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輝 鄔華容
摘要:荔枝栽培在我國以廣東為主,自然條件下荔枝結果存在“大小年”(當年豐產次年會減產嚴重)現象,因而要確保荔枝高產穩產,必須充分了解其結果習性,并采取針對性高產穩產栽培措施,包括培育母枝、清園管理、控梢促花、花期管理和保果壯果等先進實用性栽培技術。
關鍵詞:荔枝;結果樹;栽培環境;高產栽培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荔枝是嶺南四大名果之一,我國荔枝產量世界第一,年均產量200多萬噸。切實搞好荔枝結果樹的高產栽培技術工作,符合我國鄉村振興戰略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是促進我國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需要。
1 栽培環境
1.1 地域分布
荔枝栽培在我國以廣東為主要種植區,廣西、海南、福建和臺灣等省也有少量栽培。荔枝與香蕉、菠蘿、龍眼一同號稱“南國四大果品”。
1.2 栽培品種
荔枝品種繁多,在廣東省茂名地區的主栽品種有三月紅、白糖罌、妃子笑、白蠟、桂味、黑葉、糯米糍、馬貴荔、雞嘴荔等等。
1.3 自然環境
1.3.1 土壤條件
黃壤土、平地砂壤士、沖積土、甚至黏土都可種植,但以土層深厚、排灌良好、有機質2%以上,土質疏松偏酸性(pH5-6)的沙壤土為好。
1.3.2 溫度條件
最適生長溫度23-30℃,2℃以下會遭受低溫危害,10-12℃生長緩慢。冬季要適當地持續低溫,才能促進花芽分化。春季開花需要10℃以上(18-24℃最適宜開花和授粉)。
1.4 豐產條件
自然條件下荔枝結果存在“大小年”(當年豐產次年會減產嚴重)現象,因而要確保荔枝高產穩產,必須充分了解其結果習性,并采取針對性措施,才能達到豐產的目的。
2 高產栽培
2.1 培育母枝
荔枝每年萌發新梢1-6次,具體情況因樹齡和長勢等而異。為了確保荔枝高產穩產,要在9月份培育健壯新梢作為次年的結果母枝,進入10月中旬以后萌發的新梢要及時抹殺掉。
2.1.1 肥水管理
1)重施采前采后肥。7月份要重施采前采后肥,施肥量約占全年總施肥量40%,以禽畜肥加花生麩或菜籽麩加過磷酸鈣堆漚腐熟的有機肥為主,適當混施復合肥等速效肥,促進新梢及時萌發,施肥量按每株產50kg果計算,有機肥5-8kg、復合肥1-1.25kg、尿素0.5kg、氯化鉀0.5-0.75kg。施肥時有機肥在樹冠滴水線下開環形溝或半環溝施下,速效肥可全樹冠撒施。
2)適施促梢肥。要及時施以速效肥為主促梢肥。9月中旬樹勢弱第二批梢不能及時萌芽的要及時施促梢肥,促梢肥以撒施為主,也可結合病蟲害防治噴施葉面肥,使其及時萌發,培養健壯結果母枝。
3)增施花芽分化肥。為培養荔枝豐產穩產健壯結果母枝,在10月份要增施鉀肥,每株施肥0.5-1.25kg,樹冠高大的可適當增施,鉀肥可以壯梢,有利于花芽分化。
4)灌水抗旱促梢。每年9月份,如遇果園干旱,要及時灌水和淋施水肥,促進新梢及早萌發。
2.1.2 樹冠修剪
結果樹的修剪分秋剪和冬剪,秋剪在采果后一個月內完成,冬剪在冬末春初完成。成年結果樹修剪宜較重,使養分集中,保證枝梢生長健壯并能提高坐果率;老年樹視樹勢而定,枝梢多且弱時宜重,促使萌發健壯新梢,枝梢少且弱時宜輕;對于樹勢弱的結果樹,采果后不剪或輕剪,只是將采果傷口剪平,殘留果穗、病蟲殘枝剪去即可,待第一批梢老熟后再進行適度修剪整形。對于樹勢壯旺的結果樹可在施肥后7天進行修剪。修剪的原則是將陰枝、弱枝、病蟲枝和重疊枝剪去,對徒長枝進行回縮。總體效果是使樹透氣敞亮,枝條分布均勻合理。
2.1.3 蔬芽定梢
荔枝經修剪后萌芽較快,而且一般每枝會長出2-4條新芽,應及時適當疏芽壯梢。保留新梢應堅持按壯枝每個枝頭保留2條、弱枝1條的原則。
2.1.4 防蟲治病
荔枝秋梢是結果母枝,其生長期是金龜子、尺蠖、蒂蛀蟲和蝽象等食葉性害蟲繁殖最快、危害葉片最重的季節,必須及時防治,確保結果母枝健壯生長,為次年高產穩產打下堅實基礎。
2.2 清園管理
果園修剪后要注重清園和殺滅病蟲源工作,以免病蟲危害新梢。一是把園內的枯枝、落葉、落地果等一起清出果園外或集中處理燒毀;二是全園用殺蟲劑、殺菌劑、殺螨劑混合噴施一次洗身藥;三是在12月中下旬全園撒施一次石灰殺滅病菌,并調節果園土壤酸堿度,利于促花和防止裂果以及減少越冬病蟲源。
2.3 控梢促花
2.3.1 技術重點
荔枝秋梢老熟后不能讓其萌發冬梢,冬梢一般都不能成花或結果不可靠,控梢保葉促花工作是荔枝冬季管理的重點,是次年奪取豐收的關鍵環節,因而要根據品種、樹齡、樹勢和梢期靈活控梢促花。
2.3.2 技術要領
荔枝控梢促花總的可概括為“促、控、殺、摘、保”五個要點。
1)促。促使枝梢快老熟、充實粗壯。處理辦法:一是對樹勢較弱、葉色較淡的樹,適量施復合肥或淋施黃腐酸鉀等;二是葉面噴施根外肥,葉面肥可用復合型核苷酸或氨基酸鉀或磷酸二氫鉀或其他含磷鉀較多的葉面肥;三是用成花素結合細胞分裂素進行葉面噴施2-3次。
2)控。a.藥物控梢,一是用乙烯利18ml+多效唑30g兌水15kg;二是植物營養休眠素15ml加多效唑25g兌水15kg;三是多效唑花果靈一包兌水15kg,另外還可用荔枝豐產素等進行控梢促花藥。注意荔枝控梢期一般40-50天,不能太過,否則會影響花芽分化及花穗萌發。b.環割控梢,荔枝采用環割控梢一定要根據品種、樹勢和肥水條件靈活進行,要嚴格掌握好要點:一是環割適用于黑葉、妃子笑、桂味、糯米糍等品種和樹勢壯旺,葉色濃綠的青壯年結果樹,而白糖罌和老年樹、弱樹不宜環割;二是環割一般在第一級或二級以上分枝進行,采用螺旋環割,環割1.2-1.5圈,采用0.15-0.2cm的環剝刀,深至木質部與韌皮部之間的形成層為宜;三是環割的果樹要抓好管理,以免傷樹死樹;四是環割應在枝梢老熟后進行,冬至后一般不宜。 c.斷根控梢,秋梢老熟后進行。在樹冠外緣向內50cm處環形開挖深30cm、寬30cm的環溝,斷其根系,增加樹體養分積累,對促進花芽分化有良好效果。斷根后30-35天可結合清園壓青或施花前肥覆土。
3)殺。殺除冬梢,凡是在10月底之后“見紅”冬梢,都要殺除,一般在抽出6-10cm左右進行,藥物可選用乙烯利20ml加多效唑30g兌水15kg,殺梢結合控梢;嫩梢速殺素10ml加水15kg,也還可用其他有效的殺梢藥物。殺梢后應與其他措施結合控梢,防止殺后再萌動。一般“小寒”過后不適宜殺梢,如有新梢萌發可用荔枝短花素6-8ml兌水15kg噴施抑制。
4)摘。摘除未老熟的枝梢和“老鼠尾”梢。凡在11月底至12月初不能完全老熟充實的枝梢和“老鼠尾”都要全部摘除,將未熟梢全部摘除,在嫩老梢交界處摘斷;摘“老鼠尾”的將老熟梢頂部的三個節位摘去即可。
5)保。保葉護梢。一是在控梢殺梢時要注意掌握好噴藥濃度,噴水量和噴藥時間,防止傷葉落葉;二是對樹勢衰弱的結果樹,可適當噴施葉面肥進行保葉護梢;三是防治病蟲在大寒前結合清園修剪,全面噴藥1-2次,消滅越冬病蟲源。
2.4 花期管理
2.4.1 重施花前肥壯花
在“元旦”前后10天施下,以豬、牛糞或雞糞加花生麩或菜籽麩加過磷酸鈣堆漚腐熟的有機肥為主,適當施復合肥和鉀肥等速效肥。施肥量按株產50kg果計算,有機質肥5-7.5kg,復合肥0.5-1kg,氯化鉀0.5-1kg。施肥時有機肥、化肥同時在樹冠滴水線下開環形溝或半環溝施下回土覆蓋。主要作用是促進花穗及時萌發,完善兩性器官發育,提高雌花比率,達到壯花的目的。
2.4.2 抗旱補水促花
當冬季過于干旱,“小寒”過后枝梢末端及葉腋芽未見突起或“露白”應及時補水,可灌一次跑馬水或每株淋水50-75kg。促進花芽萌發及花穗抽出。
2.4.3 培育短壯花穗
當花穗抽出3-5cm時,可用荔枝短花素1.5-2ml兌水15kg噴施,抑制花穗徒長、提高花質。也可用人工疏花短截花穗辦法壯花,提高雌花率。
2.4.4 輔助授粉提高坐果
2.4.4.1 花期放蜂
通過放養蜜蜂進行傳播授粉,對提高坐果率效果很好。放蜂數量與荔枝群體大小成正比,成年荔枝樹每畝果園放蜂1-2群,可滿足授粉需求。放蜂期應停止噴施農藥,避免蜜蜂中毒和蜂蜜受染。
2.4.4.2 人工輔助
一是花粉的采集用濕毛巾沾著法,用濕毛巾在盛開的雄花上拖沾,并將沾有花粉的毛中放入清水洗下花粉,然后噴于盛開的堆花上;搖樹采集花粉法,盛花期在樹冠下蓋上薄膜搖蕩荔枝花穗讓花粉落在薄膜上,收集起來去除雜質,將花粉放入清水中然后噴于盛開的雌花上。二是雨天放晴后及時搖花,盛花期遇陰雨時,天放晴即進行人工搖花枝以抖落水珠,加速花朵風干和散粉,或防止漚花。三是雌花盛開期遇高溫干燥,宜灌水或噴水,提高空氣濕度,有利于促進授粉。
2.5 保果壯果
2.5.1 及時追肥
荔枝開花消耗了樹體大量的養分,為補充果實生長發育所需的養分,第一次在謝花后至幼果綠豆大時要及時施壯果肥,即謝花后10-15天施下,能及時補充養分、促進果實發育、減少生理落果,施肥量按每株產50kg果施氮磷鉀配合的復合肥1-1.25kg或尿素0.5-0.75kg、鈣鎂磷肥0.5-1 kg、氯化鉀0.5-0.75 kg。第二次在謝花后3天左右施,促進樹體養分轉化、果實迅速膨大、提早成熟。這次施肥以鉀肥為主,每株施氯化鉀1-2kg。
2.5.2 微肥噴施
一是在剛謝花結合噴洗藥時用高利達1包加赤霉素920ml兌水15kg噴施,或蕓樂收1包30kg噴施,或幼果發育素30ml或細胞分裂素1包加富特素30ml兌水15kg噴施;二是在每次生理落果前即雌花謝后約10、25、35天各噴次葉面肥。葉面肥可用高利達、蕓樂收、荔龍寶、富特素、膨大快、金果黃、生多素等,也可用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2%尿素溶液+0.03%硼砂溶液噴施。
2.5.3 環割壯樹
對生長壯旺的樹進行,雌花謝花后10-15天開始割,在直徑4-6cm粗的大枝上割一圈,深至木質部。弱樹及白糖罌品種不可割。
2.5.4 水分管理
干旱時要及時灌水或淋水,高溫晴熱天氣要在早上或晚上對樹冠噴水;果園有積水時也要及時排水。
2.5.5 病蟲防治
荔枝果實發育期主要病害有荔枝霜疫霉病、煤煙病、炭疽病等,主要蟲害有荔枝蝽象、尺蠖、蚜蟲、蒂蛀蟲、毒蛾等。有些年份病蟲世代重疊發生,造成大量落果,應重點抓好荔枝蒂蛀蟲和霜疫霉病的防治。
2.6 適時采收
荔枝果實由深綠轉為黃綠色、局部出現紅色是成熟的開始,成熟時果皮全部呈紅色,果皮一旦轉暗紅色已是過熟。過熟的果實不宜長途運輸。為了保證荔枝果實商品質量并獲得較長保鮮期,應當在果皮八成至全部呈紅色即果實剛成熟時采收。
參考文獻
[1] 潘學文,李建光,韓冬梅.龍眼,荔枝實用生產技術[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18.
[2] 鄒東煥,曾林,趙國山.保山潞江壩妃子笑荔枝品種保花保果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3,33(6):93-94.
[3] 山佳.千年荔話意未休[J].綠化與生活,201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