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十四五”時期,是慈溪奮力開啟高水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既面臨國際國內發展環境的大變局,也迎來“高鐵時代”“前灣時代”“長三角一體化時代”等重大戰略機遇,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慈溪將深入開展“三爭三拼、六大趕超”行動,以爭先進位的姿態,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爭當全面高質量發展的先鋒,努力在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中走前列當標兵,為寧波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作出更大貢獻。
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打造開放包容的長三角黃金節點城市。一是搶抓“前灣時代”戰略機遇。在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勇擔新使命,以通蘇嘉甬鐵路建設為契機,謀精謀深“接軌上海、聯杭融甬”文章,高水平建設前灣滬浙合作發展創新區,力爭“十四五”末地區生產總值奮力沖刺3000億元,在全省各縣(市、區)和長三角縣(市)中實現爭先進位,鞏固全國百強縣(市)第一方陣地位,今年作為開局之年要力爭增長10%以上。樹牢“一盤棋”理念,加強與前灣新區、余姚市聯動發展、融合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前灣新區南部產城服務核和前灣創新城,集聚會展商務、總部經濟、金融商貿等高端業態,全面打造面向未來發展的主平臺和增長極。二是優化城市功能品質。構建“中心輻射、雙核聯動、三片發力、全域融合”市域空間格局,在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上展現新作為。堅持“三生融合、宜居宜業”理念,以重大區塊建設帶動城市提質擴容,深度推進新城河區塊、環創經濟區、前灣創新城等重點區域開發,“十四五”時期確保改造城中村500萬平方米,“注形塑魂”推動城市品質整體躍升。聚焦城市經濟發展方向,構筑“135”服務經濟高端化集約化發展體系,力爭到2025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突破120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三是加緊補齊交通短板。全力推進交通強市建設,“十四五”時期將重點實施鐵路與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路等九大類百余個重點建設項目,安排綜合交通建設投資超500億元,是“十三五”時期的7倍以上。構建“三橫三縱”高速公路網和“三橫六縱”快速路網,形成海陸空立體化、滬杭甬同城化、全市域一體化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打造長三角黃金節點城市。

夯實實業興市根基,打造活力澎湃的浙江創新智造示范區。一是增強創新驅動力。堅定不移推進人才引領創新驅動戰略,持續放大中科院兩大平臺、中以(慈溪)創新技術研究院、溫醫大慈溪生物醫藥研究院等院所平臺“研發+轉化”效應,實施“上林英才”計劃升級版,加快建設滬甬人才合作先鋒區,推動發展從投資驅動、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笆奈濉睍r期,力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超過70%,R&D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7%以上。二是增強產業競爭力。堅持工業立市、實業興市導向,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推動高水平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抓手,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前瞻構建“3+3+X”先進制造業體系,加快培育智能家電、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六條標志性產業鏈。抓住園區整合契機,縱深推進制造業全域治理,繪制產業地圖,集聚集成發展,改變“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粗放型發展模式,系統構建面向未來、更高能級、更強競爭力的“123”千百億級產業集群,力爭“十四五”末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150億元,成為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縣市。三是增強項目引領力。樹牢“項目為王”理念,強化項目投資在后疫情時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堅持以大招商聚大項目、以大項目促大發展,抓緊抓實大招商體制改革落地見效,形成從謀劃儲備、招商簽約到落地開工、建設投用“環環緊扣、壓茬推進”的良性循環?!笆奈濉睍r期,力爭每年簽約項目總投資350億元以上,每年引進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6個以上、50億元以上項目2個以上,爭取引進百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取得實質性突破。

堅持人民至上理念,打造美麗幸福的寧波大都市北部中心。一是探索推動共同富裕。慈溪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較高、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小,民生事業整體發展水平處在全國全省前列。對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新要求,要繼續鞏固均衡發展的比較優勢,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全面振興農業農村,推動城鄉發展同質同標,加快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公共交通、住房保障等民生事業發展,努力在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上示范先行、創成樣板。二是提升市域治理水平。全面推進數字化改革,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強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設,打造整體智治的市域治理現代化示范市。同時,高度重視人口老齡化加速、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優質公共資源城鄉配置不均衡等問題,科學精準配置養老、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積極吸引高素質人才和年輕人流入,讓城市始終保持蓬勃的生機活力。三是加快“美麗慈溪”建設。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久久為功狠抓生態治理,特別要聚焦大氣、水等生態短板,深化國土空間規劃整治和“低散亂污”行業整治,持續推進“藍天保衛戰”“碧水行動”“凈土行動”和“無廢城市”創建,確?!笆奈濉睍r期創建成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責任編輯:劉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