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思潔
這是寧波越來越美的五年——藍天越來越多,江河越來越清,生態越來越好……“十三五”期間,寧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構筑綠色低碳發展體系,打造生態環境綠水青山,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擁抱碧水藍天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寧波因水而生,臨水而建,倚水而興,如碎玉般點綴在山野間的湖泊,是城市的幸運,也是人們的幸福。
月湖是寧波人的后花園,綠意盎然、優美的生態環境讓人流連忘返。但在幾年前,月湖也遭遇過水質危機——夏天湖水泛黑,常彌漫臭氣。
為了讓千年月湖續寫風雅,海曙打了場高科技的治水綜合戰——抽干整湖水全面清淤,然后在湖底鋪上一層生態除磷劑,讓水體磷含量大幅下降,有效抑制藻類生長,顯著減輕水體富營養化。清淤后,還在湖底種植了沉水植物以及浮葉植物,打造階梯式的水下森林。同時,在月湖中建立了一個內循環系統,該系統凈化流量達到每天1.6萬立方米,20多天就能將月湖凈化一遍,讓水質穩定維持在Ⅳ類標準。
這是寧波治水的一個縮影。“十三五”期間,寧波全面發力打好治水提升戰,持續攻堅“五水共治”,劣V類水質斷面全面消除,成功創建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建設,開展“千噸萬人”以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工作,推進農村飲用水達標提升、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地下水保護等工作,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全市市控以上斷面水質優良率、功能達標率分別達83.8%和92.5%,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十三五”時期,寧波在藍天保衛戰方面交出漂亮答卷:2020年,寧波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2.9%,比“十二五”末的2015年上升10.2個百分點,PM2.5濃度年均值比2015年下降49%;環境空氣質量連續3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前不久,寧波成功入選2020年度“浙江省清新空氣示范區”。老百姓的藍天幸福感越來越強。
藍天、碧水、清廢、凈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三五”時期,清廢凈土邁入“加速跑”。寧波全面打響治土攻堅戰,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扎實做好土壤環境質量調查、受污染地塊治理修復、固廢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持續強化危險廢物和一般工業固廢規范化處置利用。2020年,全市危廢和一般工業固廢處置利用能力分別達235萬噸/年和212萬噸/年,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率達100%,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達標率98.57%以上。
空氣好了,環境美了,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切身感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加速綠色轉型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走進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條條大道寬闊整潔,座座工廠掩映在綠地、花叢中,成群的白鷺在水光清澈的湖塘里悠閑地覓食、休憩。
這些年來,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以循環經濟為抓手,實施資源利用最大化、產業結構最優化、節能減排循環化、安全監管智能化、公共服務一體化、園區環境生態化“六化協同”,成為國內“綠色石化”的先行者和領路人。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已成為全國產值規模前三位的國家級專業園區,并獲評全國首批、全省第一家“綠色園區”,園區畝均效益位列全省國家級開發區首位。
環境是梧桐樹,發展是金鳳凰。五年來,綠色已經成為寧波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寧波各地優化產業布局和結構,大力整治“低散亂”企業,為擁抱“高精尖”產業騰出空間,為環境守法企業創造了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
去年上半年,寧波太極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倒推上游電鍍污泥設備的研發數據,新研發的電鍍污泥資源綜合利用生產線斬獲1億多元訂單。企業也因此從環保“配套”企業一躍成為環保成套設備制造商。
據了解,該企業的前身是一家高污染的銅材廠。現在,企業自主研發,利用鋼鐵廠煉鋼后產生的廢鋼渣作為吸附劑進行高效脫硫,成功走出了一條“以廢治廢”的綠色循環經濟產業路線。這是寧波眾多企業注入綠色動能,煥發新生機的縮影。
五年來,寧波持續深入推進綠色生產,累計完成清潔生產審核企業626家。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累計完成“低散亂”企業整治提升7677家,淘汰落后產能涉及企業745家,盤活低效土地4萬余畝。積極開展綠色制造體系示范,累計入選工信部綠色工廠15個、綠色設計產品50個、綠色供應鏈2家、綠色園區2個。全力推進循環經濟建設,全市16個省級以上制造業類園區全部實施園區循環化改造。
執法剛柔并濟共享生態文明
因非法設立的煉油點泄漏導致周邊水體污染,奉化的蔡先生被罰款42萬元、加賠償51萬元。“近年來,我市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打破了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困局。”寧波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就是一個典型案例,涉案人員在承擔刑事、行政處罰外,還需承擔環境修復及受影響群體賠償等費用,這有助于“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意識深入人心。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是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重要內容,是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的重要方面。這項改革明確授權地方政府作為賠償權利人,要求其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追究損害賠償責任,壓實了地方政府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責。
在治理生態環境的過程中,寧波也摸索出了剛性執法之外的柔性手段。
2019年12月,寧波遠大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設備密封化改造后,周邊群眾不再被臭氣襲擾。象山縣石浦鎮下洋墩村村民徐賽紅高興地說:“困擾我們多年的臭氣,終于徹底消除了!”
下洋墩村位于石浦港,早前,魚粉加工產生的臭氣,使村民有時“被熏得開不了窗”。圍繞這一生態頑疾,象山縣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企業負責人、村民代表等在生態環境議事廳坐下來,一起說問題,找原因,想辦法。隨后,遠大公司出資500多萬元,開展新一輪設備提升改造,杜絕廢氣散逸。
生態環境議事廳由寧波市生態環境局奉化分局在2017年開設,屬于全省首創,2019年在全市推廣。議事廳活動每月一次,針對熱點環境問題,邀請企業、行業協會、環保專家、群眾代表、政府部門、鎮鄉(街道)及社會組織等參與,共同議事會商,明確解決方案。
生態環境議事廳的作用是非常顯著的。過去很多企業對生態環境部門既敬又怕,既希望環保部門來指導,又怕一來就查,一來就罰。自從開設生態環境議事廳后,生態環境局從過去以嚴查偷漏排、散污亂為工作重心的“伸拳頭”方式,轉變為服務與查處并行的剛柔并濟的“彈鋼琴”方式,政企溝通變得融洽多了。
五年來,寧波不斷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先后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
守住青山綠水打通“兩山”轉換通道
每逢節假日,位于鎮海最西邊的秦山村游客如織。誰能想到,五年前,這里還是一個偏僻落后、無人問津的小山村。
2016年,鎮海區九龍湖鎮圍繞山水優勢對秦山村進行了整體規劃改造。2018年,秦山村成功獲評省3A級景區村莊,日益成為“網紅村”。民宿“秦家小院”老板張蓮萍說:“我以前開了一家五金鑄件廠,政府倡導優化生態環境、淘汰落后產能,于是我就轉變思路,關了工廠,開起了民宿。”美麗鄉村資源轉換為鄉村旅游發展的動力,催生出美麗經濟。如今,秦山村積極發展民宿度假、高山蔬菜、花卉盆景、運動休閑等產業,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
回眸“十三五”,像秦山村這樣的美麗蝶變,在寧波很多地方發生著——
寧海縣葛家村,開展藝術特色村建設,以藝術的方式激活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象山縣何婆嶺村,自主推進“原生態景區化”建設,把芬芳田野、鄉村農居的閑情野趣彰顯得淋漓盡致;慈溪市五姓村,打出美麗鄉村示范村培育、老舊區塊梳理式改造、生活污水村域全治理“組合拳”,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雙贏……
五年來,寧波不斷拓展“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挖掘鄉村特色文化,讓鄉村和旅游產生疊加效益,讓山水資源釋放出更大經濟價值。寧波累計創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5個、示范點6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11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2個,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線路14條、“最美田園”21個,創建完成709個A級景區村莊,其中3A級景區村莊138個。全市登記在冊的民宿達1600余家,床位總數超3.2萬張。
五年來,寧波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破立”之間收獲發展紅利,在綠色實踐中創造美好生活。
責任編輯:姚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