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逸龍
記者:口岸是對外開放的門戶,是寧波對外交往和經貿合作的重要橋梁。“十四五”期間,寧波將如何提升口岸對外開放水平,提升港口的硬核力量?
崔秀良:改革開放以來,寧波口岸立足“港口”和“開放”兩大優勢,推動大開放、實施大通關、發展大物流、聚焦大產業,已發展成為全國重要樞紐口岸、亞太重要開放門戶。“十四五”期間,寧波口岸將打造開放立體、智慧高效、服務集聚、安全低碳的世界一流口岸,服務世界一流強港建設,為寧波舟山港打造世界一流強港提供高效便利的口岸營商環境。我們將重點實施口岸強基行動、營商環境優化行動、數字賦能行動、產業提質行動、治理創新行動、品牌鑄造行動等六大行動,提升口岸對外開放水平、口岸雙向連通水平、口岸數字化發展水平、口岸經濟發展水平、口岸治理現代化水平、口岸品牌建設水平等六大水平。
圍繞以上發展目標,“十四五”期間,為擴大對外開放水平,提升港口硬核力量,我們將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推進寧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強港建設,一以貫之做好口岸對外開放工作,推進穿山、梅山、象山港、石浦等4個港區13個項目擴大開放,完善口岸開放布局與功能,全面提升港口硬核力量。二是推進寧波機場四期建設,打造區域性航空樞紐港。三是推動郵路、陸路口岸發展,建成投用寧波國際郵件互換中心項目。四是加快浙江自貿試驗區寧波片區高標準建設,加快綜合保稅區創新升級,深化長三角口岸聯盟和滬甬、杭甬、甬舟等區域協作。五是數字賦能,深化“單一窗口”建設,加快構建海港、空港、陸港、信息港“四港”聯動的口岸開放新格局。六是深化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記者:實施“225”外貿雙萬億行動,是寧波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十四五”期間,寧波將如何深入推進“225”外貿雙萬億行動,更好發揮外貿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暢通全球經濟大循環的關鍵樞紐和主渠道作用?

張延:一是推動外貿新模式加速發展。大力發展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數字化貿易新模式,推進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和出口海外倉業務規模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發揮跨境電商出海聯盟作用,建設海外倉及海外自主營銷體系。全力推進全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加快推進服務貿易、轉口貿易等新型貿易和綠色環保、高附加值的新型離岸加工制造貿易發展。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支持外貿綜合服務平臺拓寬金融、物流、信息等服務領域,積極推進已經獲批的國家級二手車出口試點,探索聯合國采購業務、保稅維修等業務。
二是促進進出口貿易均衡發展。推進國家級、省級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和重點進口平臺建設,充分利用進口展會平臺,拓寬進口渠道、擴大進口規模。發揮自貿區政策紅利,圍繞打造國家能源交易中心、國際油氣資源配置中心,擴大大宗商品進口。擴大先進技術、先進設備、優質消費品等進口,放大梅山汽車平行進口試點效應,打造全國消費品進口集散中心。
三是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提升外貿企業品牌建設能力,研發適銷對路的內銷產品,創建自有品牌。構建內外貿供應鏈生態圈,鼓勵外貿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積極推動供應鏈核心示范企業健康發展。搭建內外貿貫通渠道,在外貿產品進電商平臺、進大型商超、進特色街區、進夜市、進展會、進政府采購目錄等“六進”方面精準幫扶,推動同線同標同質產品加速進入國內市場。優化內外貿政策環境,成立內外貿一體化工作推進專班,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加大融資、保險等金融服務支持,加快推進內銷領域人才隊伍建設。
四是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深化與各類金融機構戰略合作,加大對中小微企業進出口信貸支持力度。進一步擴大信保融資規模,擴大“甬貿貸”平臺支持覆蓋范圍。積極復制推廣國內先進地區經驗做法,進一步提高信保對寧波外貿企業的限額滿足率。
記者:對外開放平臺是國際經貿合作和開放型經濟的重要載體。“十四五”期間,寧波將如何推進對外開放平臺建設,構筑對外開放新優勢?
張延:“十四五”時期,寧波將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自由貿易投資協定,謀劃建設一批高能級的雙向開放大平臺,為寧波高質量聯通國內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實現內外循環融合提供戰略性載體。

一方面,高質量推進浙江自貿試驗區寧波片區建設,更大力度推進制度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國際能源貿易中心建設,推動內外協同聯動發展。另一方面,高水平推進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提升中東歐博覽會能級,高水平建設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示范區。同時,高起點打造全國跨境電商標桿城市,進一步創新監管政策,推進海外倉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深化業務模式創新。此外,高標準推動開發區創新發展,推進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推進開發區整合提升和國際產業合作。
記者:近年來,寧波持續深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國際營商環境得到不斷優化。“十四五”期間,寧波在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方面將如何發力?
崔秀良:2月26日,寧波市政府組織召開了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暨打造口岸營商環境示范高地動員部署會,提出了打造全國口岸營商環境示范高地的目標,出臺了8個方面31條工作舉措,部署了對外開放能級提升行動、通關模式改革深化行動、通關效率提速行動、跨區域一體化協作行動、口岸信息化提質行動、跨境物流保暢通行動、口岸收費規范行動、惠企政策宣傳行動等“八大行動”,通過流程再造、提效降費、信息化建設、區域協作等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持續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營造一流口岸營商環境。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圍繞打造口岸營商環境示范高地這個目標,全面做好改革、創新、提效、降費等各項工作,持之以恒打好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攻堅戰,努力交出口岸營商環境的高分答卷,奮力當好全國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先行官”“排頭兵”,為寧波打造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貢獻口岸力量。
記者:“十四五”期間,寧波將如何擴大國際合作交流,助力高水平國際港口名城、高品質東方文明之都建設?
葉榮鐘:一是找準定位,在服務國家外交大局中加快形成開放新格局。積極打造好中國—中東歐國家交流合作這張“金名片”,辦好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促進部長級會議、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中國—中東歐市長論壇、海絲港口國際合作論壇等系列活動。借力“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國家主場外交,積極爭取主場外交活動或相關配套活動。多媒體、多渠道、多形式講述好“中國故事”“中國共產黨故事”,全方位宣介寧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進世界對中國、對中國共產黨、對寧波的了解和認同。
二是聚集資源,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努力打造交流合作新載體。聚焦“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225”外貿雙萬億行動、“3433”服務業倍增發展行動、“4566”鄉村產業振興行動等中心工作,加強與世界500強企業、國際組織、商協會以及外國駐華使領館的聯系,努力把外事資源轉化為發展動力。圍繞浙江自貿試驗區寧波片區、“一帶一路”建設綜合試驗區、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示范區、中東歐國際產業合作園等重要開放平臺,大力實施外事政策、信息、領事保護服務工程,不斷增強國際優質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吸引力。利用甬江科創大走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科技創新平臺,深化與國外在創新領域的交流合作,拓展國際科技、人才交流與合作的深度與廣度,不斷引入和注入創新活力。
三是提質增效,在推進國際大友城建設中全力提升交流新能級。持續、深入推進大友城建設工程,優化“一帶一路”友城布局,堅持“存量優化、增量培育、提質增效”原則,注重以實質性項目合作為引領,拓展與國際友城全方位、多領域交流合作,努力把國際友城培育成開展國際合作的戰略支點,保持友城關系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拓寬民間交流渠道,豐富民間交流領域,創新民間交流方式,舉辦更加豐富多彩的民間交流活動,發揮民間力量在擴大我市國際影響方面的作用。
四是補齊短板,在務實推進城市國際化中努力增強大都市新魅力。以《寧波市加快推進城市國際化行動綱要》和《寧波市加快推進城市國際化九大行動綱領》為統領,全面實施《寧波市城市國際化發展“十四五”規劃》。對標對表新的城市國際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學習借鑒世界一流大都市最前沿的開放理念和治理經驗,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城市國際化引領城市現代化,讓國際化成為大都市建設中一道最美的風景。
責任編輯:謝 霞