小司機的意圖。
基于幼兒直接行動思維的特點,幼兒的計劃、游戲、回顧等環節都離不開材料,意圖材料的真實性非常符合幼兒思維發展的特點,幼兒看到意圖材料就會引發原有的生活經驗,建立游戲意圖。通過對海森高實驗基地園提供的大量的游戲案例分析,我們總結出一些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投放意圖材料的經驗,現梳理如下。
小班意圖材料投放要“量多”“真實”“隨處可見”
小班幼兒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計劃能力較弱,當教師問及游戲計劃時,他們基本無法構想出什么完整的游戲計劃,大部分時候是“看到什么就想要玩什么”。因此,我們建議小班幼兒做計劃時需“看材料做計劃”。同時,教師應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投放適宜的意圖材料。
第一,意圖材料投放量多。小班游戲區角的意圖材料投放應占到整個教室材料的50%以上。在區角場地規劃時,家庭區面積應最大,占教室面積的一半以上,玩具區(操作區)和積木區(搭建區)各投放一個意圖材料柜。小班教室可以投放的意圖材料包括家庭區的洗衣機,激發洗衣服的意圖;玩具區的小動物,激發搭建動物園的意圖;積木區的場景照片,激發搭建周邊建筑的意圖等。
第二,確保意圖材料的真實性。小班的意圖材料投放應盡量避免“仿真品”,越真實越好。因為真實的材料更容易幫助孩子回想起和這個材料相關的生活經驗。
第三,意圖材料的擺放需做到“隨處可見”“隨手可取”??梢韵胂?,如果幼兒身處在玩具超市里,那么,不用成人督促他就會主動且專注地去探索他喜歡的玩具。同理,如果我們教室里的意圖材料能夠做到讓幼兒“隨處可見”“隨手可取”,就能激發小班幼兒豐富的游戲意圖,延長小班幼兒專注游戲的時間。張老師在觀察幼兒游戲時記錄了如下片段。
小班的孩子們注意力時間較短,游戲時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或是因為沒有帶著意圖去游戲從而極易進入游離狀態。
剛開始時,霖霖即使做了計劃也總是處于一種游離的狀態,小眼睛總是好奇地這里瞧瞧那里看看,我說:“你想玩什么呢?你可以自己轉一轉,看一看?!笨墒呛孟駴]有他所感興趣的材料。我意識到應該是班里的材料還不夠豐富,缺少能夠激發孩子興趣的意圖材料。
幾天之后,我們在班級投放了角色扮演的服裝、孩子們熟悉的廚房用品和清掃工具等。見到這些材料之后,霖霖的游戲狀態有了很大的改變。這天做計劃時,霖霖說要去娃娃家當清掃工人。游戲時,霖霖選擇了他喜歡的清潔車以及清掃工具,他推著清掃車游走在班級的各個角落,時而用掃帚掃掃地面,時而用拖布拖拖地面,小小清潔工干勁十足,臉上也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張琪)
中班意圖材料投放要“縮量”“重細節”
有了小班主動學習區角游戲的經驗準備,到了中班,幼兒大腦里已經儲備了區角材料、游戲環節及規則的經驗,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做計劃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如他們可以不看著材料就能用一個簡單的句子表達自己的計劃,并遵循該計劃開展游戲,能力強的幼兒還能夠制訂兩個或兩個以上彼此不相干的計劃,并實施計劃。但從計劃表述的內容來看,計劃缺乏細節,游戲內容簡單、不豐富。想要促進孩子游戲深入發展,還需要利用好“材料”這個幫手。
第一,減少意圖材料,增加低結構材料的投放。在區角場地規劃上,家庭區面積縮減為教室面積的三分之一,積木區占三分之一。在材料投放時,減少意圖材料的投放,增加開放性材料。如逐步增加小積木塊、大小和材質不同的布、黏土、樂高插塑等開放性材料,以促進幼兒利用材料的開放性等特點發揮想象,滿足幼兒在游戲中探索、表達和創作的需要,推動游戲深入發展。
第二,投放有豐富細節的意圖材料。中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參與游戲的持久性、目的性和專注性都有了明顯提高。但這種持久性是在幼兒對游戲感興趣的前提下實現的。因此,建議教師依據幼兒的興趣投放有著豐富細節的意圖材料。例如投放人偶時,選擇多種不同的角色人偶(警察、醫生、外賣員、老人、嬰兒、公主、宇航員等)更能激發幼兒產生豐富細節的游戲意圖。贠老師在案例“小小攝影師”中記錄到以下內容。
近日,孩子們熱衷于在積木區進行舞臺表演,有的小朋友在臺上隨音樂又唱又跳;有的在臺下手舞熒光棒當觀眾,拍手鼓掌;還有的在舞臺邊上開超市,為觀眾提供服務……只有萱萱呆呆地站在角落里,觀看表演。我走過去悄悄站在他身邊,他搖搖我的手,認真地說:“我媽媽領我看演出時,還有攝像師呢!”我點著頭說:“是呀,還有攝像師呢!”
班級老師回顧工作時,我提出了觀察到的這個小細節,建議提供意圖材料,支持孩子的想法,大家一致同意。于是,我們在意圖柜中增加照相機、水管型積木和攝像設備圖片。有了這些材料,萱萱果然手拿照相機,在舞臺下認真地為演員們拍照、錄像。接下來,萱萱又計劃用空心大積木和長條積木搭建搖臂攝像機。
通過意圖材料的提供,那個發呆的孩子投入到游戲中,實現游戲意圖,搖身變成了攝影大咖?。ㄚO慶利)
大班需給材料投放做減法,撤下半成品,鼓勵幼兒自己制作道具
大班幼兒逐步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特征,能夠連貫地表達出自己的計劃,能對自己的計劃進行完善并實施,材料選擇上具有多樣性、靈活性等特點。此時,大班教室里的意圖材料要做減法,撤下半成品材料,增加大量的開放性材料。同時,大班幼兒小組合作主題游戲逐步增加,教師應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制作游戲材料,豐富角色分工,擴展游戲內容。
賀賀是個“廚師迷”,每次游戲都計劃炒菜。最近幾天,我發現他總是草草地炒完菜,就無聊地閑坐或看別人游戲。陳宇華老師指導時提到“材料會影響幼兒游戲專注的時間和內容的豐富程度”,于是,我在家庭區里投放了新的開放性材料——面粉。
計劃時間,我了解到賀賀的計劃依然是去做廚師,而且要做各種形狀的餅。當老師問賀賀是自己一個人玩還是和朋友玩時,他想了想說:“和朋友一起玩?!庇谑?,他和另兩位小朋友碩碩、函函一起忙碌起來。在反復加面、加水的過程中,終于把面和好了。可怎樣才能把面團壓成面餅呢?函函靈機一動說:“沒有搟面杖,我們可以用圓柱形的積木?!庇谑?,他們用圓形積木成功壓制出了圓形面餅。隨后,新問題又來了,各種形狀的餅怎么能做出來呢?熱情高漲的賀賀想出一個好主意——利用玩具區的七巧板。動作靈巧的碩碩馬上取來當模具,在嘰嘰喳喳的探討聲中,三個小朋友做出了各種形狀的餅,孩子們高興極了。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賀賀一直圍繞開包子店、餃子店等內容游戲,吸引了很多幼兒參與。(成立杰)
利用“材料”支持幼兒游戲深入的策略在很多基地園的實踐中得到驗證,“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教師認識材料、運用材料的“材料功”是組織幼兒開展區域游戲,支持幼兒游戲深入的非常重要的基本功。關于“如何運用材料促進幼兒游戲深入”我們還將持續探索,以期能夠為大家提供更多的有益經驗和個性化支持,與幼教同行攜手并進,助力幼兒游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