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荔青

預習單是引導學生進行課前自主預習的重要工具,是讓學引思、以學定教的重要載體。預習單的設計要遵循學段特點這一核心宗旨,確保學段目標的有效達成,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本文以統編版五年級上冊《松鼠》一課的預習單設計為例,探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基于學段特點來進行有效的預習單創設,以供參考。
一、預習單設計要凸顯指向性
說明文的預習單設計,要重點強調學生閱讀能力這一核心語文要素的培養與提升。
1. 不忽視閱讀速度的要求。
第三學段的閱讀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閱讀的速度,具有一定的閱讀速度是閱讀能力的一大體現。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速度,統編版教材增加了長課文的閱讀教學。因此,教師要根據課文的篇幅字數,給學生制訂閱讀速度的標準,讓學生在課前閱讀中有意識地注重閱讀速度。基于《松鼠》一課全篇共有900多個字,因此,在預習單中要圍繞閱讀速度設置要求。如《松鼠》這篇課文的預習單任務1:課文共(? ?)個自然段,我讀了(?搖?搖?搖? ?)遍,一共花了(? ?)分鐘。(閱讀小貼士:這篇課文的標準默讀速度為3~4分鐘,你達到了嗎?)這樣設計的好處是讓學生在預習課文的過程中,在默讀階段能有意識地注意閱讀的速度,向標準速度看齊,不斷提升閱讀速度。
2. 強調閱讀效果的要求。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第三學段學生應達到的閱讀要求。在自主閱讀的預習單中,教師可通過學生的自評來檢驗學生是否達到應有的閱讀效果。如《松鼠》這篇課文的預習單任務2:通過預習閱讀,我(a.能 b.基本能 c.還不能)(根據自身情況畫√)達到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都有較強的好勝心,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表揚,因此他們都會根據自身能力進行不同次數的閱讀。90%的學生能夠達到“能”以及“基本能”的閱讀水平,即使個別學生一時可能“還不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在“以學定教”的課堂中可以有側重地給予關注指導。這樣,通過“給標準”的預習單設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了解了應達到的閱讀層次,實現了不教而教的目的。
二、預習單設計要具有開放性
1. 預習單形式的活潑性。
傳統的預習單是以學習單表格的形式呈現的,是將數個預習問題以“提問—解答”的方式羅列出來,學生預習后填寫問題答案。實際上,預習單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采取思維導圖、智慧闖關、親子閱讀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新奇。如《松鼠》這篇課文的預習單任務3:教師采取思維導圖的方式,以松鼠的“習性”為中心詞,輻射出“活動范圍”“活動時間”“行動特點”“住宅”“繁殖”五個點,又發散出若干個分支,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來填寫。新穎的預習單問題形式激起了學生的探究熱情。
2. 預習單內容的開放性。
預習單設計形式的開放性同時也表現為內容的開放性,通過題型的多樣化選擇、內容從課內向課外延伸等方式,提升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如《松鼠》這篇課文的預習單任務4:說明性文章有獨特的說明方法,本文采取了哪些說明方法,請舉例說明。預習單任務5:你能用幾句話來概括松鼠的特點嗎?開放性預習單滿足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開拓了學生的思維。
三、預習單設計要堅持層次性
預習單雖然是面向全體學生而設計的,但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也要體現層次性,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理念。教師可以設置螺旋上升的預習任務,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符合自身實際的預習任務。
《松鼠》這篇說明文的預習單任務體現了一定的層次性。如預習單任務6:生字認寫——鼠、秀、玲、瓏、歇、窩……預習單任務7:概括主要內容——本文通過生動傳神的描寫和簡練準確的說明,介紹了松鼠漂亮的外形以及? ? ? ? ? ??的性格和? ? ? ? ? ?的行為,突出了松鼠? ? ? ? ??的特點。預習單任務8:松鼠有哪些生活習性?這三個預習單任務中,任務6需要學生借助字典來掌握生字詞的讀音,這是基礎性自學任務,所有學生都必須完成;任務7的填空,大部分學生能夠從課文中尋找出答案;任務8則需要學生整合全篇課文來概括出問題答案,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嘗試解決,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在課堂中和大家一起探究解決。通過設計這樣富有層次性的預習單,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相應的發展。
四、預習單設計要突出工具性
第三學段的學生要能夠運用工具書、互聯網等信息搜索方式來輔助其預習活動,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預習單的設計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布置一些探究性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以工具書為主的信息搜集手段來獲取知識。
在《松鼠》這篇說明文的預習單設計中,教師就有意識地布置了兩個需要學生借助信息搜索工具來完成的學習任務。如預習單任務9:查字典,寫出下列詞語的意思。矯健? ? ? ? ? ??。蟄伏? ? ? ? ? ??。預習單任務10:搜資料。請搜集更多有關松鼠的科普資料,對課文的說明進行信息補充。學生借助詞典來查找“矯健”“蟄伏”兩個詞語的意思,培養了借助工具書來搜索信息的意識和習慣。同時,學生借助互聯網以及書籍等多種渠道,搜集了許多關于松鼠的信息資料,并對課文內容進行了補充,提升了信息搜集能力。
五、預習單設計要注重思維性
教師在設計預習單時,要留有適當的“質疑問難”板塊,要通過著眼于課文的標題、中心句、關鍵詞句、留白處、矛盾處,甚至是一個不起眼的標點符號等來把控質疑方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避免預習淺嘗輒止,缺乏深層思考。
如《松鼠》這篇課文的預習單任務11:通過預習,你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寫一寫吧。讓學生在預習中主動把自己的疑問、疑惑提出來,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課堂小組討論來嘗試解疑。這樣,把“原生態”的閱讀困惑設置為學生課堂探究的問題,充分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實現了從重“教”到重“學”的根本轉變。
綜上所述,預習單是引導學生進行課前自主預習的重要載體,為課堂教學效率的保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預習單的制訂過程中,教師要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依托,充分尊重學段特點及學生的學習目標,因課制宜、因材施教,提高預習指導的準確性、有效性。在此過程中,要重視預習單的指向性、開放性、層次性、工具性及思維性,最大限度地發揮預習單的教學功能。不同體裁的課文,預習單設計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本文僅以說明文的預習單設計為例,以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作者單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第一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莊嚴)
信息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教育教學改革專項課題“農村小學課前預習有效指導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Fjjgzx19-09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