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思潔
良好生態環境不僅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而且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寧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保護優先與綠色發展并舉、生態增容與治污減排并進、制度建設與政策激勵聯動,建設美麗中國先行示范區,讓綠色成為最動人色彩。未來五年,寧波將如何持續優化生態環境,提高綠色發展獲得感?為此,本刊記者邀請了相關部門領導為大家解答。
記者: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十四五”期間,寧波將如何堅持生態優先,夯實生態安全基底?
楊斌:夯實生態安全基底,首先是弄清自然生態基礎。寧波將加強對重要生態資源的保護,結合寧波地理特征,統籌自然資源開發和保護,構建全市“兩山三灣多廊”的生態安全格局。其次是保護生態空間格局。寧波將重點推進海岸帶保護,四明山、天臺山等主要山體的保護與利用,保護甬江水系和獨立入海小河流,加強世界文化遺產、自然保護地、重要濕地等生態空間的保護。在生態環境保護上,寧波將開展大排查大整改工作,全面削弱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消除生態環境風險隱患,加快補齊生態環境治理短板,有效避免同類型問題發生,提升生態環境系統質量。
另外,在保護生態空間格局的基礎上,寧波市還將利用生態資源稟賦,打造名山公園、海島公園、城市公園等各類綠色空間,并通過綠道把這些公園串成一個大花園空間體系,最大限度發揮生態資源的服務功能,能為市民提供更多的生態產品。
鄭玉芳:“十四五”時期是我市奮力開啟高水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當好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重要窗口”模范生的重要時期。相應的,未來五年,我市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緊緊圍繞“建設生態文明的模范生”的定位、“成為美麗中國先行示范區”的遠景目標來部署,通過鞏固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系列舉措,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落實到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將秉持“四個堅持”的原則:一是堅持綠色發展引領,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推動生態環境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整體治理。三是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四是堅持深化改革創新,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

記者: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是發展理念和實踐的一場深刻變革,對協同碳排放有效控制和環境高水平保護,從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十四五”期間,寧波將如何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鄭玉芳: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作出關于碳減排、碳達峰的重要講話,明確中國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抓緊制定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浙江省的達峰行動方案也在研究謀劃中。寧波作為浙江建設“重要窗口”的模范生,“十四五”期間將緊緊扭住“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這個總抓手,推進生產生活方式的綠色低碳轉型。主要有以下四方面措施:
一是優化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以“三線一單”空間管控方案統籌產業布局、資源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打造藍綠交織、山水交融的“三生”融合美麗空間。二是推進產業經濟綠色發展,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綠色轉型的推動作用,圍繞產業結構低碳化、制造過程清潔化、資源能源高效化,建立綠色工業體系,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三是促進能源行業低碳轉型,打好“遏制增量、控制總量、清潔替代、高效利用”四大組合拳,努力打造綠色能源體系。四是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圍繞“軌道化、電動化、清潔化”,著力構建低碳交通運輸體系。
記者: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十四五”期間,寧波將如何打好生態環境鞏固提升持久戰,建設美麗寧波?
勞可軍:聚焦水治理,進一步改善河湖生態環境。充分發揮河長制作用,強化綜合治理。一要圍繞“河暢”做文章。加大涉水違章整治力度,完成河湖庫塘清淤300萬方。二要圍繞“水清”做文章。推進“清水環通一期”,完成區塊微循環工程4個,新增“清澈見底”河道10條。三要圍繞“岸綠”做文章。完成生態護岸建設100公里。四要圍繞“景美”做文章。推進10條美麗河湖、5個美麗河湖片區、11個水美鄉鎮建設和110個農村池塘整治。
楊斌:“十四五”期間,寧波將全面持續優化生態環境。在生態上,全面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完善城市綠道系統和城市公園體系,加大力度建設星級公園。在發展中,加快推動綠色低碳方式。制定實施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推動綠色生產生活,增加城鎮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在機制上,不斷健全生態文明建設長效機制。探索建立“兩山銀行”,健全生態補償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探索完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應用體系。
同時寧波將持續鞏固提升生態環境。打好“藍天保衛戰”,加強礦山地質和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建立健全礦產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對寧波廢棄礦山開展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消除地質災害隱患,減輕大氣污染;打好“碧水保衛戰”,推進重點海灣的綜合治理,推進象山港藍色海灣生態示范區建設,加強入海排污口整治、直排海污染源監管和海上污染治理,改善海洋生態環境;打好“凈土保衛戰”,全面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和污染場地生態修復工作。扎實做好土壤環境質量調查,摸清土壤污染家底,推進土壤污染治理修復;打好“清廢攻堅戰”,編制環衛設施專項規劃,統籌布局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污淤泥、危險廢棄物等分類投放設施,為創建“無廢城市”做好空間保障。
鄭玉芳:“十四五”是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關鍵時期,寧波將貫徹系統治理理念,聚焦“減污降碳”總要求,對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強化源頭治理、過程治理、末端治理“三駕馬車”的協同治理,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種生態要素的協同整治修復;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三個治污”方針,堅持問題導向,補齊短板弱項,推動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確保到2025年,全市PM2.5濃度穩定在25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93%以上;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0%,近岸海域海水水質持續穩定改善,全域建成“無廢城市”。

記者: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十三五”期間,寧波的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較大成就。“十四五”期間,寧波將如何健全生態文明建設長效機制?
鄭玉芳:“十四五”期間,我市將以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為抓手,進一步健全生態文明建設長效機制。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現代化,持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堅持激勵與約束并重,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公眾、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制。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建設,完善環境監測監管體系,提升生態環境整體智治水平;規范環境服務市場秩序,推進環境治理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健康發展;搭建政企、公眾溝通交流平臺,引導社會各方積極參與環境保護,為高質量建設和美麗寧波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責任編輯:姚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